•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历史影视教学的原则

    时间:2019-01-05 03:33: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并形成历史印象,除了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外,还必须借助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诸多的形象材料中,历史影视资料可将某段历史动态的呈现出来,形成生动的历史印象,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好影视资料,还必须遵循客观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 影视资料 历史教学 应用原则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具有知识容量大、密度高、范围广、操作简便等优势,能实现对学生感官的多重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历史学科教学方面尤其具有优势。
      《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热爱历史学习的激情,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能给开放型历史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并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但在历史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简单地把一些影视资料无目的地引入课堂,简单地进行资料的堆砌,不加选择地应用等。这样应用不仅不能起到多媒体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那么如何高效地运用多媒体,我结合教学实践及其他教师的经验,谈谈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几点原则。
      1.真实性原则
      学生历史概念的形成源于对历史事实的感性认识,其途径之一就是源于教学中对形象知识材料的接受。那么,教学中所呈现的历史影视资料应真实,因为历史影视资料具有特别显著的形象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突出的形象性,学生在接受后往往成为进行历史思维发展的基础,甚至成为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如果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历史材料缺乏真实性,历史教学就丧失了科学性和严肃性。所以,历史电影资料的真实性是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基本要求。如在讲述人教版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冶铜技术”时,我在上课时插入了实录片《国宝档案》片段,以图声并茂的视听冲击使学生对“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了深刻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历史影视资料可以说是教材知识的具体化,一旦应用就成为教师所传授历史知识的一部分,应严格遵循传授历史知识真实性原则。历史影视资料类型不同,其内容也具有不同的性质,教师应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历史故事片的应用须特别慎重。
      2.准确性原则
      历史影视素材毕竟不是规范的原始史料,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综合艺术素材。因此,对于基层历史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合理地加以借鉴使用,以使其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帮助达到最大化效果,这就要注意区分影视资料的史料价值,准确地反映课本内容。所以,采用影视资料时教师要注意:进行分类鉴别,历史影视资料按其内容形式可以分为科教片、实录片(纪录片)、资料片、故事片、非历史电影片等几种形式。历史科教片主要突出历史教育作用,有明确的教育意义,史论结合,选择翔实的历史形象材料,并结合具体的说明,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1],对模拟资料,教师要进行准确的讲述。如在讲述人教版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时,我让学生观看了故事片《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相关片段。学生在看到历史纪实片《开国大典》毛泽东的真实形象时,反而认为这个毛泽东不像“真实的毛泽东”。这种历史形象认识与历史真实形象的错位,对学生历史形象知识结构的建立是不利的。故事片的塑造与真实的历史事实是有距离的,但历史实录片的内容在客观上就是学生建构形象知识体系的基石[2]。
      3.针对性原则
      指要注意影像资料的对象性和目的性,必须与所教内容联系密切,注意合理筛选符合真实历史事实和现代历史观念的素材。历史题材的影视片,未必就是能展现真实历史的资料片,有的影视片,名为还原再现历史,创作态度却极不严肃规范,戏说历史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对正在学习知识且鉴别能力有限的中学生产生了严重误导。更糟糕的是,很多所谓主旋律或者严肃题材的历史剧,对真实历史的修改和歪曲,甚至比明目张胆戏说的更夸张,更富有迷惑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筛选资料时做到严格把关。注意防止学生在观看影片时思维上“出戏”,即过于关注演员本身或者与历史教育无关的其他细节,比如剧中人物的特定服装,某些特定的布景,以及化妆方面的细节,等等。如纪念建国六十周年的主旋律献礼片《建国大业》,采用明星阵容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教师若在课堂上应用其片段后,学生讨论的主题会偏离课堂内容,而是以某某明星的演技如何作为讨论的内容,从而严重影响影视资料的应用效果。
      又如讲述人教版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由于是西方文明史,学生没有切身的感受,如何很快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是个难题。所以,在课前导入时我就引用了《特洛伊》电影中的片段:爱琴海湛蓝色的海洋和特洛伊战争浩大逼真的场面,马上吸引学生对海洋文明发生浓厚的兴趣。首先,针对学生的盲点,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了解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早期海外殖民活动,然后围绕影视剪辑中信息,学习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就非常顺利了,这样就做到了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
      4.适量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时间所限,不可能将所有相关内容都以形象手段展示出来,只能选取典型中的典型,重点中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认为提供的形象材料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这其实是教学中的一个认识误区。课堂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影视资源,要保证把实际播放时间严格控制在一节课可容纳的合理比例之内。中学历史课45分钟一节,单段视频所占据的播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即使不止播放一段,总时间也不宜超过15分钟。否则,学生注意力势必被课外材料过分吸引,而无法及时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一节课所必须的独立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
      影视片断数量不宜多,容量不宜大,即运用要适量,量的多少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需要,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如讲述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有位教师使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5段视频,共22分钟。显然,视频的时间占了整堂课时间的1/2,按适量性的原则这节课可以选用有代表性的3段视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可以典型地代表中国三个阶段的科技成就。
      5.探究性原则
      课堂中应用影视视频的根本目的是根据影视片段所展示的内容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与本课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根据视频本身体现出的重点来进行。例如,若画面重点在刻画展现历史人物,那么问题就应围绕人物评价展开;若画面重点在展现重大历史事件,那么问题就应针对事件过程和特征;若画面重点在表现历史场景或大环境,那么问题的设计重点必须在历史背景方面[3]。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红军长征”一节时,教师通过地图展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每到重要的地点附上相应的影视资料,同时,请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补充一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设置问题链让学生讨论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动起来,对所学的内容有所思考。
      有关专家曾教学实践进行调查发现:教学中展示形象性材料,学生兴趣很浓,但两个月后,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思维活动似乎被冻结,有近83%的学生上课瞪大眼睛,等待有趣内容的出现,教师的讲解已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整体学习成绩下降了。所以,坚持质与量的结合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4]。所以,教师在应用影视资料的同时不应忘记让学生自己思考。
      综上所述,影视资料的应用要遵循教学过程中的原则,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历史教师在这方面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5]。
      
      参考文献:
      [1]许化宁.历史教学中电影资料应用探讨.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1).
      [2]许化宁.试论课堂教学中电影材料的应用.http://www.省略/Education/081120/14411787.html.
      [3]奚鹏彪.浅谈历史影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http://webzine.pte.省略/Article.aspx?665.
      [4]马永波.关于历史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料的几点思考.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11).
      [5]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考试(教研版),2008,(09).

    推荐访问:原则 影视资料 历史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