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述职报告 > 正文

    乐音三个特征

    时间:2020-12-25 13:48: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乐音的三个特征》教学设计 本节课知识结构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内 容 《乐音的三个特征》 设计者学校 四川省德阳中学 设计者名称 钟洁琪 选 用教 材 教科版八年级上物理教材 教学时数 一课时(40 分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及新课程所倡导的体验教育的思想,利用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充分调动起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享受探索的乐趣,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将物理和音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探索美妙音乐背后的物理本质。在美妙的音乐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二节,在第一节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学习了频率的概念,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在整本教材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本节中引入了一种继控制变量法以后学生接触了另一种科学探究方法——转换法。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

     能 1.知道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2.响度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3.不同的发生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过程与 方

     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白乐音的三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探索美妙音乐背后的物理本质。在美妙的音乐中观察、分析、归纳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音色较难从形成机理上作具体分析,就需要使学生体会到乐音除音调和响度以外还有音色的区别。

     学习者分析 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都对物理这门新课程充满了好奇。渴望用物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知识经验的获取多来自于感官体验,对物理中通过观察,归纳,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不了解。如何保护并利用好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起科学探究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 法分 析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 动手操作法

     教学媒体 ppt,黑板,教材,录音资料,投影仪,频率发生接受器

     教学目标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意 图 引

     入

     课

     题 乐音的三个特征 过程 1:导入及引入概念 导入:刚过的这个夏天同学们一定对新一期的中国好声音印象深刻,那些选手可谓各个实力了得,同学们知道吗,老师也想参加,不知道四位导师会不会为老师转身呢?转不转,先让同学们听听看吧。

     老师随音乐的伴奏演唱一段如果各位同学就是导师,你们会为老师转身吗? 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我们总有很多形容词形容它,或是高亢,或低沉,或悠扬。其实物理语言中能够描述这千变万化的音乐,而且很简洁,三个描述就足够。想知道它们是什么吗?那就和老师一道踏上这趟充满音乐的物理探索之旅吧!

     板书:乐音的三个特征 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切入,同时在一小段即兴表演中活跃课堂气氛。为整节课物理和音乐的交织相容奠定基础。

     介绍响度的概念 今天这是一堂关于声音的课,同学一定要时刻保持耳朵的敏锐(在说的同时,调节麦克风的音量)

     师问:同学们,刚才发生了什么? 学生答:声音突然变小了,然后又变大了。

     师:其实这就是声音的第一个特征。

     ppt 展示响度示概念:人耳能感受到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

     通过一个出其不意的变化再一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学生的直观感受下自然介绍响度的概念。

     了解响度与声源的关系 师:老师手上有一个小鼓,我轻敲一下,重敲一下,大家听到的响度相同吗? 生:不相同 师:声音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轻敲和重敲鼓面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呢? 生:同学们手边也有小鼓,请轻重各敲击一次,再仔细观察鼓面,两次的区别是十分微小的 师: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这种微小的变化的变化更加明化变得更明显可见呢? 引导同学们利用桌上的材料,自行选择器材设计实验。

     (桌上有乒乓球,水,鼓面,塑料泡沫小球,音叉 可供同学们自己选择)

     让学生自己找手头可以用到的材料,设计可以将不明显的振动放大为可见现象的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展示,提出转换法的思想 选择几组同学的实验,展示,强化把不明显的现象,转化为可见现象的思想。

     一边展示学生实验,一边解释,原来在重敲时音叉的振动幅度更大,所以乒乓球弹起得更高,水花溅起得更猛烈。

     师:本来我们观察振动的区别很是困难的事,但现在我们把振动转化成了更容易观察的现象。

     从而引入转化法的思想。

     并演示彩色泡沫小球和音响的实验 通过学生实验结果的展示,以及教师上语言的强化,加强对“转换法”思想的认识。演示实验在带来学生视觉震撼的同时,强化知识和方法的理解。

     声源的关系 与 响

     度 通过一个“听力测试”的环节 说明:声源与人耳的距离有关,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

     通过直接体验了解响度与人耳与声源距离有关。

     音调概念的引出 播一段男低音,男高音的演唱音频 师:这两次演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是响度的区别吗?不是,那么又是什么? 生:一个声音低,一个声音高。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发现的第二个声音的特征——音调。

     ppt 展示音调的定义:人耳听到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声源的关系 与 音

     调 师:老师手里有一罐吸管,它可以吹出声音。现在我们请每组出个代表来比赛,看谁能够吹吸管发出的声音频率更高,频率高者获胜。

     发现: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通过比赛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能在活动中很容易地理解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从而愉快热烈的比赛中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音色的介绍 现在我想让同学们欣赏两段演奏,听听这两次演奏的不同。(一次是钢琴,一次是小提琴)我们发现不是从音调和响度上区分它们的,但我们能很迅速地判断出这是不同的乐器。这说明除了音调,响度以外还有另一个特征。这就是乐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 用 ppt 显示音色的概念:不同发声体特有的特色。

     介绍 示波器 整节课我们都在用耳朵听不同的声音,我们能不能用眼睛看不同的声音呢? 复杂的波形中隐藏着不同声音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来解开它。

     由老师利用虚拟示波器演示:

     1. 从波形的幅度看声音的响度 2. 从波形的疏密看声音的音调 3. 从波形的形状看声音的音色 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学生不仅依靠感官还要借助仪器。让电脑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学。

     总结和课后小任务 在引导学生总结了本节课的收获以后。

     师:今天还有一份神秘的小礼物要送给大家——每小组的同学都得到了一个可以敲出不同音调的烧杯。每小组的同学只能敲出一个音调。如第一小组能吹出 do,第二小组能吹出 re,以此类推。要吹出一首完整的歌曲,就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合作,那让我们在简谱的指导下演奏一曲《小星星》。

     生:合作敲击出一曲《小星星》 学生们将难忘于这次在物理课上的大合奏,同时在从欣赏音乐到创造音乐的升华中结束本课。体验音乐和物理的学科交融。

     教学资源清

      单 ppt,音叉,塑料小球,乒乓球,细线,塑料吸管,频率发生接受器,烧杯,水,录音机,虚拟示波器

     板

     书

     设

     计 乐音的三个特征

     响度

     声音的大小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音调

     声音的高低

     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 音色

     声音的特色

      科学探究方法:转换法

    推荐访问:乐音 特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