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计划 > 正文

    政绩观专题党课讲稿

    时间:2021-04-24 13:36: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政绩观党课专题讲稿 ( 一 )

      2018 年 3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功成不必在我”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过。早在主政浙江时,其评论汇编《之江新语》中有一篇文章《要甘于做铺垫之事》,开篇就指出:“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抓好各项工作。‘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 2015 年 1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也曾指出:“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标尺。

     一、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意义

     政绩是从政者在履职过程中的业绩,政绩观是从政者对政绩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领导干部成长进步的必要条件。

     (一)树立正确政绩观,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同样,人民群众也是创造政绩的主体,是取得政绩的必要条件。树立正确政绩观,首先要解决好“依靠谁创造政绩”的问题。2018 年 3 月 20 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人民,不能脱离群众。只有把人民群众摆在主体位置,看到人民群众内在的潜力和力量,才能指引我们遵循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一步步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树立正确政绩观,还

     要解决好“为了谁创造政绩”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在浙江任职期间,他曾在《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中写道:“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为民办实事、办真事,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因此,“为了谁创造政绩”,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

     (二)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新发展理念与正确政绩观是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的。新发展理念是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它引导着正确政绩观。反过来,正确政绩观又保证新发展理念的实现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实现政绩观与新发展理念的协调统一。

     (三)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代,党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

     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就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只有树立正确政绩观,才能够自觉加强学习,积极投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创造出令党为之骄傲、群众为之满意的政绩。

     (四)树立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成长进步的必要条件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其思想觉悟、奋斗目标、价值追求、精神状态和人品官德的综合反映。为官者无不追求政绩,但为什么追求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如何追求政绩,却如同一面镜子,使领导干部的境界、情怀、品德高下立判。每一届党委政府的履职履责,只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接力棒中的一棒。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决不能去干那些只管当前不顾长远的事情,决不能去干那种竭泽而渔的事情,决不能去干那些仅仅满足少数人需要而忽视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领导干部只有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才可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会被群众记在心里,才能拓展自己成长进步的空间。

     二、当前政绩观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中绝大多数的政绩观是正确的,主流是好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产生了不良影响。

     (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些领导干部在进行自我评价或评价他人时,由于没有业绩可说,就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作为聊以自慰的理由和替人说情的借口,有的甚至作为邀功请赏的说辞和评判、使用干部的一项标准,严重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干事创业是领导干部的分内之事,干不出成绩本身就是一种过失,哪里还有什么苦劳可言。功劳与苦劳

     是有机联系的,苦劳是功劳的必然前提,功劳是苦劳的可能结果。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有功劳的人不屑用苦劳说事,无功劳而善于反思的人不会拿苦劳说事,只有那些既无功劳又不知反思的人才会看重苦劳。所以,领导干部不能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观念蒙蔽了自己的心智,而忘记了面临的形势和肩上的责任,沉浸在“有苦劳”的自我安慰中不能自拔。

     (二)不理旧账,只图新绩

     一些新履职的领导干部,认为前任领导班子欠下的债务或是未完成的项目工程等与己无关,不愿收拾烂摊子。这是典型的失职和不敢担当。究其原因,除了怕事不敢理、懒政不想理、平庸不能理、为私不去理外,根子还是政绩观出了问题。新官不理旧账,往往会导致政策缺乏连续性、稳定性,烂尾工程、无头债款就会层出不穷。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上任之初“三把火”,随意改变老班子的发展思路。有的动辄“另起炉灶再点火”,把前任制定的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政策一概否定;有的“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在提思路时,总想标新立异,而不考虑是否切合实际;有的上任伊始就忙于开展 “工程”、争取“第一”,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哗众取宠。这些都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一个地方的发展思路具有方向性、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只要发展战略是科学的、规划是合理的、措施是符合实际的,作为继任领导就应该肯定并坚持实施下去,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发展思路朝令夕改,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导致大事没干成,小事没办好,“年年螺旋不上升、岁岁波浪不前进”,最终引起群众的反感和反对。

     (三)项目出官,数字出官

     对一些领导干部来说,“项目上,领导干部上;项目下,领导干部下”已经成为他们秉持的政绩观。因此,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以博取个人政绩。有的领导干部不衡量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不考虑政府财政现状,甚至通过融资举债的方式解决财政困难,导致寅吃卯粮、债台高筑;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项目效果,在自然生态景区建设项目,甚至不惜打破环境评价制度进行立项,造成地貌破坏、环境污染、植被死亡、文物损毁等不可逆转的生态和文化破坏;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推进项目,不遵从经济社会发展

     规律,对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缺乏充分的探讨和论证,导致项目建设半途而废,成为烂尾工程。

     此外,在追求经济指标的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快速博取政绩,急功近利,仅仅追求数字,不注重质量。有的领导干部以 GDP 论“英雄”,只将精力放在那些能够带来 GDP高速增长的事情上;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搞土地财政,甚至非法批地、卖地,导致国土资源流失;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税收的增长,要求税务单位提前完成税收任务,甚至向企业借款扩大税收总量;还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政绩”,在经济数据中注水甚至造假。

     领导干部盲目追求项目与经济“政绩”的行为,一方面使得地方的真实状况无法如实得到反馈,国家宏观层面的“对症下药”无法精准实施,导致地方经济发展错过政策援助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如果地方的经济数据存在失真现象,那么,依此制定出的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就会潜含着一定的偏失,这会对整个部署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工作必须放在显眼处,看得见、摸得着,既能往脸上贴金,又能为升迁铺路。如果放在别人看不到的、短期内很难产生效益但有利长远的事情上,就难以“显山露水”。因此,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有的领导干部没有将重点放在真刀真枪的工作探索上,而是做表面工作,在一些工作上进行排名,玩数字游戏;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想蒙混过关通过政绩考核,推进无效甚至荒诞的面子工程;还有的领导干部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干着为自己牟利的行为。这些行为劳民伤财、贻误发展,必然招致组织反感、群众唾弃。

     三、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一)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副广为人知的对联,以寥寥 10 字,解析了古今中外如何正确评价为官者政绩的历史课题。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

     他政党的最根本标志,也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尽义务和人生价值观的彰显。2016 年 7 月 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基本的价值理念。2014 年 2 月 7 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就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担任的领导职务看成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和责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兢兢业业、 殚精竭虑,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和贫富挂在心上;随时准备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需要舍弃随着领导职务而来的个人权力、待遇和荣耀。所以,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本质上就是为人民干事,干事为了人民。领导干部要懂得恪尽职守,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领导干部的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高宗旨,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最高目的,真正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必须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和用人观

     1.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是权力观的反映。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是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前提。作为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执政为民,关键在于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以民为本,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上,自觉地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我们的工作,把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

     2.树立正确政绩观,还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用人观是“风向标”和“晴雨表”,选用什么样的人,就是倡导什么样的政绩观。部分干部中存在“唱功好、做功差”、思考问

     题“浮浅”、工作作风“浮躁”、总结汇报“浮夸”的问题。有的只想树几个典型,装点门面,捞取政绩;有的盲目提出大任务大指标,却是无法兑现的水中月、镜中花...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政绩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