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国家廉政体系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廉政建设研究

    时间:2021-07-10 08:01: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透明国际提出的国家廉政体系理论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用于防范与阻止腐败的主流理论工具,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和政策研究领域。而廉政建设是建党以来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强有力的反腐行动在我国开展。根据透明国际提出的国家廉政体系理论,提出我国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新路径:构建完善的反腐败法律体系;结合政府、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三方进行共同治理;扩大公民参与路径;扩大信息公开;发挥审计机关的作用;强化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透明国际;国家廉政体系理论;反腐;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047-03
      概念的界定是开展研究的起点,明确概念是深入研究问题的前提。对腐败的理解有两种视角,即生物学界的视角和社会学与政治学界的视角。在自然界,腐败是指以生物有机体为营养的细菌大量繁殖造成的腐烂变质现象。引入到本文所在的社会学界与政治学界时,腐败的含义是指行为主体为了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不一定是政府权力)或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的行为,在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和行业领域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腐败的危害却是严重的。削弱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能力,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甚至会使党丧失执政地位,对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侵蚀着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也会扰乱社会资源良性配置和合理流动,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腐蚀人们的意志和扭曲社会的良性发展。
      腐败现象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社会弊端,是必须面对的极为迫切的治理难题,而在中国更是政治顽疾与社会顽疾。总的来说,腐败如同一个种子,只有在适合的土壤才能得以成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遗毒、社会处于转型期、法治建设落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体制不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滞后等因素,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还有严重的腐败问题。
      一、中国的反腐败形势
      从1949年至今的历史来看,我国的反腐模式大体上有运动式反腐、权力式反腐、思想教育反腐和制度反腐等模式。党的十五大后,我国的反腐模式从以运动反腐、权力反腐为主逐渐倾向于依法反腐、制度反腐[1]。进入21世纪后,党和政府意识到构建制度化、科学化的法律法规与党内规范体系来约束、预防和控制腐败是建设现代化党和政府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廉洁政府”、推进依法反腐、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那么,中国的反腐现状如何呢?
      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7年以来,截至8月31日,全国查处问题数为28 965起,处理人数40 818起,给予党政纪处分人数28 376人,其中2017年8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 859起,处理人数5 41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人数4 012人[2]。而截至10月31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37 824起,处理人数53 19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人数37 289人,2017年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 353起,处理人数6 190人,给予党政纪处分人数4 346人[3]。数据的持续增加,得益于中央反腐决心的持续,以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加大了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以及反“四风”的力度,并且执纪更严、查处力度更大。但是也反映了部分领导干部积习难改、不收敛、不收手。
      根據对腐败问题研究的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关于贪腐印象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简称CPI)的年度研究报告,1995年至2012年,中国的贪腐印象指数在3.1至4之间上下浮动(1995年—2011年采用10分制,2012年以后采用百分制)。2012年至2016年,贪腐印象指数分数平均约为38,如表1所示。在排位上,自从21世纪以来,中国一直都处于中游位置,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廉政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严厉打击腐败,反腐动作也日趋频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定“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四风”,公开三公经费等。但是政府权力运作体系相对不透明、社会公众和媒体对政府信息的获知渠道有限、公务员财产申报法纳入立法规划依然遥遥无期、大中型公司幕后利益持有者身份依然成谜,而这些都是引起贪污的温床[4]。
      由以上国内外数据可见,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已经得到扭转,政治生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但是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廉政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二、国家廉政体系理论与中国廉洁政府建设的路径创新
      透明国际提出的“国家廉政体系”(National Integrity System,简称NIS)是反腐败领域最成功的理论之一,被认为是有效进行反腐败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廉政体系犹如一座大厦(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13项制度性支柱,分别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共部门、执法机构、选举管理机构、申诉专员、审计机关、反腐机构、政党、媒体、公民社会、商业组织[5]。每一个制度性支柱都有一整套的指导原则与更加细化的标准,缺少了原则与标准的支柱是脆弱的,也是不稳定的,会对廉政体系的运行留下不可避免的隐患。每根支柱在国家廉政体系中的支撑力与角色并不一致,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相互依赖。当国家廉政体系所有的柱子都运作良好,腐败才能被遏制。如果某些或全部支柱摇摆,会导致腐败滋生并不断恶化,并对社会的健康运行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同时,国家总体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是国家廉政体系这座大厦的基石,决定着反腐制度的效果。也就是说,国家廉政体系必须根植于本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才能取得成效。如果廉政体系的构建缺乏以上四大必不可少因素的保障,国家廉政体系大厦就会坍塌,由此可见国家廉政体系有效性的获得并非易事。

    推荐访问:廉政建设 中国 视野 体系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