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营造TRIZ理论学习氛围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新突破

    时间:2021-07-08 04:02: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xpp/cxpp201105/cxpp20110503-1-l.jpg
       建设创新型国家,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创新方法的创新型人才是根本。创新型人才(或者团队)善于传播、积累和应用各种创新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过程,又会加强和完善他们所掌握的创新方法,由此形成创新知识应用和传播扩散的良性循环。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钢)就是这样一个在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推广、建设方面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在引入创新方法TRIZ理论学习应用一年多的实践中,莱钢探索出一整套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培训学习模式,并配套完备了推广、管理和传承的机制,营造出技术人员随时随地主动学习应用创新方法的浓厚氛围,企业创新的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加速了莱钢技术创新的新突破。
       一、激动人心的创新理论
       莱钢始建于1970年,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具有年产1300万吨钢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2005年进入全国十大钢铁企业行列,目前是山东省钢铁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从奠基创业至今,莱钢立足自力更生,突出结构调整,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工艺装备,在一片荒山野岭上建立起工艺基本完备的大型钢铁企业。“八五”、“九五”期间,莱钢抓住利用外资的机遇,进行技改扩建,有效提升了工艺线技术装备水平。“十五”期间,在技改扩建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莱钢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通过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不断改善心智模式,依靠技术创新,进行全流程优化,先后实施“炼铁系统超全国一流水平优化大纲”、“提高电炉核心竞争力工程方案”、“2004深度挖潜方略”等一系列系统的技术创新工程,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比如,莱钢所处的区域比较缺水,客观条件导致莱钢的发展受到限制,早在莱钢年产200万吨钢的时候,水的消耗已经使莱钢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曾有专家预言由于水的问题,其最大的生产规模难以超越年产300万吨钢,然而莱钢在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采取了“三干多串零排放”,使得单位吨钢水的消耗量从18吨下降到3.5吨,突破了这个瓶颈,莱钢于2005年达到了生产钢1000万吨以上的年生产水平,成为全国第六大钢铁企业。
       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的发展,莱钢在规模发展上有了突破,在技术创新方面也进步很快。2007年一年的专利申请量达到113项,超过了建厂以来的总和,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09年申请专利达159件,其中发明专利76件,全年获授专利103件。
       站在新的起点上,莱钢未雨绸缪,深刻认识到钢铁行业经过超常扩张后必将出现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当莱钢人盘点自己,横向与先进企业特别是与国外的先进企业相比时有了很强烈的危机感。莱钢人在思考,为什么莱钢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建立了行业中颇具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推进、激励机制,尤其是最近10年来,莱钢投资3.8亿元重建研发大厦,购进国内外先进的实验仪器;实行首席研究员负责制;大力提升研发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其年收入从过去的几万元到目前的10万、20万甚至超过50万元,但是莱钢创新的水平、创新的能力依然与国内外的先进企业相差很远?韩国三星公司在美国登记的专利量与我国在美国登记的专利量几乎相当,而莱钢在美国登记的专利仅仅有3项。面对这样的困惑,莱钢人在不断反思,莱钢在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和经费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投入,为什么创新水平和能力依然不能迅速提高?
       恰逢此时,温家宝总理“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的批示让莱钢人茅塞顿开。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方法好,事半功倍,方法差,事倍功半。莱钢过去主要是从条件保障、激励机制等外部因素上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却忽略了关注和运用创新方法这一关键的内在因素,技术创新方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效率。正当莱钢人意识到创新方法的重要性,积极寻找适合莱钢发展需要的创新方法时,2009年6月,莱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胜生参加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举办的TRIZ理论学习班,通过对TRIZ理论的了解让他感到豁然开朗,进一步的学习又愈发体会到TRIZ理论的魅力。
       二、快速起步 开展推广应用TRIZ培训
       面对TRIZ理论这一先进的创新理论,莱钢组织专家团队认真学习其理论精髓,分析其在莱钢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TRIZ理论完全适用于钢铁企业,完全适用于莱钢,因此决定快速引进推广应用TRIZ理论。在莱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胜生的直接领导下,莱钢迅速引入TRIZ理论,2009年7月邀请专家到莱钢举办扫盲培训,近200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初步了解TRIZ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理论体系。由于众多莱钢人都渴望能够深入地学习这种创新理论,随后,采取学习型组织的团队学习方式,莱钢很快举办了为期5天的首期TRIZ理论培训班。通过此次系统培训,学员们基本掌握了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基本工具和方法,并开始在实践中尝试使用TRIZ的工具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在导入TRIZ理论的基础上,莱钢进行了自身师资队伍的培养,之后在莱钢内部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截至目前,莱钢分期分批对全体研发人员、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已培训36个班次,共计2000多人。在大力推进培训的同时,莱钢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采取了具有莱钢特色的培训模式和流程,采用了“培训项目化、项目培训化”的方式,即在学习TRIZ理论期间,要求每一位学员要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带到培训班上,与老师现场交流,利用TRIZ理论的方法来分析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培训方式的效果相比纯理论的灌输更有实际意义,理论能很快被技术人员所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员们的创新思路拓宽了,创新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比如,技术中心梁栋博士在“除尘粉灰经济利用的工艺研究”中,利用TRIZ理论的技术矛盾进行分析,迅速找到了“物质有害副作用”与“工艺可操作性”之间的矛盾,通过查找矛盾矩阵找到对应的发明原理,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型钢厂学员李江波结合H型钢生产的流程,运用物场分析和知识库,迅速发明了通过增加一个场和一种物质来阻止钢材表面锈蚀的装置并申请了专利,解决了困扰莱钢十几年来没有解决的H型钢表面生锈的技术难题,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培训中心TRIZ理论培训师朱迎春边讲课边实践,运用矛盾分析和物场分析,解决了高炉粒煤喷吹系统输送粒煤管道磨损问题,申请4项专利,实现了培训中心专利申请零的突破。在不断应用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方法确实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2010年莱钢的科研课题数量比前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仅一个季度就提出60多项,专利的申报量也在迅速增加。
      
       三、培养培训师团队 实现自主培训
       随着莱钢推动TRIZ理论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单靠邀请外部专家来授课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了能够更加及时方便地实施TRIZ理论培训和应用,提高培训绩效,莱钢以培训中心为主,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TRIZ理论培训师队伍,培养培训师团队,以尽快形成企业内部培训能力。
       培训中心组织团队,按照项目开发的要求进行TRIZ理论培训项目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培训师们抓住一切时间研究讨论培训过程中的难题,充分利用外出考察的机会,收集创新信息、讨论研发细节、优化培训内容、研究开发方案。培训师经常深入到生产现场进行实践学习,掌握技术创新案例,以快速提升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今后的培训搜集更多的生产现场的案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团队成员反复组织试讲,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进行研究、优化,组织多次专门的试讲和验收,还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精心梳理培训流程。培训中心的领导经常和培训师一起研究培训课题和应用实践,并且带头应用TRIZ理论为公司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推荐访问:理论学习 新突破 营造 氛围 企业技术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