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方式研究

    时间:2021-07-06 12:03: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同时吸收各种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解放战争时期,面对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复杂国情,中国共产党运用多种途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经验与启示也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解放战争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途径方式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也是人民群众进行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为大众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指导,使其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真正成为他们的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指被“大众”化,即我们要发挥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多种途径方式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既使马克思主义在工农群众中得到了有效宣传,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进行这一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各种经典著作的出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有效平台
       通过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宣传,作为我党的优秀传统,各个时期都受到高度重视。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从各地网罗翻译人才,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解放社在短短4年间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译本,使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在这一时期基本上都有了中文本,这直接带动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伟人生平事业的考证研究,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介工作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其中包括1946年出版的张仲实译的《论民族土地问题》、博古译的《卡尔.马克思》和罗稷南译的梅林的《马克思传》、1948年9月出版的由解放社自己选编的《列宁论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1947年出版的由郭大力翻译的迈耶尔的《恩格斯传》、1948年11月出版的曹葆华译的《土地问题理论》、1948年12月出版的何锡麟译的《论国家》、1949年5月出版的张仲实翻译的《论民族殖民地问题》、1948年8月出版的曹葆华译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版的何思敬译的《哲学底贫困》等书。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基本上也都有了中文本,其中有多卷本,也有单行本,有些重要著作甚至有好几种版本,这就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1949年3月,为夺取人民解放战争最后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党召开了具有特别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准备会议——七届二中全会,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全党的政治理论水平,由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全会上正式提出“干部必读”12本书的学习计划。这套“干部必读”书目共计12种,包括《共产党宣言》、《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列宁主义基础》、《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马克思主义著作。从1946年6月到1950年6月这一年的时间,“干部必读”印行总数达到三百万册。这12种“干部必读”,成为建国初期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必备书籍,对培养干部,提高干部理论水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党内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广泛开展,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群众依托
      (一)对党员干部加强理论教育,从源头上保证马克思主义的良性发展
       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这一时期,党中央坚持把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适时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克服了革命进程中的种种思想弊病,为保证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1948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乘胜前进的关键时刻,为了克服革命队伍内部存在的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毛泽东重读了《“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并在书的封面上写了一个批语:请同志们看此书的第二章,使同志们懂得,必须消灭现在我们工作中的某些严重的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毛泽东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一日。自此中宣部于六月一日发出毛泽东这一指示,要求全党学习《“左派”幼稚病》。此外,在解放战争时期,党的队伍空前发展,到1947年,我们全党党员人数已经达到270万,党的一些组织包括党内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对这一形势都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出现了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官僚主义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于是,各解放区在土地改革的同时,广泛开展了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主要内容的整党工作,以克服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到1948年底和1948年初,整党工作基本结束,全党进一步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步克服了党内某种程度上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广大党员的政治成熟程度进一步加强了,这为争取土改和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
      (二)对工农群众进行理论灌输,为大众化提供最广阔的基础性支撑。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单单指党员干部,民主人士及知识分子的大众化,而更要让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工人农民掌握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大众心理,转变为自觉行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也高度重视人民群众这一宣传主体,为了发动和组织城市工人的力量,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工人群众,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我们党广泛开展对工人的教育,在工厂中建立职工会,并在工人中发展党员,使工人群众真正成为最可靠的力量。在农村,一方面,党中央先后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满足了亿万农民梦寐以求的土地要求,不仅在政治上,也在经济上使农民彻底翻了身,从而使党获得了比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得多的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另一方面,在农村也积极普及文化教育知识,促使政治启蒙教育的实现,如在区、乡、村普遍设立文化站,开办冬学、民校,组织农民识字班等,对他们进行政治文化知识的普及。据统计,山西黎城、平顺等县218个村中,14岁至25岁的青年入冬学者90%以上。经过冬学学习,一般农民都能识200个字,成绩好的可以识600个字。通过对工农群众的教育,使我们党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完成了扩大群众基础的任务。
      (三)对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政治引导,真正发挥他们大众化过程中“主力军”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提出: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参加是不能成功的。解放战争时期,围绕着中国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我们开展了两条战线的斗争。一条战线是主要由解放区军民进行的革命战线,另一条则是由学生运动为主导的整个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运动。我们党历来重视学生宣传的主体地位,在这一非常时期,也十分重视向广大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着眼于积蓄学生为主体的理论力量。比如,在北京大学,党的地下组织引导进步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院系联合会成立了公开出借进步书刊的五四图书室和子民图书室,向群众宣传进步的政治思想。据统计,图书室藏书5000多册,每天出借次数平均为108次日常流通书籍达700-800本左右;同时,为响应华北学联号召,开展助学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学生还下乡进行访问,了解农民疾苦,向农民进行理论灌输与政治宣传,使自己上了非常“有意义的一课”。通过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与工农相结合,使自己逐步地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这是解放战争等革命年代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所走的共同道路。

    推荐访问:解放战争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途径 时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