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国政改研究会的来龙去脉

    时间:2021-07-05 16:03: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88年7月12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大会,宣告了自己的诞生。研究会的宗旨是“广泛联络从事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团体和个人,通过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它虽然自我定性为“全国性的群众学术团体”,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这个主题的特殊敏感性,不能不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研究会的名誉会长是党内元老薄一波,担任会长的是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周杰,另聘请24位有关部委的领导人为顾问。
      但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成立只有一年,便因为当时的政治形势突变而不得不决定“暂时”停止活动,偃旗息鼓。谁知道这一停就停到今天了。我认为有必要记下这个研究会的活动情况和短暂的生命历程。
      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1987年7月25日,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的政治报告里提出:党中央认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政治报告提出了七个改革任务,第一条就是党政分开。
      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并把党政分开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是邓小平在1986年6月和9月的几次讲话里提出来的。9月18日,赵紫阳邀请胡启立、田纪云、薄一波等座谈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启动的问题。23日,他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写信,建议成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由赵紫阳、胡启立、田纪云、薄一波、彭冲等5人组成,研讨小组的任务是为政治体制改革探讨思路,设计蓝图,提供中央政治局常委决策。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研讨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的基本工作方法是阅读材料,议论问题,由鲍彤、严家其、贺光辉负责。赵紫阳的建议经过常委分别批示同意后,10月4日便成立了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的办公室(以下简称政改办)。
      政改办成立后,从中央机关等处陆续抽调了二十余名中青年学者才俊,参加政改办的工作。他们除积极开展自身的研究讨论外,还邀请专家、学者、民主党派成员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官员,举行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11月中旬,根据政改办的建议,又建立了7个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专题研究组,要求他们组织人员,分别就以下专题进行研究:1.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由廖盖隆牵头;2.党政分开,由温家宝牵头,陈俊生、王汉斌参加;3.党内民主与党的组织,由周杰牵头;4.权力下放和机构改革,由贺光辉牵头;5.干部和人事制度改革,由王兆国负责;6.社会主义民主,由胡绳牵头,李定参加;7.社会主义法制,由佘孟孝牵头。接着,又在中央党校建立了7个同样专题的研究组,由中央党校副校长陈维仁牵头。
      在1986年11月到1987年4月的时间里,政改办自身召开了三十多次座谈会,14个专题研究组分别举行的座谈讨论,更是不计其数。在此期间,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在赵紫阳主持下召开了7次会议,听取政改办的汇报,讨论、指导进一步开展研讨的具体措施。
      1987年4月,政改办在自身研讨和吸收两套各7个专题研究组研讨成果的基础上,开始起草《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经过深入讨论、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于8月底报送中央研讨小组。9月14日,党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原则通过《总体设想》,决定提交十二届七中全会。9月27日,邓小平在《总体设想》上批示:“完全赞成。”10月20日,七新中全会讨论通过了《总体设想》。赵紫阳在十三大政治报告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就是经过这样广泛、充分的讨论研究,在集中了无数知识精英的聪明才智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以党政分开为首要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任务,开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大门。但是,怎样贯彻落实,却难度很大。实现党政分开,改变政治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无疑是克服现行政治体制的各种弊端的最佳选择,它被十三大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首选目标,可以说是理所当然。《人民日报》在十三大后不久的11月26日发表了赵紫阳10月14日在十二届七中全会预备会议上的部分讲话内容:《关于党政分开》,赵紫阳说:“政治体制改革,首先是领导体制的改革。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这个问题不解决,整个政治体制改革都无法展开。”
      如何开展以党政分开为首要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逐步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是实施十三大政治报告的最重要的课题。由于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和利益攸关,推行党政分开的每一个改革措施,都会遭遇到体制内部的强大阻力。为了扫清障碍,非常需要从思想理论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它的性质、意义和步骤等等,进行系统中肯的研究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以党政分开为首要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保证党政分开这个伟大变革得以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十三大以前的研讨,主要是在体制内部的高层进行的,而且一直处于闭门研究的状态,不公开,不登报。这在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当然是必要的,适宜的,但在正式提出改革方案后,为了贯彻实施这个方案,使它能够获得广大民众的赞成和支持,就必须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讨论和宣传。这两方面的实际情况,使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群众性的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机构,成为迫切的需要。于是,就成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
      生气勃勃、蒸蒸日上的一年
      研究会虽然只存在了一年,但这一年里的生气勃勃的各项活动,为研究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不是突然打断了它的蒸蒸日上的势头,它将有可能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作出无可限量的贡献。
      (1)组织概况和工作计划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是1987年底开始筹备的。12月16日,陈一谘和严家其来到中央党校,同史维国、杜光探讨成立研究会的问题。3月2日,中央党校正式致函国家体改委,说明:“为了广泛团结从事于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深入开展改革理论的研究,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中央党校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经与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商洽,以中央党校为主发起成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挂靠中央党校。现报上研究会筹备组名单和章程草案,请予审查,并望准予备案。”同时上报了筹备组成员的名单:史维国(召集人)、陈一谘、严家其、陈群林、杜光、陈小鲁、高山。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研究会于7月12日举行大会,宣告成立。成立大会前夕,已经有会员1221人,其中个人会员273人,团体会员34个,948人。400多名会员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成立大会,通过了筹备组提出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章程》,选举了理事会和常设机构。

    推荐访问:国政 来龙去脉 研究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