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分析折中主义与核武器问题研究

    时间:2021-06-28 12:04: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由于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国际关系的传统范式研究逐渐显现出不可调和的矛盾性。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可采用超越范式的分析折中主义研究视角对世界政治问题进行探讨梳理。综合来看,分析折中主义采用实用主义风格,希望寻求交流和对话,通过综合式的路径,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它指引我们抛开范式上的对立与理论上的争论,也为学术研究和世界政治实践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作为复杂性思维方式一员的分析折中主义研究方法可能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它赋予我们一套概念工具,而这样的工具将能产生更出色的理解并导致更有效的行动。
      关键词:分析折中主义;国际关系研究范式;核武器问题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6)02-0063-007
      对于危机与安全问题的考量,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和现实关注点。自从洛斯阿拉莫斯沙漠中发出那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以来,核武器就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迅速发展着,并对国际政治安全和全球军事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迄今为止,主导该研究的政策话语是为人熟知的三大主流范式: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及强调反核规范的建构主义,①这三大范式对于分析和研究核武器问题都有着各自的视角和判断。然而,由于核武器问题的可变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任何单一理论自身都难免存在局限性和弱点,从单一范式去分析包括核问题在内的,诸如战争与和平、地区与国际组织等国际事务来说,不仅难以完全解释问题的根源,而且还会陷入新的困境。因此,我们认为在研究诸如核武器问题此类的国际关系问题时,应避免为研究而研究的非理性化范式间论战,采取新的思路来考量研究的目标,组织设计新的学术研究方法,以更全面的把握现实世界的复杂发展。分析折中主义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考方式。
      一、超越范式:分析折中主义与国际关系研究
      (一)分析折中主义及其争论
      分析折中主义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鲁德拉·希尔和康内尔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教授彼得·卡赞斯坦于2003年提出的一种不同于以往单一理论范式的研究方式,并将其定义为:“试图辨析、转化并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理论和叙事中的概念、逻辑、机制、解释等要素的研究方式;这些理论源自不同范式,但讨论的均与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实际意义的实质性问题相关的内容”。所谓分析折中主义视角,在希尔和卡赞斯坦看来就是指“超越范式”的努力,意味着挑战以范式假定为标准所划定的分析界限,反对仅仅是为了符合某种特定研究传统而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分割肢解的研究方法。其做法是明确与真实世界密切相关的重要的实质性问题,将经验研究与不同范式理论或阐释中提出的因果机制结合在一起,去探索似乎不能通约的各类范式中理论要素之间的实质性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美]鲁德拉·希尔,彼得·卡赞斯坦著:《超越范式:世界政治研究中的分析折中主义》,秦亚青,季玲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年版,第2页。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在《超越范式》一书中,希尔和卡赞斯坦提出的重组并融合国际关系研究的三大主要范式——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分析折中主义的方法,试图来构建复杂的、具有重要政策与实践意义的中观因果理论。刘胜湘:《国际关系研究范式融合论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2期。在下图的三角解释模型中,三大范式分别为三条边,折中主义探求的至少是其中两个边的连接点,最好是三个边的连接点,而中间圆形的部分,也就是三种理论融合的生成部分就是分析折中主义。
      国际关系主导范式三角示意图[美]鲁德拉·希尔,彼得·卡赞斯坦著:《超越范式:世界政治研究中的分析折中主义》,秦亚青,季玲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年版,第24页。
      学界对于分析折中主义这一理论的看法,赞赏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如本杰明·希夫认为,他从来不理解为什么说单个理论的解释必然比折中解释优越。如果牺牲简约性以换取对问题的更充分理解就是折中主义,那么在一个充满着多种解释可能性的复杂世界中,折中主义有什么坏处呢?试试折中主义,众神皆会微笑。Benjamin N.Schiff,Building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分析折中主义理论一经发表,就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引起轰动,这种轰动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揭示了一个事实:看上去相互分立和互不通约的理论与研究传统之间,存在实际上的相关和实质性的联系。但同时,分析折中主义理论也招来了各方的批判:第一,分析折中主义是以骑墙中立的方式应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工具;第二,分析折中主义错误的认为融合不同理论中的要素必然产生一种单一的“正确”答案;第三,分析折中主义是理论的简单融合;第四,不同范式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问题。以上四类批判,除第四类外,前面的三类批判都有些言过其实。首先,分析折中主义理论并不是骑墙主义,它是在借鉴现有理论和叙事中的相关洞见基础上,集中考虑如何在特定时间发现针对某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其次,分析折中主义者从来没有说过融合不同要素产生的理论就是正确的,它只是要求学者不要因为坚守自己喜好的理论语汇和研究方法等堡垒,将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将真实世界的问题片面分割;再次,分析折中主义并非是大杂烩式的理论,它的价值在于承认、融汇、应用范式导向学术成果中所包含的真知灼见。关于第四类批判——范式理论间不可通约性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一问题也正是讨论分析折中主义这一研究方法何以可能的关键所在。由于不同范式理论可能存在的不可通约性,综合使用不同范式理论的分析折中主义存有一定的风险。[美]鲁德拉·希尔,彼得·卡赞斯坦著:《超越范式:世界政治研究中的分析折中主义》,秦亚青,季玲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年版,第12页。但事实上,不可通约律并非不可逾越。原因有二,首先,不可通约律是在采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理论的时候才会最具效力,而如果不同理论的成分得以融合,不可通约律就不再有很强的约束力。因此对于分析折中主义而言,不可通约律可以逾越,并且完全有可能融合不同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其次,不可通约律更多强调的是对实质性问题的关注,但事实上,我们完全可能将不同理论逻辑规整起来,使之融合成为新的模式,在更加抽象的层次上变得可以通约。因此,弱化不可通约性产生的问题是可能的,它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范式理论的不可通约律是可以被逾越的,而这也正是我们明确分析折中主义何以可能的根本。

    推荐访问:折中 核武器 主义 分析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