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

    时间:2021-06-20 12:03: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春秋时期,面对“礼坏乐崩”的现实,孔子提出仁礼统一的思想,他试图使礼的内容与形式实现统一,以恢复礼原有的人道精神。仁礼观成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人的外现就是礼,礼的履行就是仁,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关键词】仁;礼;孔子
      一、关于“仁”
      “仁”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一部《论语》12700多字,“仁”字出现了106次。由此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程度。他与弟子们多次谈“仁”,每次都有不同的释义。最重要的一次是和学生颜渊的谈话:“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12~1)关于“天下归仁”的“归”字,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我用了“归附”的说法,这可以以孔子另外两次谈话为证。一是孔子對弟子樊迟说: 在上的人只要好礼、好义、好信,“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意思是在上者能做到那三个“好”,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着自己的小儿女来投奔。另一次是孔子对冉有、子路讲:“如果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仍然是修德以致远人来“归附”的意思。由此可见,把“归”解释为“归附”是比较符合孔子的原义的。孔子还对“克己复礼”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对于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杜绝一切“非礼”的思想行为。孔子重视“仁”,也体现在重视人的生命。反对拿像人的俑去陪葬。据《孟子》记载,孔子曾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1~4)
      孔子在《论语》中说得很清楚:“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17~6)这也是孔子给“在位者”提出的建议,是“仁”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意思是恭敬谨慎便不会遭到训斥,蒙受侮辱,宽厚待人便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信实诚恳就会得到别人的赏识和任用,敏捷勤快地工作就会出成果,经常给人以恩惠就能够使唤人。这“五者”中,恭、信、敏三条是对上级、对工作的态度,宽与惠则是对待下级和老百姓的态度。只有照这五条去做才会使上级、下级、百姓都感到满意,政通人和。这是“仁”的具体体现。
      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论语》·12~22)。有的学者认为这个“人”不包括老百姓。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1~5)“人”和“民”是分开讲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14~42),“人”和“百姓”也是分开讲的。所以孔子说的“爱人”的“人”是指上层人物,而不包括一般庶民百姓。这样理解也有道理。但孔子还讲过“泛爱众”(《论语》·1~6)。这个“众”是不能解释为“上层人物”的。对于庶民百姓,孔子主张“富而教之”,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2~3),施以教化。这也是孔子“仁”的一个方面。
      根据以上论述可知,“仁”是在位者的道德。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14~16)所以“仁”只能是对在位者而言,“天下归仁”“能行五者于天下”“惠则足以使人”这些都不是庶民百姓的事。“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12~2)在这段话中孔子进一步给“在位者”或准备成为“在位者”的人讲解了“仁”的实践问题:“出门做事(上班工作)就像去接待贵宾一样,役使老百姓就像承当大祭祀典礼那样(都要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官府工作就没有人怨恨,在家族中也没有人怨恨。”这段话更加明白地说明:“仁”是在上者的道德,在上者实践“仁”,在下者就能得到“惠”。孔子这一思想到了孟子这里就发展成系统的“仁政”理念。
      二、关于“礼”
      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多次谈论“礼”,“礼”字前后出现过74次,但孔子却没有给“礼”下过概括性的定义。《左传》等古籍对“礼”进行了一些随机解释:“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夫礼,所以整民也。”(《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又说:“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礼记》·礼运)这些解释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礼”的作用:“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尊卑有序,利于后代的法规。礼是用来整治人民的,是国君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其作用就是治理国政,使国君得到安宁。”根据这些解释和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我们可以体会到“礼”的基本精神就是维护贵族等级制度,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法规章程和行为规范。君、臣、父、子、君子、小人各守其位,各安其分,国家就能治理好,君主及在位者就能安乐。春秋时期之所以混乱不安,在孔子看来就是因为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失去了原来的约束作用,以致弑君,弑父,僭礼,越位,“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孔子认为要想使天下归于“有道”,就必须“复礼”。首先他自己身体力行,规行矩步,严格按照“礼”的规范行事。他认为:“君见臣,按礼的规定应该先在堂下磕头,升堂后再次磕头,现在大家不按礼行事,都不在堂下磕头了,这是倨傲不恭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的做法,我还是坚持古礼先在堂下磕头。”(《论语》·9~3)
      孔子反对一切违礼行为。鲁国国君举行“禘”礼,这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周天子才有举行“禘”礼的资格和权力。而鲁国一个诸侯国却举行“禘”礼,孔子认为这是违礼的行为。他虽然管不了,但还是忍不住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3~10)
      鲁国的大夫季氏用“八佾”(每佾八人)共64个人奏乐舞蹈,按“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只能用“六佾”(48人),大夫只能用“四佾”(32人)。季氏只是“大夫”,他却用起了只有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来歌舞。孔子评论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3~1)
      管仲(?—前645)是齐国的宰相,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辅助齐桓公称霸四十多年,据说他家的一些设施、享受跟齐桓公一样。他去世九十多年之后孔子才出生,对这位故去近百年的前名相孔子提出批评,说他和齐桓公一样的享受是“不知礼”(《论语》·3~22)。

    推荐访问:孔子 道德教育 初探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