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对现阶段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1-06-20 12:02: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问题提出
      在开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中,民主法治和诚信友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些内容也彰显出我们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因此,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进行以德治国思想教育的主要对象为全体公民,其中也包括学生。今天的学生将是明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因此,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明天”的以德治国的水平。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当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二、学生道德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这一代中学生,出生于新世纪,成长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他们的道德在形成过程中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要对他们施加道德教育,首先必须准确把握他们的道德脉搏,纵观这一代学生道德的现状,其明显地体现出以下共性的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我们的民族沉积出了许多传统的美德,这些传统美德经过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学生的身上延续了下来,从而体现出了道德的连续性。历史的车轮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已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转型的新阶段,植根于这一阶段的道德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市场经济的平等、公平交易原则反映在人们的道德上过分强调索取,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泛滥等,这些道德的出现明显地带有这一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学生作为一个动态的个体,从小至今接受家庭传统美德的熏陶,学校“四有”道德的教育,社会良好道德的感染,因此,他们肯定会在自己的身上把这些道德延续下来;但是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心理、生理形成阶段,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或者还没有真正把这种评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准则,从而表现出学生时代是他们道德形成的一个特殊阶段。
      崇高性与庸俗化的辩证统一。在当代学生中间,相当多的学生有着高尚的道德,爱国,爱社会主义,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他们的道德主流,他们积极要求入队、入团甚至入党,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道德理想。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有些学生是非、善恶、美丑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表现出道德上的庸俗化,甚至不正确。另外,有些学生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表现出良好的道德,有时又相反,如果哪一种道德对他们的刺激更强烈,他们就会朝哪一个方向发展。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历史上任何一种类型道德的主要功能,都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使人们认识个人同他人、同社会的利益关系,认识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它的发展趋势,帮助人们了解人生的价值,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体现了道德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问题在于,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未能结合生活实际,没有贴近学生的品德发展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品德评价的后顾性特点较为突出,习惯于用既定的道德标准框定学生的言行,当学生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的道德标准时,不是用新的生活实践去重新检验既定的道德标准,而是用既定的道德标准否定学生的新品德发展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一元性与多元性的辩证统一。经过多年的道德建设,我们建立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体系,绝大多数学生也确立了这种原则。但是,由于在经济领域还是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德必然具有多元性的特征,从而引起人们对这些多元性道德的重新审定和评价。
      从根本上说,按照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的基本观点,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深深植根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决定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着。因此,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关系构成了我国现阶段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产生上述特征的根本原因。另外,从主观上说,学校的道德教育的实施现状也是产生上述特征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多年来,学校片面强调应试教育,把升学率作为考量学校工作的唯一依据,学校工作出现了口号上“德育为首”事实上“德育为下”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再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存在“假、大、空”的弊端,在引导人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中,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从而使道德教育处于与生活逻辑的背离之中。
      三、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回归生活
      从以上学生道德的特征和原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应弘扬回归生活的主旋律,也就是说,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回归到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回归到现阶段的现实,回归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之中,这样,才能正道德教育之本,清道德教育之源。自从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之后,许多人对此表示理解和赞同:人们“生活”在“生活世界”中,任何离开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都将是苍白无力的。那么,现阶段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何体现这一主旋律呢?
      从道德教育的一般过程来说,道德教育必须是一个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道德习惯的过程。毛泽东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因此道德教育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让他们懂得道德评价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标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等等。其次要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因为有了某种道德认识,并不一定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没有炽热的道德情感,当然也就不会有对美、善等道德行为的热烈追求。只有通过生活实例,来进行善、恶的对比,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再次要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就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从而战胜邪恶和私欲。然后要树立和坚定学生的道德信念,它是以前三者为基础的,只有识深、情笃、意果,才能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这种道德信念是学生一生发展的理想支柱,也是以德治国的希望寄予学生身上的体现。最后要让学生养成道德习惯,也就是说,学生的一言一行要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完成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但我们对这些花朵究竟做了哪些值得肯定的德育工作呢?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之際,我们应该真正重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为之付出辛勤的耕作。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现阶段 思考 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