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当前做好宗教工作对改进公共经济管理的作用

    时间:2021-06-05 20:00: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宗教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服务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宗教工作也是公共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有机部分。宗教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具有长期性、群众性、特殊性等特点。宗教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通过分析宗教工作的特点,探讨如何做好宗教工作,改进公共经济管理,进而明确宗教工作在公共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公共经济管理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宗教工作;公共经济管理;宗教事务
      [中图分类号]D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9)12-0172-05
      王朝新(1961—),男,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管理。(湖北武汉430027)
      
      宗教管理工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系统中有机的一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做好宗教工作直接关系到公共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宗教工作的特点
      
      宗教工作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宗教工作在公共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宗教工作主体的特点
      宗教工作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工作部门,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改进公共经济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讲有三个特点:一是宗教工作部门政策性与政治性相结合。宗教工作部门从事的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同时宗教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特别是会受到国际上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宗教问题处理不当,就很容易为境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中体现很强的政治性。二是宗教工作部门群众性与敏感性相结合。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广大的信教群众。宗教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就是因为它的群众基础。宗教工作无小事,内容十分敏感,不但涉及国内社会、政治稳定,而且涉及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形象,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慎言慎行。三是宗教工作部门事务性与精神性相结合。宗教更多地表现为深入人心、慰藉心灵的精神作用,影响着群众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组织力量。这种力量引导得好,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推动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宗教工作相对人的特点
      做好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是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信教群众具有五个特点。一是世界观差异与根本利益一致的统一。信教群众信仰宗教,他们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种差异,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与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相比,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因此信教群众的定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信教群众不是“落后群体”,而是“积极力量”。党同信教群众的关系是“血肉联系”。宗教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二是弱势群体占主体与诉求急迫性的统一。信教群众从整体上看,呈现“五多二少”的现象,即:农民多、老年人多、失业人员多、妇女多、经历坎坷的多;富裕人少、高学历少。多数处在社会的底层,近年来虽然有知识分子和年轻人加入,但比重不大,没有改变整体格局。这部分群众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诉求多而急迫。这就要求我们在宗教工作中努力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在满足宗教生活需要的同时,必须帮助信教群众解决脱贫和发展的基本民生问题,以增进团结、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三是情感紧密连接与结构疏散的统一。信教群众平时看起来是疏散的,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家庭中工作、生活,只有在特定的时段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聚集性宗教活动。教职人员按照各教教义教规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但流动特征明显,信教群众可以到各登记场所参加活动,没有固定的组织,不受任何约束,并且按照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随时可以退出,不违背教义教规要求,更不违反任何法规。但我们应同时看到宗教信仰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信教群众对本宗教的认同度高,都遵循个人信仰-集体宗教活动-日常宗教联系-长期宗教感情-宗教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形成过程,通过宗教感情形成稳定而长久的紧密联系,使宗教成为有众多而又有联系的信徒,这是一股任何执政者都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引导得当,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反之则可能在特定时期对政权造成负面影响。四是崇高精神追求与世俗化的统一。理论上信教的目的是净化人心,追求真、善、美,利己度人。但信教群众出现越来越多的世俗化倾向,大多数信教群众信教的原因是保佑自己和家人,有比较突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甚至带有相当的盲目性,真正有高层次信仰追求的只占少数。五是平稳增长与影响日益增大的统一。信教群众总体上呈现平稳增长,不同宗教、不同地方发展不平衡,教徒虽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大,但绝对人数却不少。宗教的社会影响逐步增大,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三)宗教工作内容的特点
      宗教工作内容实质是宗教事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公共性。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举行宗教仪式、进行宗教活动的公共场所,宗教活动由宗教教职人员主持,有众多信教群众参加。从宗教的历史传统看,一般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和主持宗教活动的教职人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均体现出宗教活动场所的公共性特点。二是服务性。从本质上看,宗教事务是提供宗教感情体验的过程,服务于信教群众宗教生活需求。宗教事务产生过程具有传播宗教文化,渲染宗教气氛,陶冶宗教感情和净化人心、美化环境、对外友好交流等综合性的社会服务功能。三是自发性。信教群众参加宗教活动均是自愿,这种行为不是来自政府的号召,而是民众内心需求的外在表现。
      (四)宗教工作目标的特点
      宗教工作目标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两个字“和谐”。一是要努力实现信教群众内心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宗教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和“求同存异”的理念,紧紧地团结信教群众,充分发挥信教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通过做好宗教工作,使信教群众正信正行,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二是要努力实现教内和谐。宗教教职人员道风纯正、爱国爱教。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范有序。宗教活动依法、依规安全进行。信教群众之间平等和谐相处,不同宗教之间、同一宗教不同教派之间互相尊重和谐共处。三是要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从社会方面来讲,人们对宗教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与评价,能自觉维护宗教的合法权益,为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二、做好宗教工作在改进公共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其中包含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以及不信教群众对涉及宗教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这些需求,均与宗教工作产生直接关联,因此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公共经济管理职能的改进,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推荐访问:经济管理 改进 宗教 做好 作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