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考古学与民族学视野中的酋邦

    时间:2021-05-29 12:00: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酋邦”这个术语是用来研究非国家社会的社会复杂化。尽管进化类型学受到尖锐的批判,但酋邦概念和相关阐述为理解集中决策等级制和社会不平等发展的演化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过去十年间,我们对酋邦的理解因大量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研究方式已经不再是将社会分类为酋邦与否,而是转而考量可见变化的原因。随着分析的细化,对经济和适应的基本关注已经拓展至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的考量。本综述试图把握对酋邦社会本质及其进化原因日渐明朗的共识。
      
      作为进化类型的酋邦
      
      酋邦是过渡状态的社会,是无首领社会向官僚国家演化的桥梁。从该术语最近的使用来看,大多数人将酋邦看作是区域中将成千上万人组织起来的政治实体。这种结构是由已与其他人口分离的首领集中等级制所提供。社会政治分化产生了某种竞争、管理和控制的动力,为最终进化到国家奠定了基础。
      酋邦最初的概念以及历史发展在近来的综述中有所讨论。范曼和尼兹尔对过渡状态社会的各种系统陈述作了概述,并揭示了彼此之间的关联。酋邦类型差异很大,可细分为不同的类别——神权型酋邦、军事型酋邦和热带雨林型酋邦;复合型酋邦和单独酋邦;阶层酋邦与等级酋邦;至高无上型、等级型的和无等级型酋长;以及简单酋邦与复杂酋邦。在波利尼西亚,萨林斯识别出了四级分层,戈德曼则将类似的划分与地位竞争的结构变迁相联系。类别分得过细可能会对我们当下的认识造成混乱。
      对酋邦原初系统陈述的批评使酋邦一词成为“难听的字眼”。这种不满部分源于它在20世纪60年代进化类型学中的地位。现在许多学者指出,这种类型学既模糊了类型内部的变异,也模糊了类型之间进化的演变。与其采用分类,我们不如倡导将变量细分为各种特定的变异尺度,再通过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来研究进程。根据20世纪60年代鉴定特征将社会归人不同的进化类型,有时被称作“参照条目考古学”(check—Hst archaeology),被认为乏善可陈。
      同样,沿单线序列发展的概念被批评为过时的19世纪进化论版本,因为它没有适当的演变选择机制。需要对文化演变和适应性变异进行特别的研究。
      有人可能想说,酋邦和所有进化类型学都已过时,应当扬弃。不过,尽管酋邦一词已经风光不再,但这一概念仍然保留下来。在跨文化的对比中,用进化类型学来加以控制仍是必要的,而酋邦类型在界定规模与结构大致类似的社会时仍然行之有效。因为不同规模的社会会面对不同的结构问题,并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动因,所以这种类型学在选择合适的比较案例时是基础性的。同样,用于考古学阐释的类比必须根据是否符合不同尺度的相似性来进行评估;进化层次上的比较显然是该尺度中之一项。
      作为替酋邦概念的辩护,类型学可以被视作科学探究的基础;类型学的合理性只能从特定研究中的精确性来衡量。在一项早期针对无国家社会的跨文化研究中,科恩和施莱格尔基根据多项特征区分了不同的酋邦社会。酋邦中各种重要形态在跨文化研究中显而易见。
      酋邦概念运用的最后一点,集中在质变与量变孰轻孰重的问题。最初塞维斯的酋邦概念与部落和国家在制度和构建原则上存在质的显著差异。然而,正如上面所述,对酋邦的许多非议强调需要有连续性的标准。最近的跨文化综合研究对连续性演变作了强调。
      其他人则将重要质变与新的决策层确立联系到一起。在一个结构系统中,压力在量上的累积,直至颠覆决策机构。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可能会崩溃,或是产生新的决策层。这一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现已被广为接受。这更像是一种间断的而非渐进式的文化进化概念。
      选择的性质可能会随酋邦的演进而变化。在平等社会中,选择是由个人和社区的层面产生。在酋邦中,由于已经产生了跨村落的政治系统,选择可能提升至新的整合层面。新的整合规模使得简单社会在竞争中被淘汰。于是,酋邦可能很快会被选作扩展手段来进行淘汰与合并。
      
      重要区域的酋邦研究
      
      塞维斯描述了酋邦在世界范围的分布。讨论的主要地区包括波利尼西亚、环加勒比海地区、美国东南部及欧洲。
      大洋洲酋邦最初之概念根本上源于波利尼西亚。连同其丰富的历史考古材料,波利尼西亚在近期的综述及案例研究中仍很重要。其研究对人口学、强化灌溉、再分配、地位竞争、奢侈品交换以及意识形态作用的再阐释都有重要的影响。尽管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波利尼西亚材料的独特性,但是波利尼西亚的研究仍然指导着我们对酋邦的理解。近来,波利尼西亚的研究运用考古学来观察长期的文化演变。
      在密克罗尼西亚,相似的工作还包括人口、政体规模和社会复杂化之间关系的跨文化比较,竞争研究、以及维生经济中作为应付高风险而采取的交换。
      在美拉尼西亚,对领导权及初期酋邦的研究为头人(Big-Man)社会与酋邦之间的连续性提供了关键证据。萨林斯用美拉尼西亚的民族志与波利尼西亚进行对比来创建他的理想类型。头人社会据说竞争十分激烈;神授领袖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加倍操控来取得领导权,从而建立起高度动态的政治场景。与此相对应。酋邦也被认为是建构的政治系统。其中个人的等级根据其家族的谱系地位来确认。个人通过爬升至与其等级相称的官职来获得权力。波利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的材料都表明,授予和获取的地位从来不是能彼此取舍的。尤其是在美拉尼西亚,明确存在嗣承的规则,而在波利尼西亚,许多职务竞争是许多案例的特点。特雷尔对头人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揭示出一种明确的聚落形态等级,一般被认为显示了政治集中的形态。
      对美拉尼西亚交换的研究同样极为广泛。交换与日渐出现的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在特罗布里安岛有所讨论。同样重要的是,在何种条件下.广泛的交换不会产生不平等。斯普里格斯联系美拉尼西亚的酋邦,探讨了弗里德曼的奢侈品的交换模式。
      环加勒比海地区及亚马孙低地环加勒比海地区的酋邦为大范围政体间广泛联系提供了案例材料。该项工作同时包括了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
      赫尔姆斯对巴拿马酋邦的研究影响尤为重大。指出许多酋邦参与特殊物品的远程贸易,她进而论证,酋长是为了获得远方的神秘知识而竞争。获取这些特殊物品见证了寻觅超自然力量知识的对外关系。
      卡内罗运用了来自哥伦比亚的历史学材料,丰富了其早期关于战争在酋邦演化中作用的论述。战争的证据记载十分详尽。
      另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是,热带雨林的贫瘠土壤是否会限制复杂社会的产生。沿亚马孙河和奥里诺科河,酋邦起先被认为是现成复杂社会迁徙进入这一地区的结果。但是,酋邦显然是随着引进玉米种植而转向在冲积土上强化农耕所导致的本地发展。
      在中美洲,社会政治发展中存在大量的变异。几项研究评估了这些社会的演进地位。对米斯基托人而言,王权据说是由作为与英国人交往中扮演中间人角色的酋长中产生的;这些酋长(“国王”)为世袭——是萨林斯酋邦的一条重要标

    推荐访问:民族学 考古学 视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