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精神障碍者暴力犯罪后否认犯罪事件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1-04-29 20:00: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司法实践中,暴力犯罪的精神障碍者在审讯中常表现出对犯罪事件的部分或全部遗忘。其中,大部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见于毒品和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者。然而,声称自己记不清案發时的情节,或坚决否认案件事实的行为并不等同于真正的遗忘。司法工作中,正确区分是真正的遗忘,还是逃避侦查的自我保护行为,对制定后续的审讯策略,明确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后否认犯罪事件的案例,并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有助于鉴别真假“遗忘”的指导意见。
      遗忘与犯罪
      精神障碍者对犯罪情节遗忘并不鲜见,在本世纪初即有精神病学家关注这一现象。早期学者认为遗忘可分为器质性遗忘和心因性遗忘两大类,器质性遗忘可见于酒精或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脑外伤、癫痫、低血糖等患者;而心因性遗忘可能与特定情境有关,如来自婚姻、情感、战争等严重创伤性事件,伴随自杀观念的严重抑郁等,常伴有脑外伤、癫痫或饮酒所致的失忆病史。而司法实践中,犯罪后遗忘除了这两大类,还可能两者兼有或诈病。遗忘可表现为暂时性、片断性的记忆丧失,也可表现为更持久的记忆丧失。事实上,除了酒精和毒品引发的遗忘外,器质性遗忘在犯罪后遗忘中很少见,同样,理论上来说,犯罪行为有可能引发心因性遗忘,但犯罪后遗忘真正归因于心因性遗忘的也鲜有报道。早期有学者将观察到的19 例犯罪后遗忘的案例分为三组 :
      1)激情杀人: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大部分关系亲近,如情侣、夫妻、好友、家人等,犯罪无预谋,常有极端情绪激惹史,其中半数为严重抑郁,半数为精神分裂症。2)酒后肇事:犯罪嫌疑人在严重酒精中毒时作案,被害人多为陌生人,也有饮酒的同伴,作案形式有命案、故意伤害和损害公共财物。3)不明动机:全部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病发病期作案,常有怪异行为和不能解释的犯罪动机。该研究中,19名案犯中有7名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这进一步引起了学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罪后遗忘的重视。
      根据近年来的法医学文献报道,谋杀及谋杀未遂的暴力犯罪案件中,凶犯声称遗忘犯罪事件的占比为10%—70%。此外,遗忘犯罪情节的情况还见于家庭暴力及性犯罪案件中。有国外学者对118 名凶杀案犯的精神状态研究发现,有24% 的作案人否认犯罪情节,其中主要为偏执性精神病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者。这提示精神障碍损害注意力,妨碍大脑对事件的编码及储存。
      导致遗忘的因素
      1.精神障碍发作导致的遗忘
      遗忘多见于极端的情绪激惹状态、酒精及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精神病性障碍、分离性障碍(癔症)、严重抑郁障碍、诈病等。本文报道的3个犯罪后遗忘者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属于精神病性障碍,作案前均有明显的精神症状,表现为异常行为、被害妄想、幻觉等。Bourget认为犯罪导致的遗忘可能源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思维特征引起的注意力损害。然而,一些精神障碍者没有明显的妄想或幻觉,但暴力(包括杀人)行为表现突出,却缺乏明确的动机,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否认自身疾病,对精神症状爆发的失忆。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思想和行为严重混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Nolan 等对住院的精神病人的暴力攻击行为进行评估,分析其精神症状、混乱的冲动控制、心理变态程度等影响因素,发现大部分暴力精神病人的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情感性障碍”。攻击者的影响因子分析显示,20% 的攻击行为与阳性精神病症状(如妄想和有威胁内容的幻觉)相关,且这部分人群声称失忆的比例较大,提示攻击者不清楚自己攻击的原因及无法回忆当时的情形与犯罪后遗忘相关。Nolan 等认为,精神困惑和混乱可能会使攻击者误解或歪曲受害者的行为从而导致攻击行为。
      案例1:张某,男,53岁,已婚,2003年开始出现精神异常,疑人跟踪、加害自己,偶有视幻觉,到处乱跑、躲藏,后被家人送到区医院住院治疗约1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服用“氯丙嗪”,每天400mg。服药期间曾经出现“怀疑有人加害自己”,背着家里的铺盖卷外出一周,不服药就不能入睡。2015年某日中午,张某见家中厨房着火,怀疑是其母亲汪某故意放火所致,非常气愤,用蔑刀在厨房将汪某头部狂砍数刀,汪某受伤倒在柴火中面部被烧伤,随后张某又将汪某拖至堂屋沙发上,用酒罐砸汪某头部致其死亡。之后张某打电话呼叫同村人员帮忙救火。在公安人员现勘及对张某第一、二次审讯时,张某坚称汪某是被烧死的,否认自己的砍砸行为。之后几次审讯时加大了审讯力度,张某才供述了全部作案经过,称:“我砍我母亲的时候非常生气,她的头被别人换了,连我的命都不要了,我就想把她杀了。”“用酒罐砸我母亲是因为怕酒罐里有毒,别人喝酒对身体不好,想把酒罐摔了。酒里有毒是因为我母亲年纪大了,平时不喝酒,我母亲经常喝酒罐里的酒,我就觉得酒有问题。”“我用刀砍了我母亲以后没有清理现场痕迹,因为明人不做暗事,我又没做亏心事,我又不怕。”“我与我母亲平时关系还是比较不错的,每天都还是我们给她烧洗脚水,她要吃什么,我们就给她买什么来吃。”当被问及之前为什么否认犯罪行为时,张某答“之前忘记了,经提醒才想起来”。司法精神病鉴定时,检查未发现幻觉,有明显的被害妄想,情感淡漠,记忆智能尚可,有部分自知力。在案例1中,张某先否认犯罪事实,严加审讯后供述了作案的全部过程,细节与现勘完全相符,提示张某对作案情节能够完整回忆。
      案例2:谭某,男,51岁,15年前开始出现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症状,在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并未持续服药,间断在外打工、补鞋等,曾因“故意伤害罪”入狱5年。2016年11月,好友李某将谭某从外地接至本地一建筑工地打工,在火车上,谭某用手机报警数次,称有人在跟踪他、要害他。到达建筑工地后,谭某用一块大石头将李某砸死后翻墙逃跑,并搭乘大货车逃窜至昆明,之后未与家人联络过。次年2月,谭某借一路人的手机打电话给儿子要钱,在得知此路人是民警后逃跑,并掏出一把匕首比划,被民警制服后押送公安机关。到案后,谭某否认自己杀害李某,称李某是自己朋友,很久未联系现不知去向。一度声称“当时走到工地时头昏、头痛,脑子里有很多狮子、鳄鱼在吃人,还有很多嘈杂声”,就捡起石头乱扔,扔完后就跑了,路边遇到大货车,就帮忙修车,并答应跟随一起去云南打工。之后的数次审讯中,谭某反复提到经常会看到“脑子里有很多狮子、鳄鱼在吃人,还有很多嘈杂声”,而对案发当时的情况记不清了。在案例2中,谭某否认犯罪事实是基于病理性动机,幻觉和现实混杂,将作案性质进行病理性归因,他记得当时的情形,但并不认为那是犯罪行为。

    推荐访问:精神障碍 否认 犯罪 事件 暴力犯罪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