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命脉

    时间:2021-03-24 12:01: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46年10月。东北黑龙江。纷飞的大雪一场接着一场。原野山林一片银白,大地冰封如铁,一片茫然和静寂。
      那一天,小兴安岭西南麓的一所小学内,热闹非凡,一个重要的会议正在此举行。简易的会场,隆重而热烈,上百号贫苦农民在此聚会,第一次举起他们的拳头,选出他们贫苦人的组织——农会,并产生了农会会长。
      如此热烈而严肃的场景,你千万别以为是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尚志市元宝村,而是在北安县的桦树林村。
      北安在哪里?北安市与尚志市虽同在黑龙江省,但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为何?有人说:北安,是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先锋,是中国土改成功的试验田。
      这样的事实是否存在?这样的理由是否有案可稽?它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带来了何种影响?
      抢夺关东
      倭寇侵华国倒悬,抗战胜利月儿圆。
      1945年,人类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岁月。1945,向人类大声疾呼:千万不要忘记1945!
      这一年,本来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胜利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一个被法西斯糟蹋得遍体鳞伤的地球,还有那千疮百孔的人心,本该安宁了。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但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先后投爆两颗原子弹。
      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苏军以一百五十余万人的强大兵力,从北、西、东三个方向,同时向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攻击,所到之处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8月15日晨7时整,中、美、英、苏四国通过无线电,分别用华语、英语、俄语广播,播发了内容一致的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无条件投降!这一天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在广播中宣读《终战诏书》,向全世界颤颤抖抖地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的簽字仪式。
      9月9日,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军校礼堂,冈村宁次代表侵华日军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中国经历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代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日本投降了!
      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确保在华利益,美国积极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企图使中国变成它的附庸。在貌似公允之下,美国积极帮助蒋介石抢夺抗日胜利果实。
      苏联虽是中国革命的积极支援者,但它希望战后维护其在远东的所得利益,不愿看到中国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不愿在远东与美国实行军事对抗,而中国的东北就是它在远东的重要缓冲带。
      从国民党来说,抗战的发生,首先是因东北问题而起,曾经对日寇侵略东北采取不抵抗政策,负有出卖东北的罪责。如果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仍然没能收回东北,那么对它来说,在国人面前就会威望尽失,更何况在战略上丢失了高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不允许东北成为共产党的天下。
      针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共两党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方针,蒋介石企图垄断抗战胜利果实,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他们以“受降”的名义,迅速将大量兵力从西南、西北调往华北、华东等地区,抢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对解放区实行分割包围,伺机发动内战。
      而中国共产党从人民利益和愿望出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号召,作为争取和平建国的总方针。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清醒地认识到,争取和平要靠力量,要靠斗争。
      此时,中华民族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
      在国内人民反内战的强大呼声下,在美、英、苏等国声言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的压力下,国民党蒋介石耍弄起两手策略:表面上,大造和平舆论,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暗地里则调兵遣将,随时准备发动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
      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一行飞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10月10日,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在这两种命运的大搏斗中,为何东北地区成为斗争焦点?
      如果把中国版图比作一只昂首挺立的公鸡,从这只公鸡的第三根颈椎以上的绝大部分,就是被称为“满洲”的东北。
      “关东山,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连中原人也晓得的,版权无疑是属于关东山的这类民谣,表现了人们对这片土地多少热爱和向往啊!
      清一色黑钙土的东北大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产区,其大豆、小麦、高粱、水稻,或以数量居全国之首,或因质量名闻遐迩。大豆和柞蚕更是饮誉中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绵延千里的群山,森林覆盖面积超过内地总和。在大山和黑钙土下面,是闪耀着各种瑰丽色彩的数十种矿藏。其储量之丰富,有的为中国之最,有的则为世界之最。
      1945年日本投降时,日本人建设的东北重工业占全国的90%。鞍山、抚顺、小丰满,依次为当时中国的钢都、煤都和电都。
      历史告诉我们,“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是依托这片丰腴的黑土地,挥师南下,侵占了华北。
      之前,“东北王”张作霖,是近百年来东北最有名气的人物。他正是脚踏这片风水宝地,俯视中原,几次攻入山海关,终于爬上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宝座。
      再之前,绝对是土著的女真人,被关东山水滋养得彪悍刚烈,雄心勃勃。他们依靠文攻武打,终于敲开了中原的大门,建立了一个版图辽阔的大清帝国。
      在日本有部叫《啊,满洲》的电影,无论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还是肤色、长相都和我们一样的外国人,谁踏上这片土地,都会情不自禁地“啊”上一声的。在由衷地发出赞叹后,一些心怀叵测的家伙,就变了一副嘴脸,怪叫着闯进来抢关东了。

    推荐访问:命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