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我国现行金融管理的特点

    时间:2021-03-09 04:00: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即指货币、信用、银行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包活货币流通,信贷资金的吸收与运用,全权、外汇、有价证券的买卖,保险信托租赁以及国内国际之货币支付结算等。而这些活动都直接涉及到企业经营,因此,金融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论述了我国现行金融管理的特点,以进一步加深对金融管理的研究与思考,促进企业经营发展。
      【关键词】经济 金融管理 特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体经济的循环系统和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其实时性要求高会计科目高度统一,对账业务频繁,上级对下级进行考核指标控制,会计报表逐级汇总上报外币业务量大,外币业务处理采用分账制与业务系统及其他外部系统的数据整合性要求高。在美国金融危机下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巨大的连锁反应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全面放缓。企业想要在竞争中求发展,良好的金融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本文论述的金融管理的特点来加深人们对金融管理的理解,更好的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完善与发展。
      一、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金融管理特点
      目前,我国金融业中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高,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银行业务,乱办金融业务以及非法集资等现象,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为了更好地使金融业服务于国民经济,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以防范和化解各种可能的金融风险,消除金融业发展中的隐患。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金融规章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构。做好服务工作,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使服务体现在管理上,将管理、服务、协调融为一体,以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首先要加强金融管理部门的建设、健全机构、充实领导班子、配足工作人员。金融管理部门要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大胆工作,根据党和国家对经济、金融工作的总要求,根据审慎的原则建立符合金融业特点的会计制度、贷款质量认证制度、呆账核销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推广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方法;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根据市场淘汰原则,按照清盘、接管、关闭、破产的法律程序使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平稳退出市场。
      其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执法力度。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和各类法律法规的完善,运用法律手段管理金融愈来愈显得重要,金融法制建设在金管工作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法规管理金融;懂得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手段治理金融;掌握法律武器,通过法律法规维护金融法人的正当权益。严厉打击金融领域各种违法违规现象,保证将金融法律规章落到实处。要重点制止银行高息揽储、社会非法集资和社会乱办金融,防止资金体外循环导致正规金融机构头寸不足。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普法教育。当前重点是抓好《宪法》、《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贯彻。拟订并组织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金融法规、金融业务的基本规章制度,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设置、撤并和变更的管理。并主动协调中央监管部门,完善相应监管制度,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高金融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维护金融秩序,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金融机构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金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宏观调控的效应明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给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金管工作中,必须做到决策正确、管理有素、监督有力、服务优质。既要注重宏观管理,又要重视微观管理;既要强化内部管理,又要加强外部管理;既要搞好机构管理,又要着力金融市场管理和金融法制建设。金融机构的设置要符合当地实际,适应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管理要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促进整个金融的正常运行。计划经济体制下贷款银行对企业资金使用如果仍存在过多限制的现象,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可以使间接融资方式形成企业与放贷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分摊的机制,不但可以对贷款银行起到约束作用,也可减小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
      二、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特点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般来说,国家宏观调控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宏观调控是金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特点。
      (一)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可控制货币信贷总量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收回银行体系过多流动性。从2004年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在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促进金融稳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严格控制再贷款和再贴现规模。同时,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增加支农再贷款,同时对农信社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积极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
      (二)具有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
      在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至3倍,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利率在调节经济运行和配置金融资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从2004年11月18日起,6次小幅上调境内美元、港币小额存款利率,缩小本外币利差,减轻了结汇压力,加强了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
      (三)加强政策引导能改善信贷结构
      督促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对过热行业和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就业、助学、农民工和非公经济等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引导农村信用社扩大支农信贷投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过快的增长势头有所缓解,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地方政府介入金融管理的特点
      随着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地方政府都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地方金融资源统筹协调工作。有数据显示,2009年底,我国已有26个省级政府、222个城市成立了隶属于政府的金融协调机构,一些县市政府甚至区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地方政府更了解本地的情况,能够更为准确和客观地对本地金融机构的经营和风险状况作出评估。而且,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也不同程度地承担着金融管理的责任。比如,在美国,其金融监管采用的就是“双线多头”模式。所谓“双线”,就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而“多头”则是指有多个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加强金融管理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协调组织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管理,包括对股权投资、私募基金、产权交易所、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的监管。承担地方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公司培育及规范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拟定省、市、区金融发展规划,协调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金融业发展。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本地金融机构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建设。配合协助国家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大金融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特别是,在推进本地金融机构整合以及推动城市商业银行上市方面,地方政府具有非常高的积极性;对“嫡系”金融机构的支持,地方政府更是不遗余力。
      二是设立地方融资平台。处理好与金融专业监管部门的关系,促使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担保、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等完善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大金融稳定和发展联席会议机制设立地方融资平台,并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加强与金融专业监管部门的信息交换、沟通交流,建立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协调监管,共同应对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重视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利用其资本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担保行业和征信、信用评级机构,建立覆盖面广的担保和征信、信用评级体系,着力制定引进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流入本地等。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2009年以来,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向地方融资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增长过快、运作不够规范、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加大等问题前一段时间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中的风险隐患并未完全消除,进一步的清理、解决还需要下很大的气力。

    推荐访问:我国现行 金融 管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