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美国崛起中的报业优先策略及其成效

    时间:2021-01-17 12:02: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主导国家。本文认为,其实美国在其崛起的历史上,一直致力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报业就是代表,报业从殖民时代起,就得到了邮政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在国家扶持下发展起来的报业,又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克服国家危机的重要力量。美国在世界上的快速崛起,报刊产业功不可没。今天,包括报业在内的传媒产业,又成为美国主导世界舆论、领衔知识经济时代的致胜武器。
      关键词:美国;文化产业;报业优先;美国新闻史
      中图分类号:G21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2-2-0033-03
      21世纪以来,美国在世界上的文化产业优势日益突显,并由此带动形成了信息时代国家实力较量的一个新领域。其实,从大国崛起的历史轨迹来看,美国一直就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并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发达的文化产业反过来为美国的快速崛起提供了精神支持。
      以报纸产业为例,美国从殖民地时代起,就从邮政等方面,为报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独立后,美国一直坚持报业优先的发展策略。20世纪以来,美国多次化危机为机遇,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最终崛起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这中间,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报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一)
      从殖民地时代起,美国报业就被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尤其是邮政方面,报纸的投递发行,一直享受着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对此,埃默里父子等学者所著的《美国新闻史》多有记述。[1]
      “印刷工”出身、后来成为开国之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早在1753年就任各殖民地副总邮政局长时,就积极利用政策手段,扶持报纸产业发展。为增加当时报刊上的外地新闻和降低报纸成本,他首创了编辑之间免费交换报纸的做法,邮局不仅加大了收集邮件的频次,而且雇用骑马邮差把报纸送往各殖民地,使波士顿到费城的投递时间一下子比原来缩短了一半。这些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正处于童年时期的美国报业。
      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报业不仅不像英法等国那样,长期承受“知识税”或“出版保证金”的重压,而且报业优先的力度进一步加大。1792年和1794年,国会对殖民地时期的邮政传统作了修改,果断采取了使报纸邮费低于成本的做法。当时单页信件寄到400英里以外要付25美分邮费,而报纸无论大小和重量,每份的最高邮费是1.5美分。政府让“写信的人负担了报纸邮费低廉导致的亏损”。1845年以后,报纸的邮费再次下调。1851年,国会又批准在县内邮寄出版物免收邮费。在此期间,联邦邮政部门还针对报业的需要,开办了城际定期快马邮政制度,飞驰而来的邮差传递的是重大新闻的报纸清样。今天,学者们公认,19世纪三十年代,是商业报刊和大众报刊兴起的时期,当时的纽约《太阳报》等一批便士报被誉为是“大众传播事业”的起点。事实上,来自邮政事业的政策倾斜,是大众传播事业这一历史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被扫清,美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级的工业强国。报刊业也一如继往地享受政府的优先发展政策。从1880年到1900年,美国邮政事业大大拓展了在城市中的免费邮递业务,并开展了乡村免费邮递业务。在1879年的《邮政法》中,国会明确界定了二类邮件,1885年又规定了报刊杂志一磅只收1美分,从而为19世纪末期现代报业的勃兴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廉价投递出版物发行扫清了道路。
      此外,在建国早期的一个历史阶段内,美国联邦政府的法律广告,也是当时报业发展的重要财政支持。一些新办的报纸,尤其是西部一些新兴居民点里新办的报纸,开始并没有足够的广告支撑。但1814年国会法案规定,所有联邦的新法律必须在每个州的两家以上报纸上公布,政府为此支付的法律广告费用,正好弥补了当地新办报纸的亏损,客观上支持了报纸发展。
      (二)
      美国国会和政府有关部门,之所以能够始终采取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是与他们对报刊的社会功能的充分认识紧密相关的。最具代表性的,当然还属《独立宣言》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的认识,“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面对地域辽阔、人口分散的这样一个新兴国家,美国的开国者及历届执政者都迫切感到,只有一个联邦中央政权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分布在各个角落里的男男女女,建立起一致的认同感,在情感上、思想观念上,形成一个紧密的民主共同体,而要达到这一理想的状态,则非报纸不足以担此重任。所以“起草宪法和《第一修正案》的这一代立法者采取了使报纸的邮费低于成本的做法,以此作为把一个脆弱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手段”。在他们看来,报纸作为社会公共机构,不仅可以将信息传达到各个角落,在如学校等文化机构发展成熟之前,报纸还可以充当主要的教育机构,扮演全国生活的记录者和阐释者。
      十九世纪中期的杰出报人贝内特,就曾经为报纸作为千家万户的桥梁纽带而充满自豪,“及时报道的新闻将给大众的意识带来活力。重大事件的迅速传播将在社区的群众中引起对公众事物的强烈关注——整个国家在同一时间内关注同一事物,从国家的中心到边陲将保持同一种感情和同一个搏动”。[2]15正是基于对传播魔力的真切体验,美国人修筑铁路、发展电报业,“从各方面积极赞助新闻出版事业”。
      20世纪初年,面对移民充斥、高度异质化急需整合的美国社会,著名哲学家杜威开出的药方是:“仅凭传播就能够创造一个大的共同体”,[3]142他坚信诸如报纸那样的现代传播媒体可以在新兴的城市中将人们再次连结起来,由此源于乡村的美国民主制能够发扬光大。其实,这样的理念,早已经内涵于其先人的治国方略之中了,只不过杜威在当时把它说得更透辟罢了。
      美国人对媒介在其民主社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使他们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优先发展报纸产业的道路。其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到十九世纪20年代,按人口计算美国报纸的读者人数在全世界首屈一指,1826年美国报纸年发行量超过英国300多万份。其后美国的商业报刊和大众报刊一直领先于世界各个国家,十九世纪末期新闻事业率先迈入了大众传播业阶段,并最终成为今天的传媒超级大国和文化产业大国。

    推荐访问:美国 成效 报业 崛起 优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