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怎样上出好课 [问出好课]

    时间:2020-08-13 07:28: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问生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与教师不再是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教师应该有源头,设置的问题应该是活水,学生才能源源不断得到许多清澈的泉水。   关键词:误区;不当处理;激发求知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31-01
      
      “这节课讲得好”与“这节课问得好”究竟哪节课好?也许有人会想,这不一样吗?但如果我们对怎样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方面有所思考的话,不难回答――后者好。前者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的是注入式。而后者,以设置问题为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问题设置,处理得当,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以下两点。
      一、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现在的高年级的课堂,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课堂发言的学生少,更不要说提问了。调查结果表明:(1)学生听的多,因此对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发言等无从发表自己的看法:(2)评价能力不强。平时的课堂中,总是教师评价的多,而很少知道学生去评价,久而久之,学生的评价能力怎能有发展?(3)心理特点等因素。不像小学生那样好表现,许多学生认为,他的发言是对的,或和自己的差不多,就没有必要补充了。
      二、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不当处理
      以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曾提倡,目标――分层――导学的授课模式。很多教师在出示目标时,习惯把《大纲》中的目标原封不动地打在幻灯片上,就拿《汽化》这节课发言:(1)知道蒸发现象,沸腾现象。(2)理解沸点,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3)理解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的关系。(4)知道蒸发过程吸热。我们不妨站在学生角度来想想,学生毕竟是学生,“知道,理解,掌握”这三个层次,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很难把握,学生只呢功能定性地想:我应该记住这些,我应该怎么做,学生只能被老师牵着走,并未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改上,只是形式,花样变了,而真正的新理念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应该是引,而不是牵。
      实际上,我们只要换个方式,以问题的形式抛出目标: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如下问题:(1)什么是汽化,汽化有哪两种方式?(2)什么是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沸腾?液体沸腾的条件是什么?在知道,理解这两个层次上,我们可通过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帮助他们加以区分。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主动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设置,处理好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创新意识,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问题导入,激发求知欲
      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先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具体做法:可以把学生引入恰当的问题情境里去,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习需要。如讲“物体浮沉条件“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铁片放到水里总沉下去,而用铁片做的面盆却能浮在水面上? 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而石头总是沉如水里呢?这样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的自然引入课题。
      第二,问题教学,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的课堂要“大气”,注意“四不要”。1)情节不要太多,在一节课里,不能设计很多情节,要尽可能使情节明快,集中,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对问题作出深入的研究讨论。2)环节不要太细。太细了,就有牵着学生小心翼翼地走在教师指定的轨道上的感觉。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学习的效果。3)问题不要太小,问题小了,学生的思维的广度窄,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育。4)内容不要太多,一节课的内容尽量少一点,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上,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对学习的内容深入讨论,达到学习的目标。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和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 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以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电流如何?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里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的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例子是对的,哪些例子是错的。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问题结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一堂课下来,学生掌握得怎样?教师需要总结,同时得到反馈信息。我们可用一课一测,但新课程,新理念,更应该有新的评价标准。这时,我们不妨再回到问题目标中,把问题目标作为抢答题,让学生自我总结,同时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也可略作变动,作为思考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可更进一步变为探索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因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重要一点取决与教师设置问题是否合理,取决于处理问题是否得到。一节课上的好,应该是问出来,而不是讲出来的。

    推荐访问:问出好课 问出好课 一起来分类教案 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