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浅析《人民日报》海外版汶川地震报道] 人民日报汶川地震

    时间:2020-08-08 07:45: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在“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极力塑造英雄形象和营造家的氛围。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英雄原型 家的原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地震,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都纷纷给予报道。地震等自然灾害是突发性事件的一部分,而突发性事件是动态新闻的主要题材,因此也是任何国家的新闻媒体所重点关注和报道的对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从第二天开始聚焦这次地震。本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统计了从2008年5月13日到5月26日两个星期(除了5月18和5月25两个周日)的时间跨度中,《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这次地震的所有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评论、图片新闻以及文艺版的诗歌共555篇。
      一般说来,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拥有三个可资报道的面: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和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本文主要从后两类报道中分析《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报道中所呈现出的特点。
      
      一、英雄形象的塑造
      
      英雄一词的通常含义,是指做出业绩的杰出人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在部落或民族的战争中打败对手,另一种是征服自然界中的某种自然现象。但是,英雄形象在继承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真善美标准的变化而转换变形。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呈现出很典型的英雄色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领袖人物承担起英雄的责任,同时也突出领导集体的作用。
      在两个星期的时间跨度中,除了两个星期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8天的报道主题是“胡锦涛或温家宝在抗震救灾第一线”,11天的报道主题中有“中央政治局或中央领导的其他成员在指挥抗震救灾”。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走向救灾的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孤立行动,而是在一个领导群体的协助下共同完成救灾任务。
      2、救援行动中,淡化个体的英雄事迹,突出了职业群体的作用。
      对于参与救援行动的英雄,《人民日报》主要是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来报道和赞扬,个体英雄的地位和作用则相对淡化。如:
      ①地震引发病人恐慌 医生护士镇定安抚(5月14日第二版)
      ②汶川地震 举国支援
      军队武警冲在第一线 通信电力企业力保畅通 全力抢修受损交通路线卫生医疗人员紧急施救(5月14日第四版)
      ③保孩子 教师舍身挡住水泥板
      救伤者 私人诊所用尽库存药
      ④成都近千“的哥”驰援都江堰(5月15日第二版)
      ⑤十万铁军筑起灾区生命通道(5月26日第五版)
      对这些救援英雄的报道淡化了个体的作用,主要区分了职业(医生、教师、军人、“的哥”、个体户等),而军人又区分了各个兵种(侦察兵、装甲兵、空军、炮兵、武警官兵、消防战士、陆航飞行员、特种兵、海军陆战队)。
      3、个体英雄遵循同一个模式,并有从权力精英向普通群众转化的趋势。
      在对救援英雄个体的塑造过程中,《人民日报》海外版几乎遵循着同一种模式,即英雄个体不顾个人安危,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继续投入战斗,挽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①儿子呼救未能救 三十个娃娃获新生
      教师保护全班学生脱险 目睹爱女遗体放声大哭(5月16日第二版)
      ②10位亲人确认遇难 忍着悲痛奋战一线
      女警蒋敏晕倒救灾现场
      幼儿教师不畏险境 独自救出52个孩子(5月20日第二版)
      ③局长:痛失儿子等15位亲人救灾让他没时间伤心
      村支书:老父没顾上搜救 跪在遗体前哭求谅解(5月23日第二版)
      同时,对个体英雄的塑造从精英转向普通群众――隐喻了普通人也有成就英雄事业的潜力和途径。
      ①初三学生救同学 手刃刨挖4小时(5月16日第二版)
      ②农妇卖羊 捐款赈灾(5月17日第二版)
      ③灾区乡民援救外地游客(5月22日第七版)
      4、英雄人物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在这次地震灾难中的救援英雄更多的是关注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尊重普通人的生命。
      ①胡锦涛考察救灾过渡安置房生产(5月26日第一版)
      ②吃上了名厨做的饭菜(5月26日第四版)
      5、受众群众成为塑造英雄的一个来源。
      在统计的555篇报道中,对灾难事件中受害者的报道只有32篇,其主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表现受灾群众的恐惧和对救援的期待;②突出受灾群众的坚强、勇敢,创造了生命奇迹;③确保受灾群众的安全;④礼赞灾难中爱的伟大。这些主题不仅把受灾群众置于需要被救助的弱势群体的位置,同时也把他们作为创造生命奇迹和爱的英雄来塑造。
      ①孕妇被埋50小时 成功获救母子平安(5月16日第二版)
      ②40小时生死救援――广东边防官兵营救绵竹女学生杨柳纪实(5月17日第四版)
      ③老人被埋164小时获救(5月20日第二版)
      
      二、浓厚的家的氛围
      
      1904年,陈独秀在谈到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时说:“中国人最重的是家,每家有家谱,有族长,有户尊,有房长,有祠堂。”①天下之本在国家,国家之本在家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的“国”近乎是“家”的倍增和延伸。
      在震惊世界的灾难面前,灾区群众或者经历家园的丧失,亲人的伤亡,或者自身遭到伤害,幸存者往往很悲伤、无助、担心乃至恐惧,而轻灾区和无灾区的很多人则处于巨大悲悯之中。这两种狂热的感情很快转化成强烈的爱国热情,表现为“同是中国人”、“乐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人民日报》海外版营造出浓厚的家的氛围,使世界华人很容易找到一种同根同种的认同感。
      1、《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仪式传播强化了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民族作出如下的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是享有主权的共同体②。正如休・赛顿・华生所说:“当一个共同体内部为数众多的一群人认为他们自己形成了一个民族,或者表现得仿佛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时候,一个民族就存在了。”③
      《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对地震的报道中,多次重复“同胞、血浓于水、真情永在、同胞爱骨肉情、华夏儿女、同根生、同文同种、血脉浓厚、手足之情、爱国之举”等关键词,消除了“家――国”的空间距离,在情感上拉近了全球华人的距离,真实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华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
      詹姆斯・W・凯瑞将传播的定义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④。传播的“传递观”追求的是空间的速率与效率,其精神含义是以控制为目的在地域范围内拓展信息;传播的“仪式观”则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以及共享信息的表征。
      在很大程度上说,《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一种仪式化的传播。它成为个人与国家意识对话的一个语境,一个中介。在这一语境中,国家、民族是中心,《人民日报》则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通过评论、通讯、消息、图片新闻、报告文学、诗歌等载体将国家、民族的概念具体化。《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掌握着党和国家的政治资源,在专栏“望海楼”发表评论:《危难之时 “国”就是 “家”》《同胞 同根 两岸情》《大灾有大爱 国难见国魂》《祖国 我为你自豪》《国旗彰显生命的尊严》《世界华人血脉相连》等,营造浓厚的家的氛围(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共同抗灾,使受众实现心灵的回归,一种消除了地理空间距离的回归,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全球华人对国家、民族这一想像共同体的回归,一种游子对家的回归。
      2、体现了“世界大同”的思想和融入世界的渴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通过对外国政府、组织对我国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的慰问、援助,对遇难者的吊唁等行为的报道,以及摘录众多国外媒体对我们抗震救灾的盛赞,体现了“世界大同”的思想。在灾难面前,世界与我们同在。同时,也表现出我们从以往的在灾难中封锁消息、拒绝接受国外援助的行为开始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三、结语
      可以说,汶川地震报道是我国新闻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报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及时性、透明性和人文性,实现了媒体话语机制的历史性跨越。《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具权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海外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窗口,是沟通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在这次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从多个侧面发出了相同的声音。《人民日报》海外版在555篇报道中(只有两篇负面报道),通过直接报道,或者摘录外国媒体的声音的方式,证明中国抗震救灾的团结一心,信息公开及时,彰显政府的领导才能。
      2、突出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海外版在对英雄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更加突出领导集体的智慧、救援团体舍己救人的精神,个体则退居次要地位。
      3、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趋势。在这次报道中,不管是以对灾难事件的救援还是受害者为主题,都突出了生命的重要性,他们共同完成了生命奇迹的创造。
      4、在当前的政治框架之内,重复民族共同体的想象,尤其是台海一家的观念。《人民日报》通过海外版这个平台,营造了浓烈的“家”的氛围,消除了全球华人的空间距离,将他们在感情和血缘上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5、体现了积极融入世界的渴望。“灾难面前,世界与我们同在”,这是报道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全球化语境下,《人民日报》海外版不仅将华人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在寻找更大的回归――世界。■
      
      参考文献
       ①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53
      ②[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③[美]休・赛顿・华生,民族与国家,转引[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
      ④[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4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汶川 人民日报 海外版 浅析《人民日报》海外版汶川地震报道 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 人民日报谈汶川地震十周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