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发展经济理论的实践与发展:当代经济与政治论文800

    时间:2020-07-14 07:31: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赵作斌在其向2008年湖北省“两会”所提交的《2008年湖北发展蓝皮书――湖北核心竞争力研究》中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结构的系统见解,是对以张培刚所开创的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由从一般的普遍的以“国别”为对象的研究深化发展到以对在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内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拓展和运用。也是对在发展经济理论中吸取和融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并把“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内涵由对某种“要素”的分析提升为具有较强可应用性的一个“体系”或“结构”来认识。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结构”的系统见解。这不仅是对发展经济学在实践上的理论创新,而且也是在学科建设体系上的创新。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要素构成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发展独立的理论见解,是赵作斌教授在其《2008年湖北发展蓝皮书――湖北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研究报告中的主要内容。该研究报告是在今年初湖北省“两会”期间作为会议的文件资料提供给“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的材料
      该研究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以问题的提出亦即研究湖北发展问题的背景为开始;以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即“提升湖北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为结束。在这两个部分的研究内容中的一些见解虽有相当新意,但在其他类似的研究文献资料中似曾不同程度的被提及或讨论过,从而其理论创新的价值就并不很突出。但可贵的是在该研究的中心部分即以“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为题作了专章论述,成为构成对本课题――湖北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它具有对区域核心竞争力分析的普遍理论价值,因而特别受到“两会”参会人员的重视和关注。
      所谓提升湖北的“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说到底就是借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方法来对发展经济学在区域发展中的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发展经济学是以具体国别的经济发展情况(尤以农业与工业化为代表)为研究对象的,探求其一般规律的学科。现在得到理论界普遍公认的、张培刚教授是发展经济理论的开拓者而且其理论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用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话来说,“二十年来中国的惊人发展,是成功的农业工业化,大哥(指张培刚)的思想早发晚至”更证明了其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所以说“提升湖北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属于发展经济学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理论运用与实践。因为发展经济学是以具体国别为研究对象的,然而毕竟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以国家主权为界限的经济区域,尤其是在一个在政治上具有高度统一性的国家内部各区域的发展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虽然是非常适用的,然而现实研究却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具体区域的发展问题,因此必然要对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做出拓展和创新,否则就难以实现研究目的。
      赵作斌在其研究报告的“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一章中,就这个问题提出了“六项要素”,并以此形成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结构”全新见解。这就是发展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体制;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发展环境;领导人的观念、能力与素质。认为发展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区域领导人的素质(观念、能力)则属于“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竞争力。其它四项要素的作用分别是优势性的、基础性的、持续性的和关键性的核心竞争力,这六项要素就形成了一个区域性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在这一个结构中区域领导人的素质起到主导作用。在这里赵作斌不是把核心竞争力作为某种要素而是作为一个要素体系或结构来看待。赵作斌这一见解,首先是对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吸收、深化和拓展,而且也是对管理科学中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拓展。张培刚教授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实现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五项基本要素,包括(1)人口;(2)资源动力;(3)社会制度(人和物的生产要素所有权问题);(4)生产技术(着重于生产发明的应用);(5)企业家的创新管理才能。其中最后两个因素属于发动因素,而(1)和(2)两因素则是限制因素,社会制度则既可以是发动因素也可以是限制因素。就工业化的先行发动的方式来说则可以分为个人(或私人)的、政府的、政府和个人共同的三大类型。而就传统社会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来说,这些国家都缘于私人先行发动型,因而工业化开始的主要发动因素必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当然这也是传统发展经济学的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基本理论。当将这些理论用来研究在一个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在政治上具有高度统一性的大国内部不同区域内的发展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的分析时,除了人口和资源仍然是一种限制性因素外,作为社会制度来说,在选择了既定的合适的经济体制时,这个因素所起的作用主要就是作为发动因素而起到积极作用,而由于这个社会制度在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区域间其发展程度是不平衡的,进而所起到的发动还是限制作用也就是不相同的,而社会制度这一因素则又具体的演化成为发展体制,从而就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核心能力。问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各区域虽然都是按照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转,但是由于各区域在人口和资源这些既定的限制因素是有差别甚至是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并存在着既竞争又发生封锁和垄断的情况下,人们就必然要对如何发展和发展方式及发展什么、发展部署作出规划并形成为发展战略,作出选择。如果这种选择是科学的并形成合理的结构,就起到较大的作为发动因素的积极作用,这种发展就具有可持续性和关键性的核心竞争能力,否则则成为一种限制性的消极因素。在这个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情况下,发展的体制、方式、战略及其所形成的互动的结构就演变成为一个“软性”的发展环境,这里既有“制度和政策环境”,还有是否有利于作为生产技术(着重于发明应用),能否起到作用和作用大小的科学技术环境,加上既有的和将有的作为资源要素的基础设施的“硬性”环境,从而构成为能体现出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在发展竞争力成为最主要差别的竞争力综合要素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我认为赵作斌教授的研究报告中最可取的部分就是其中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结构理论。因为它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价值,不仅这一系统见解可用来作为发展湖北经济发展战略方案的构建,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各省区以及更高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指导。这一系统的见解既符合又体现了中央所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而且还深化和拓展了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解决了需要用发展经济学来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更深入来解决这个国家内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难题。而且也由于吸取并运用了已为经济管理界所广泛熟知的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研究方法,并把核心竞争力从概念上提升到以“系统”或“结构”来认识,从而更增加了这一系统见解在理论上的创新性和实践中的可应用性。所以可以认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的系统见解,不仅是一种理论见解的创新,而且也是一种发展经济学在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上的创新。我认为,赵作斌这些理论见解如果将其研究的范围更加拓展和深化并更系统化的话,似可以构建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学科,称之谓“经济发展学”或“经济环境学”也是有可能的。

    推荐访问:发展经济 实践 理论 发展经济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家乡经济发展实践报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