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谁让CPI这么纠结? 纠结

    时间:2020-04-01 10:10: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以下简称广东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2011年以来,广东CPI持续走高,除2月CPI同比上涨4.2%,其他8个月份涨幅均突破5.0%;其中1月上涨5.1%,3-6月分别上涨5.3%、5.5%、5.3%和5.6%;受猪肉涨价及暑期消费等因素影响,7-9月分别上涨6.1%、6.2%和5.9%。1-9月份,广东CPI累计上涨5.5%,涨幅较去年同期(上涨2.8%)扩大2.7个百分点。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其实是国民经济和居民实际生活的折射,所以说CPI是“晴雨表”、是“温度计”,它的细微变化都影响着国计民生,是寻常百姓生活的冷暖相知者。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在我国称之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是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市场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      CPI是如何“炼”成的      统计CPI是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要经过7道程序,即确定代表规格品和调查商品分类权数――建立价格调查点――采集原始价格并建立各类台账――计算机程序录入――数据审核及汇总――数据评估上报――数据发布及反馈。而在这个过程中,采价员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CPI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采价员在一线市场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可以说,CPI是综合了千万基层数据、凝聚了千百一线采价员的汗水炼出来的。    目前广东在不同类型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服务网点等设立了3000多个调查点,调查遍布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11个县级单位,拥有价格调查督导员、辅助调查员等采价员1200多名,而这1200名采价员还远远不能完成庞大的信息采集,还必须面向社会招聘符合条件的采价员。之所以需要如此众多的采价员,是因为编制CPI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共涉及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8个大类,包括262个基本分类。   广东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制度规定,CPI调查必须执行‘三定一直’原则,即采价员必须定人、定点、定时直接调查商品价格,其中对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农贸市场鲜活食品进行‘逢五逢十’每5天采集一次价格,对服装、日用品及有关商品每月采集2~3次价格,对房租、水、电等由国家或地方统一定价的一些商品(服务)或价格相对稳定的商品每月采集一次价格。”按照这个要求,假如1个采价员负责1个农贸市场,她(他)每次大概采集80个调查商品价格,每月调查6次,每人每月采集480个商品价格;如果该采价员同时负责2个农贸市场,采价量就要翻倍,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   消费品价格是CPI的“立身之本”,作为最基础、最源头的一环,无数采价员肩负起了“国计民生”的大课题。采集器一端,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消费品价格,另一端则是一套复杂的数据分析系统,从而孕育出那个引人关注的CPI数字。      伤不起的CPI      对CPI这个听起来非常专业的数字,家住海珠区江燕路某小区的刘阿姨从来没有关心过,她关心的只是生活用品的实际价钱。离家2公里的地方是海珠粮油批发市场,家里用的柴米油盐,刘阿姨基本都在那里购买,刘阿姨家里有一个储物柜,里面堆满了各类粮食,刘阿姨说这么做是防止哪天突然涨价,“早买一天就等于赚到,现在的粮食也是一天一个价。”   与刘阿姨不同,退休教师老李很关心CPI,但是他对统计部门公布的CPI持怀疑态度。“肯定不准的。你看看现在的物价,上涨的速度和幅度哪有那么少?我抽的烟,原来4.5元一包,年初时涨到5元,现在是5.5元,不到一年就涨了一块钱。”年初老李的退休工资涨了,但是老李却高兴不起来,“一个月涨了102块钱,可是物价涨得更快。我儿子一家和我住一起,儿子收入不高,今年开学孙子的入托费也涨了,餐费也涨了,我每个月涨的这点钱全贴给孙子了。”   国家统计局8月份的统计显示,我国内地31个省份上半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而老李则认为,收入永远跑不赢CPI,“工资是涨了,可是物价涨得更快。”为何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总是与居民的实际感受有落差呢?      CPI背后的秘密      “CPI是一个平均的综合指标,它反映的是众多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程度,而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往往是对单一商品价格变化的感受,而且时点性特别强。”广东调查总队的相关人士解释说:“比如去年大蒜价格暴涨,老百姓感受特别深,但消费者可能只感受到大蒜涨很多,而忽略了当时猪肉价格低于往年同期,且其他蔬菜价格也没像大蒜一样疯涨。”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统计学专家韩兆洲则认为,CPI数据并非对所有人群一概而论,拿最低工资标准的人,消费结构一般以蔬菜、肉类等食物为主,如果食品价格持续走高,那么低收入人群就会认为CPI过低,而实际支出过高。   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人的收入不同、消费能力不同,所以现实物价的承受力也自是不同。有钱人对CPI无动于衷,低收入者则对CPI异常敏感,时不时就拿羞涩的荷包跟不断上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价格相比对,感觉CPI涨幅数据远远低于物价上涨,其实也很正常,因为CPI始终是一种具有滞后性的统计数据。居民对价格变化的比较是即时的,而物价指数是一个滞后的统计指标,是事后反映,它对经济和市场价格的反映客观上存在一个滞后期,如11月9日发布的是10月份的CPI数据,但公众感受更多的可能是11月9日前后几天的市场价格。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CPI是综合了全国300多种商品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各种商品所占的权重不同,每种产品物价的变动对CPI的变动作用程度也不同。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上涨的品种,也包括了下跌的品种(如家电、手机、汽车、电信收费等),如果居民只用价格上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与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相比,就会觉得CPI低估了。当食品类、居住类价格涨幅较高时,低收入家庭会感到物价高涨,生活压力增加。对高收入人群来说,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小,而他们购买的轿车、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价格又多为降价趋势,因而对价格上涨就没有那么敏感,承受能力也更强。      房价为何不在CPI里?      部分居民不认可统计局的数据,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房价的高企。“现在的房子一月一个价,涨速比航天飞机飞得还快。”老李说:“近几个月我们的CPI都是在5%左右,从房价的涨幅看,这个数字肯定有水分。”   但实际上,房价是不含在CPI统计数字里的。据广东调查总队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没有将商品房价格直接纳入CPI统计,一是CPI的统计口径必须与国际上通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消费分类相一致,以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1993年“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体系),将商品房的投资属性剔除了,只考虑其消费属性。与93SNA体系一致,CPI只反映与居民即期消费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购买商品房属于投资行为,不属于消费行为,所以现行CPI不能直接反映商品房价格的变动。二是商品房购买与当期消费不同步,购买支出与当期实际住房消费不对等。商品房购买是一种在短期内集中支付大量货币的行为,但所购商品房却用于今后几十年的消费。因此,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我国的住房消费服务通常用该住房的估算租金及物业管理及维修费等来反映,而不将房地产价格直接纳入反映居民日常消费价格变动的CPI中。  虽然CPI没有把购房价计算在内,但并不是说CPI和房价没有关系。因为CPI中的居住类调查包括了建房及装修材料、住房租金、自有住房等方面,而这几方面的价格变动与房地产价格都有密切的相关性。而据广东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显示:1-9月份,广东CPI中的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9%,是继食品类之后推动CPI上涨的第二大因素。   居住类价格的上涨令不少普通打工者压力倍增。和刘阿姨住同一个小区的宋海梅在这里已经住了近5年。2006年,她租下了一间68平米的房子,租金是800元,两年后租金涨到1200元,今年5月房东说屋租还要涨,经过几翻讨价还价,现在宋海梅每个月要付1400元的房租,而在同样的小区同样位置的房子,最高月租到1600元。   “算起来每两年涨一次,5年下来涨了近100%,而我的工资基本没涨。”      小数字大民生      目前来看,食品类涨价仍是拉动CPI上涨的最主要因素,1-9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11.6%,拉动CPI上涨3.70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7.6%。普通居民感觉最深的是猪肉的疯狂涨价,尤其是在6、7月份猪肉价格一度出现大幅攀升,月环比分别上涨10.4%和6.4%,受此影响,1-9月份猪肉价格上涨28.9%,拉动CPI上涨0.89个百分点。难怪有人调侃说“领跑CPI的一头猪”,而由这头疯狂的猪导致的小小的0.89%个百分点,对普通居民来说,则意味着要支付更高的生活成本、要承担更大的生活压力。虽然相关部门几次调整居民最低收入和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但是通胀高企,想要收入跑赢CPI对于决策者来说,需要考量的显然不仅仅是统计的数字。   从广东调查总队公布的近期CPI看,1-9月份广东CPI累计上涨5.5%,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市)按CPI涨幅由高到低排序中,广东位居第20位。虽然广东CPI低于全国,但是月环比涨多跌少,新涨价因素不断增加,1-9月份新涨价因素达3.45个百分点。其中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今年季节性波动、政策性提价等涨价因素,例如南方多省区发生旱涝灾害,粤东、粤西屡遭台风、强降雨天气影响;国家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发改委上调成品油销售价格,各地对房地产实行限购等等。   “广东全年物价涨幅预计可控制在5%以内。”8月22日下午,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做客“民声热线”时透露,对于高企的CPI指数,还是要以“三项建设”为抓手,力推“大棚、冷库、平价商店”。省政府将稳定物价的“宝”压在了“三项建设”上,希望从农副产品的生产源头、农产品存储和销售终端三个方面合力控制物价。   5.5%这个小小数字显然牵动着政府部门的神经,从广东省政府的相关文件显示,在系统分析、研究近期CPI上涨的原因后,全省着力实施了稳价安民“23条”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对稳定价格总水平,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了上述举措,有学者认为决策层还应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面对高涨的CPI,有些人选择抢先消费,有些人则囤积商品。对党委、政府来说,必要的价格补贴和工资增长是最该实施的举措。比如政府调控工资的指令性方式最低工资标准,一定要与CPI‘硬挂钩’,甚至涨幅要高过CPI。这方面,香港的经验可供借鉴,当地已形成工资与CPI挂钩的良性循环。”韩兆洲如是说。   

    推荐访问:纠结 CPI 谁让CPI这么纠结? cpi指数 中国cpi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