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国戏曲学院难考吗【浅议戏曲演唱与审美】

    时间:2020-03-14 07:24: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戏曲离不开演唱与表演,戏曲中的演唱我们多称之为唱腔。戏有百家,其唱腔更是依据自身的特点,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唱腔艺术。戏曲表演与审美更是独具特色,各门派在表演共性的与共有的行为动态里,又形成各具独特的表演特点。都在讲戏曲的程式,我的理解是一种模式的形成,即在唱、念、做、打的艺术形式中,融合曲调、声腔、诗画、器乐、舞台、服装、道具等诸多要素,长期发展流传而形成的一种程式,其故事情节人物大多是主观形象思维形式,表达一种期盼、愿望、幻想、虚拟到现实的创造。
      一、戏曲中的唱词与念白
      首先是唱词。歌唱离不开歌词,演唱离不开唱词。戏曲的唱词与歌曲的歌词大同小异,均是用来歌唱,对歌词均有一定的要求,即具有文学艺术性,叙事性,典型的人物心理描写,要求歌词整齐、押韵,合辙押韵对于戏曲唱词要求更突出一些。戏曲更加注重声调和韵律,从历史书籍中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戏曲理论家对中国戏曲唱词在声调和韵律方面已经有了严格要求和系统的阐述,如《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等戏曲书籍,这些均说明中国戏曲唱词韵律的程式化早已成形。此外,音韵与曲调相随,这是戏与曲中曲的部分。无曲不成歌,戏曲也是歌唱的一种形式,所不同的是戏曲是先有曲调后填词,歌曲往往是先有词后谱曲。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曰:“作乐府,切忌有伤于音律……大抵先要明腔,后要识谱,审其音而作之。”明确和体现出古时中国戏曲就注重声腔技法,并强调声调与音韵的结合,唱词必须依附于前者的关系。
      其次是念白。念白可谓戏曲之非常独到特色之一,它既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演唱的组成部分。戏曲的念白算是带有声腔技法的说话或称之为说唱,因为念白虽不像唱腔那样,需要遵循固定的曲牌曲调填写的唱词进行演唱,也要守音韵、别阴阳、平仄合律、音响协调,使其句式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要做到念白与音调的和谐,词意的吻合表演的一致。戏中念白在不同的场合、剧情发展、特定人物均有一定的程式,这一点应该追溯到中国戏曲念白吸取了说曲艺、弹词、鼓词等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使其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模式,对引子、上场、下场、定场、开场白等均有一种模式和套路,并且形成了规律。
      二、戏曲中的审美
      戏曲就其形式而言,体现的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文学的诗词歌赋、音乐、声乐、舞蹈、绘画、雕塑、武术、服装等艺术元素,具有较强的视觉听觉欣赏性。戏台就是演员的舞台,演员在这个舞台上洒尽汗水、辛勤耕耘,收获着掌声与喝彩,鲜花与荣耀。这是最美的是戏曲艺术自身美的价值的体验,是演员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说明大众的审美来自于二者的结合所呈现的美。
      演员的戏曲表演和创造戏曲人物形象载体,其综合艺术要素是围绕演员塑造舞台形象而确定和展现其价值。也可以说是对人物的艺术设计,从扮相、动作、念白、唱腔等环节的对位,这个过程既是一种审美的确定,也是形成规律和程式的过程。从剧本到舞台演出,体现出文学价值的转变,由故事结构与发展到人物的表演,由演员的表演到舞台化的戏剧展现,由念白的动作的配合默契到声腔的高亢婉转,乃至细微的手眼身法步,均集中蕴含演员对表现性语言和戏剧性的动作语言的审美意识。演员表演作为戏曲二度创作的直接诠释者,其责任和对艺术的追求是责无旁贷的。
      文学形式提供给戏曲的主要是小说、诗词、散曲,故事多来源于民间传说,人物传奇,神话、典故等。通过演员唱念做打,以及服饰、道具等展现戏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直观化的唱念与动作表演直接展示故事情节。戏曲讲演法,就是把戏中的故事过程,划分出个个场段或是折(折子戏),每一场段折均有清楚完整的情节、唱段、人物,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展开对人物的塑造和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演绎,逐步把故事推向高潮,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其结局呈现给大家的是圆满。一出戏下来,给我留下的是演员唱功、武功、念白的精湛技艺,如行云流水般的场面,栩栩如生感人至深的声腔。人物的冲突体现出的各种对立、起伏、顿挫、曲折使故事的演绎百年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亦耐人回味。戏曲与歌剧的音乐性和抒情性是一致的,戏曲的每个唱段与歌剧的每首咏叹调在剧中的意义是相同的,均体现高潮与华彩部分。戏曲的唱词是诗词和散曲,因为诗词、散曲的抒情和声韵特点符合戏曲的韵律要求,特别是念白节奏恰似吟咏般歌咏的韵味。
      审美来源于对人物的唱词、念白的设定。戏中人物唱词念白均要由特定的人物的身份演绎个性角色与演唱等来完成对人物的塑造,以此来揭示人物的情感个与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唱词在随故事情节的进展,演员是依据人物设定的个性变化以及所处的境遇,时刻在刻画和演绎、演唱设定的剧情和唱段,以此丰富演员对人物的塑造,并展现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给观众。再有唱词符合音乐的要求,更要符合戏曲中曲调韵律的要求。
      戏曲的艺术形式、曲调、唱词、艺术形象、舞台设计、人物的刻画等方面内容的审美,必须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首先,戏曲的音乐来自民间音乐,均是大众熟悉和喜爱的音调;其次,戏曲故事大多是以表现人民大众的思想情感和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主,并且均来自于民间或大众创造。戏中人物的刻画恰当地表达大众共同的思想与情感,反映劳动人民大众的心声、愿望,以及对旧社会黑暗统治的抗争精神和美好生活与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戏曲艺术源于生活,来自于大众,其审美更加体现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
      三、感知戏曲的美
      我们在聆听戏曲唱腔,感受唱腔的神韵的同时,更对戏曲表演过程中的曲折情节所打动。从整件故事的开始,逐步进入故事的紧张激烈的阶段,人物的矛盾、冲突把观众吸引在剧中,那种强烈的吸引力所产生的感染力,让观众为之动容。很多戏我们看了很多遍,对故事的发展和内容可以说了如指掌,即便是环境的改变,如道具、场景、环境有所变化,我们也同样可以感受和领略到演员的举手投足的一瞬间的表演目的。其实戏曲表演中道具和场景不是很复杂,演员的着装扮相最重要,它能直接给观众判断力,人物出现观众即可判断人物是谁,更能加深印象。我想这恐怕是戏曲艺术特色和更有看头的原因。
      戏曲舞台的就像是一幅幅写意的绘画,简单脱俗传达每一种神韵。尤以武打戏突出,我们熟悉和喜爱的《武家坡》堪称叫绝,体现戏曲含蓄蕴藉,追求神似,注重展现人物的动静结合,注重整体效果的传神写意,可以说戏曲舞台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通过观看演员精彩的表演之中,让我们感受到演员的每个准确的动作与精准的配合之间,表达着演员的技艺和神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道出了戏曲演员背后的艰辛。透过他们的表演我们看到了,戏曲艺术美的背后更有让人感知的美。戏曲艺术使我们能够全方位地感知它的内涵与其丰富的艺术美,唱腔的悠扬婉转的美,凄惨悲切动人的美,人物性格的美,戏中情节与意境的美,动作与配合的美,声腔与念白的美,装扮的美,演员神韵的美,这种对美的感知,均体现着大众的情感美及审美观念。
      戏曲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源于它的广泛性和地域特点,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还在于它的雅俗共赏,也使得戏曲成为最为广泛的一种大众化的性艺术形式。过去老百姓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对土生土长的本地的戏曲艺术来说,可谓各个都是行家,均能对熟悉的音调哼唱几口,而且津津有味,均能对代表性的剧目中的人物,以及扮演者的演唱评头论足,对各个角色的扮相、唱腔、动作给予较高的鉴赏。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市场经济的时代到来,使戏曲走向产品化,在家里就可以随时欣赏到戏曲光碟,唱段也较丰富,这也使得原有的艺术形式与保留更加珍贵。由于戏曲艺术从选定剧本、确定演员、排演、预演、正式上演,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一般的机构是无法承担和完成。所以,现如今戏曲多出现在大城市的剧院剧场中,之后才是送戏下乡。如今,戏曲作为文化产业的产品,必然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在每部戏推向市场之前必然要考虑它的经济价值,并受市场需要所制约,其商业性是时代发展的特征之一。随之,各戏剧剧团体制也在发生变化和改革,戏曲的策划演出需要准确的市场定位,使戏曲艺术走向市场,繁荣戏曲艺术。
      
      参考文献:
      [1]邢红梅.戏曲之民间音乐特征分析研究[J].作家 第14期
       2010-7.
      [2]张金梅.中国戏曲艺术形式美创造规律管窥[J].阴山学刊
       第6期, 2003-11.
      

    推荐访问:戏曲 审美 演唱 浅议戏曲演唱与审美 戏曲的审美特征 中国戏曲审美特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