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泸沽湖畔一所乡村小学的美丽重生】重生之猛虎娇妻

    时间:2020-03-12 07:37: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木垮村达祖小学,是一所曾经被废弃4年之久的乡村小学。2005年,经台湾爱心团体捐资重建,这所原本普通的乡村学校获得了新生,成为一所环境优美、教学理念先进的新型民办小学,重新坐落在美丽的泸沽湖畔……
      
      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
      
      初秋的阳光下,顺着土路离开泸沽湖,向田野深处走去,路旁几座稀稀拉拉的矮房与湖边热闹喧嚣的景象恰成对比。远远可以看到土坡上一群孩子在欢快地嬉戏。加紧脚步爬上土坡,小路延伸进一个盛放着金盏花和格桑花的花园,路边一块端正放置的青石桩上刻着“达祖小学”4个大字――我们到了。
      看到学校的第一眼,记者不禁在心中惊叹,这恐怕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乡村小学!
      沿着花园边碎石铺就的小径走进学校,呈现于眼前的是一个没有围墙,没有紧闭的大门,坐落在花海中的学校。学校的花园左边是一个木凉亭,刚才远远看到的那七八个嬉闹的孩子,此时正静静坐在凉亭里由老师帮他们练习听写;花园的正前方和右边是两栋两层楼高的木制小楼,质朴的原始木料没有多余的装饰,却充满了童话的味道,隐约可见一楼教室里,学生们摇摇晃晃的脑袋和讲台上教师的身影。这时恰是正午,右边小楼旁的平房前飘出阵阵炊烟,那是一间干净整洁的厨房,食堂师傅正忙得不亦乐乎。
      阳光晒下来,照进这个恍如世外桃源般的所在,花香怡人,书声朗朗,四周的一切都笼罩着一种温馨的气氛……
      
      齐备的硬件设施和开阔的办学视野
      
      初进达祖小学时,记者就被这里世外桃源般的怡人环境深深吸引,而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更发现了这所小学的诸多特别之处。
      转过花园前的木楼,后面是教工宿舍,同样是颇具民族特色的二层小楼,两位老师正在阳台上忙碌着,看到记者走进来便微笑着打了个招呼。教师宿舍后面是平整的操场,高出周边地势一圈,站在这里,一抬头便能够俯瞰美丽的泸沽湖全景。学校最后面依山而立的是一排平房教室,孩子们正在上课。
      达祖小学的环境和教学条件之“好”让记者很意外,当然,这种“好”不是豪华,而是对学生学习的需要考虑得很周到:学前班里的教室里有成套的连环画;图书室的书也保存得很好,有些旧书还包上了封皮;电脑室的电脑虽有些旧,但在这样一个偏僻的乡村学校已属难得;除了教室,学校里还设有电教室、淋浴室、医疗室、厨房等……
      此时,下课铃响了,伴随着悦耳的童谣铃声,孩子们三三两两跑出教室,在花园里追逐,在凉亭里嬉戏。此时,这个地方仿佛不仅是一所学校,还是一个儿童乐园。
      孩子们虽然很害羞,却依然好奇地走近记者,于是我 “逮住”了三年级的纳西族女孩毛永青,和她聊起天来。言谈中随意翻看她的课程表,发现在常规的语文、数学课程之外,学校还设有英语、美术、音乐、生命与安全、课外拓展、东巴文等丰富的副科。毛永青说她最喜欢上美术课和东巴文课,因为美术课都是到花园里或者泸沽湖边进行,而东巴文课能够学到很多有趣的纳西族儿歌。
      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办学的视野竟有如此开阔,令记者又多了几分意外。
      
      一所乡村小学的“前世今生”
      
      回到阳光下的花园,恰好遇到学校的现任管理者林子闳,这是一个来自宝岛台湾的26岁小伙子,有着黝黑的皮肤和高大的体格,随性的穿着与整个校园明快的节奏很搭配。几位老师下课后也来到花园里小坐,言谈间,记者逐渐了解到了达祖小学的“前世今生”。
      达祖小学所在的达祖村是泸沽湖边摩梭人聚居区里的一个纳西族小聚落,祖辈曾是明代丽江木府的卫兵,因征战迁徙于此。经过年代久远的民族交流和融合,这个外来的异乡文化总算在泸沽湖畔争得了一席之地。然而达祖村的教育、医疗、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始终相对落后。全村唯一的一所村小也在2000年便遭废弃,荒废达4年之久。2004年,以李南阳老先生为首的台湾爱心团体在寻访公益项目的过程中来到这里,他们为改善达组村的文化及生存条件做了很多努力,而第一件大实事,便是为达祖村重建达祖小学。
      重建的过程是艰辛的。学校的语文老师、土生土长的达祖村人王成告诉记者,刚开始,村民对这群外地人为何平白无故地为村子做事感到不理解、不信任,到后来,看到李老先生真的募来了资金,实打实地要为村子重建学校,他们才相信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好事。“重建这所学校使深受教育落后之苦的达祖村人看到了希望。全村人有力的出力、有木材的出木材,连孩子也来工地帮忙搬砖,我还记得2004年的除夕,全村男女老少都是在学校施工工地上过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成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恩。
      但是重建工作远不止于此。在李南阳老先生的观念中,学校的重建决不仅仅是还原一个封闭的传授知识的空间,更应该是塑造一个能够全面培养孩子视野和爱好的开放式场所。于是在学校设立初期,除了逐渐完善硬件设施之外,学校的设计者们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保存纳西族人的民族记忆,还特意开设了东巴文课程,教孩子们学习纳西族远祖们的歌词和文字。
      此外,达祖小学的所有学生还得到了台湾爱心团体的资助,孩子们在这里上学所使用的一切用具,包括书包、校服等全部由学校免费提供,当然学费也是全免。学校鼓励当地所有的孩子来这里上学,没有费用和家庭条件的限制。
      
      希望从这里生长
      
      重建之初,达祖小学仅有3个年级,到如今,已经涵盖一到五年级及学前班,学生人数从二三十人增加到了124人。除了本村的孩子外,附近村子的不少家长也将孩子送到这里读书。王成骄傲地说:“达祖小学的学生成绩拿到泸沽湖镇上比,也是很优秀的。”
      而对于更多的达祖村民来说,达祖小学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让孩子读书那么简单了。达祖村卫生条件差,而学校的淋浴室免费向村民开放。达祖小学设立的医务室一度曾是达祖村当地唯一的医疗机构,它为所有的村民免费诊疗,药品只收取成本价。为了改变当地落后的原始耕作方式,学校建了污水处理发酵池,收集起经过生物酶处理后,已经变成有机肥的生活污水,教给村民们灌溉植物,以提高收成。此外,学校建成后还免费开设了一年的扫盲班,帮助30岁以上的村民识字。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达祖小学还按照重建者的意愿,设立了爱心基金会,承担起了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和一帮一助学活动的责任,并把帮扶范围延伸到周边一些更为贫困的村落和家庭,资助对象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涉及……
      近年来,达祖小学一直受到外界的关注和支持。林子闳说每年这里都会收到很多爱心捐赠,学校的9名老师中,就有5名是通过网络了解到达祖小学的情况而主动申请前来的志愿者。
      离开学校时,记者看到门口印着学校大名的那方端正的青石桩后面刻着“行胜于言”4个字――这是学校的校训。是的,正因为有那么多人身体力行去去努力,达祖小学才能在这片鲜花环绕的土地上,长出一片希望。
      
      一群追逐梦想的志愿者
      
      达祖小学9名老师中,有 5名是外来的支教老师,他们来自异地,却是达祖小学这个美丽梦想最坚定的实践者。
      24岁的云南人密庆泉在这里教孩子英语和美术,至今已两年了,他说在这里待着“很轻松,很纯净,又充满希望”。
      来自天津的25岁女孩沈竹颖,在公司里上了一年班后偶然看到网上达祖小学的信息,便毅然决定来这里支教。她说想趁父母身体还健康、自己还没有负担的时候来感受一份乡村生活的美好。记者见到她时,她正穿着纳西族的服装,依靠在木楼二楼的阳台上给孩子们绘制着黑板报。
      来自温州的女教师徐珠冠说,她是偶然旅行来到这儿,便留了下来的。本来就是教师的她为这里的孩子教授英语,在达祖小学一待就是两年。是迷恋泸沽湖这片美丽的山水?还是想尝试另外一种方式的生活?她自己也说不明白。采访中,她一直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学校的情况,和孩子们说话时,她总是一直细心地看着他们的眼睛。
      还有“校长”林子闳,虽然他一直谦虚地说自己不是校长,但他现在就是为这个学校操心最多的人。林子闳当年和李南阳老先生一起来到达祖小学、见证了它的重建。今年接过管理者的职责后,他又安心地做起了“管家”。从林子闳的谈吐、举止,和偶尔透露出的学习工作经历,不难推断他在台湾一定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和生活条件。而他选择来到了这里,管理学校,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这样的生活是平淡而琐碎的,但持久而平和的日子却并没有消磨掉他的热情。

    推荐访问:一所 湖畔 重生 泸沽湖畔一所乡村小学的美丽重生 泸沽湖畔的美丽小学 在美丽的泸沽湖畔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