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及能力]

    时间:2020-02-29 07:19: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将知识进行讲解,实验进行演示甚至讲解,学生也只需记忆、模仿。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权利,其培养出来的所谓好学生也只不过是些应试高手,他们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应立足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及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
      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那么怎样立足于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及能力呢?
      一、创设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积极的倡导并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与教师相互讨论及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探究实验: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探究。
      目的:探究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条件。
      试剂:0.1mol・L-1 FeCl3 溶液、0.1mol・L-1 FeSO4 溶液、新制氯水、铁粉、KSCN溶液
      要求: 1、 请根据氧化还原基本原理,提出有关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条件的假设。2、 设计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且记录现象
      以探究实验一:Fe2+ → Fe3+为例:
      引导:Fe2+ → Fe3+需要氧化剂,上面哪些试剂符合这一要求呢?
      答:新制氯水或稀硝酸
      问:那这个实验要如何设计呢
      学生实验设计:
      向盛有1mL 0.1mol・L-1 FeSO4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3 滴KSCN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进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实验一。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加氯水振荡后,溶液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再加入KSCN 溶液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血红色。
      反应方程式:
      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
      这个设计利用了氧化还原的知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比较明显。但有的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与上述方案有差异,结果出现了不同的现象:
      学生甲的方案是:向盛有1mL 0.1mol・L-1 FeSO4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的氯水,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3 滴KSCN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结果与上述现象不同,是看到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加入KSCN后出现血红色,一段时间后红色褪去.
      学生乙的方案是: 向盛有2ml新制的氯水的试管中加入3 滴KSCN 溶液,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1mL 0.1mol・L-1 FeSO4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结果只看到溶液变成棕黄色,并没有出现血红色.
      此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这两个不同方案的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①猜想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现象?②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这样使学生探究奥妙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师也自然地从单调的方程式教学中解放出来。教师通过创设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氛围,不仅让学生体验了探究的乐趣,更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多样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不断创设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辩是探究思维的原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一要通过多样化的情景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人格;其二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一)培养探究人格。
      勇于创新探索的志向、科学顽强的毅力,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是探究人格的基本内涵。
      1.在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适当讲述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介绍当今世界化学科学研究前沿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化学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环保、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例如:诺贝尔历经自己被炸伤、弟弟被炸死的多次失败后发明了炸药;“材料之星”----纳米材料的发明所经历的过程;克隆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文明与进步;“氢是未来理想能源”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保护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等等。结合教材的图文并茂加以介绍,将极大的增强学生为人类的进步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探究的顽强意志。
      2.设计要求高、难度大、有一定危险的实验。例如:面粉爆炸实验,氢气爆炸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等实验。这些难度较大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演示,严格按照实验规则准确操作。教师要对失败者加以鼓励,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勤奋严谨的科学品格。
      (二)培养好奇心、强化探究欲。
      好奇心是形成探究欲的一个基本要素。而探究欲的不断强化又为学生产生好奇心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灵活结合教材,拓展、创新实验教学,培养自发探究能力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载体。因此如何灵活运用教材以及拓展创新教材中的实验,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如在教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这一内容时,学生可通过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这里就涉及到量气体体积的装置,教材上用的是量筒排水集气的方法(如下图):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量气体的体积呢?在学生讨论后可以总结出如下这些装置: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上述各种装置的适用场景及使用的注意事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拓展了知识.同样,在讲氯气的尾气处理时,教材有下面这样一个装置:教师可拓展到如果是氨气和氯化氢(提示极易溶于水)的尾气能否用这个装置,然后展示下面这个装置,再进行讨论:
      
      ①该装置为什么可以防止倒吸。②什么物质可以使用该装置。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该装置的原理,并请学生设计防止倒吸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进行验证。
      这样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与动手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合作。除了对实验装置的优化设计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器多用”、“同一原理的不同装置”(如启普发生器原理的拓展)、“一套装置的多种用途”(如“多功能瓶”的使用)的实验装置模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发散、综合能力。
      探究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探究型人才的前提。陶行知曾经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之能讲。”我想“解放孩子们的学习,就应该使之会学习、会探究”,就要让他们的双手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的眼睛在课堂上能够亮起来,让他们的嘴巴在课堂上能够响起来!只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开放自己的教学理念,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及能力,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提高和发展。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