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时间:2019-05-14 03:16: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如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3.019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Primary Problem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ique Achievements of China
      LI Jian-hua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The primary problem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ique achievements of China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som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ique achievement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ique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uggestion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据统计,中国虽然每年有农业科技成果6 000多项[1],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85%[2]。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发展等诸方面都需要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因此,分析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对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采用以计划为主的模式,以国家公办的转化体系为主体,其运行机制是自上而下地运用行政手段。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是面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而不是面向市场和农业生产,导致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脱节,许多科研成果无法实际应用,只能束之高阁。分析中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主体、受体、转化推广体系诸方面的因素。
      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 农业科技成果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项科研成果能否被转化为生产力,成果本身的品质是根本因素。分析中国的农业科研成果,发现重复性的竞争型成果多,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经营型、突破型成果少;单项成果多,具有配套技术的综合性成果少。成果针对性差、经济效益不高或成熟度不够,是导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来自成果本身的原因[3]。
      竞争型成果是指功能和作用相近或类似的一类成果,成果之间具有可代替性,其特点是“推则广,不推则萎”,不利用这项成果,其他成果也能满足农业需要。这种竞争型成果是中国整体研究水平不高、重复研究过多的表现。竞争型成果越多,推广的难度越大,成果的转化率必定较低,科研浪费也越大。
      经营型成果是可以物化、商品化的,能直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突破型成果是指在学术上有较大突破、在实践上有较大创新、能产生较大经济利益的成果。这两类成果由于具有适宜产业化、商品化的特点,故比较容易转化,是农业科研应重点关注的。
      1.1.2 农业科研体制方面的问题 中国现有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机构,每级机构隶属同级政府,同级的科研机构在管理机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等方面都基本一直,甚至包括科研目标、规划都基本一样。但相互之间除了一般的业务来往外,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在同一地区,不同级别的科研机构,在研究方向和内容上,也多有重复。这种重复设置和无序管理,造成了竞争型成果多、研究力量分散、科研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改革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基本前提。
      1.1.3 科研人员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科研管理部门考核科研人员的业绩,主要看其发表的论文数量、刊物的级别,而不是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注重成果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这样就造成了许多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只满足于发表论文,提职称,享受待遇,沾沾自喜于科技成果通过了鉴定, 达到了 “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却不关心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如何在市场中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急功近利的科研思想致使科研领域 “只开花、 不结果” 的现象屡见不鲜[4]。
      另外,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决定了科研的选题、立项,是面向政府、面向上级部门,科研人员的研究课题往往不是农村、农民和市场需要的,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与社会需要脱节,使得许多科研成果最终只是知识的积淀,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其价值就难以体现,造成极大的浪费。
      1.1.4 研究与开发经费不足,转化资金来源渠道少 中国在农业科研与开发上投入的经费总量只占农业生产总值的0.2%~0.5%[5],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支撑中国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国家基金、有关部委、科技部等主管部门以基金、补助、拨款等方式资助的项目科研经费,地方政府设立的科研项目经费;二是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的经费和开展科技服务所获得的经费[6]。这些经费,往往只能满足科研正常运转的需要,没有多余支撑成果转化的费用。这就使得科研成果出来后,大多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有资金继续中试放大,甚至产业化。   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使用者,农业生产的经营者。要将新技术新成果顺利地推广到农民手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9.04%,其中,文盲人数9.56%,小学文化程度人数34.4%。西部最贫困的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西藏等6省区文盲半文盲占30.77%,小学文化人数占33.74%[7]。这说明中国的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其中一些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一般都外出打工或弃农经商了,在生产一线坚持务农的农民大多年老体弱,他们不仅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农技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1.2.2 思想保守,观念落后 在交通闭塞的山区,几千年来主要靠天吃饭,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经验成为农民种田的主要依据。极度的贫困使他们不具备承担任何风险的能力,久而久之形成了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 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上和采用科技成果时, 常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仍信奉“种田不用学”、“老辈子种田法”等,即使是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是错误的种田习惯,他们也不敢改正。思想保守和观念落后严重地影响着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效率,阻碍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8]。
      1.2.3 农户的利益制约 制约农民是否选择新技术成果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利益。农民在选择接受和使用新技术和成果时,通常首先考虑的是直接投资的成本大小、是否能产生大的经济受益,对预期风险的承受等。
      由于中国农民普遍经营规模较小,农业经济本身利润较薄,对新技术的投入往往达不到社会平均利润,这样就影响了农民采用新技术成果的积极性。加上有的地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自然条件影响、市场波动变化的不确定,对投入失误将蒙受巨大损失的顾虑等,也制约了农民对新技术成果的采用。
      1.3 缺乏专业性强、技术全面的转化推广队伍
      中国的农业推广机构普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职能不平衡,人数庞大,专业素质不高,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开展工作等问题[9]。
      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员数量庞大,平均每个县约500人。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却较低,中国推广人员中具有专业学历的不到55%[10]。有较高专业学历的人少,而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的科技型企业家和市场开拓型人才、国际贸易人才更匮乏。大多数基层推广人员对新技术新品种了解少,知识老化,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中国对农业推广工作不够重视,加之对其投入不足,造成农业推广的经费不足,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环境差,工资低,待遇差,其对工作的满意度低[11],许多推广人员都对本职工作缺乏积极性而不安心工作,这就使得农业推广队伍很不稳定,给农业推广造成很大的困难。
      2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2.1 强化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1.1 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建立法律保障和经费保障 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应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宏观发展政策、法律支撑,还包括稳定的资金政策等。中国近年来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中央连续多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指导性意见,使得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了很大的加强,但从数量上和覆盖范围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为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可靠的法律保障。
      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既能为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基本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财力保障,又能提高科技成果研究、生产、推广等各方力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此外,政策作为一种导向,有利于协调产前、产中、产后作用比例,使研究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更强。比如, 近些年来, 科研机构直接与企业联姻进行合作研究开发, 并将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 已成为一种有效的主流方式。国家可以制定政策,以协调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直接应用和加速转化[12]。
      健全的法制能为知识产权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从思想和观念上激发科技人员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对创新性成果的转化能为推广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进而提高了他们开展农业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法律保障是理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秩序、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行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础。
      2.1.2 有效地实施政府管理与组织协调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长周期性、复杂性、选择性等特点,需要政府除了制定相关政策外,还应在宏观调控管理方面,发挥其指导和协调作用。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经验表明,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稳定专门的农技推广队伍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关键。信息管理是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每年应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对农业科研机构、各级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科研方向、课题申报进行适应性的改革,使其能最大限度满足农业生产对科技的需求。政策管理是对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通过统筹规划与协调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的科技政策,就能规避出台相互矛盾的政策,保证全局性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组织协调能力是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调动各级科研教育机构和推广机构的积极性,使其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共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总之,按照农业发展和成果转化的内在规律与农业生产的现实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认真地规划、管理、组织和协调,是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保障。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的难度大、投资大、风险大,社会生态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不显著,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尤为必要。   体制问题是制约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必须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实施稳住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政策,优化职能分工, 在建设和完善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体系的同时,将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中经营性服务职能和中介性收费服务职能划分出来,实行企业化经营。建立包括个人、中介组织、公司在内的多样化农技推广服务市场。建成合理的多元化、网络化的农业技术转化推广体系。
      提高人员素质和不断增加推广经费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核心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需要对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进行及时的培训。培训形式可多种多样,既可以考虑利用大专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培养农业推广学士、硕士、博士,把县以上推广人员培养成专家型人才;也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13]。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劳动力成本和物价水平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而推广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不断增加农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经费[14],改善农业推广体系设施,才能缩小农技推广人员与其他行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稳定基层推广队伍。应使乡镇基层推广人员享有职称评定、职务聘用待遇,享受医疗、住房保险,对推广工作成效突出者予以重奖,用稳定和激励两种手段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其社会地位。
      2.3 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质量
      要实现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应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自上而下”的线性“技术转移模式”,实施侧重于农业生产用户、推广机构、龙头企业的“多方参与模式”。
      首先应建立畅通高效的用户需求反馈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推广应从简单的技术传递,转向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需求。通过多种有效渠道和方式,收集、整理、筛选与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需求信息,依此制定农业科研、推广工作计划和目标,使科研与生产、推广密切结合,从而产生更多更好的经营性、突破性成果,为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率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对农业科研的管理。应用型科研项目,应坚持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在立项、结题的环节,能充分吸纳转化机构和农业用户的意见,使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能尽快得到科研立项和研究,同时,形成的科研成果也具有较高的转化价值和市场前景,从而极大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15]。
      2.4 提高农民科学素养
      农业科技成果是以提高动植物的生产效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目的的产业,其中包括了许多现代科技知识,也包含了许多现代科技尚不能解释的传统文化,它们能否被农民接受主要取决于农民的科学素养。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果不能被农民正确理解、正确使用,它的技术优势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先进性也就得不到广大农民的认可。
      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是一项需要各级政府、科研院校、推广体系等多方合作实施的系统工程,政府要实施政策扶持、投入资金建立各类培训设施,丰富培训手段;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要肩负培养农民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搞好单项技术指导的同时,做好各类培训、咨询服务和宣传,帮助农民尽快提高文化水平、及时接受农业新知识、掌握使用新技术,把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对新技术的接受力,作为转化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
      参考文献:
      [1] 李光普.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6):514-517.
      [2] 张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原因分析[EB/OL].(2006-05-01). http://www.paper.省略/indes.phpldefault/releasepaper/content/200605-6.
      [3] 叶良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4] 李志强.科技成果为何转化难[J].求是,2004(23):56-58.
      [5] 杨辰海,李岩,尹庆珍,等.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内因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63-164.
      [6] 朱兆芬.风险投资法律环境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J].科学与管理杂志,2005(1):35-37.
      [7] 兰徐民,赵冬缓.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02(3):15-18.
      [8] 刘文超,赵增锋,杨海芬,等.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主体因素分析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8):148-151.
      [9] 何炳生,朱守根,朱国平,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5(2):46-54.
      [10] 杨英华,郑红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46-47.
      [11] 张青霞.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3(8):27-28.
      [12] 刘溶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和条件:比较与借鉴[J].经济纵横,2000(11):4-7.
      [1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站.美国农业技术推广考察报告[J].北京农业,2007(34):49-51.
      [14] 霍斌.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和途径[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4):91-96.
      [15] 张雅光.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6):259-260.
      收稿日期:2012-03-27;修订日期:2012-04-12
      作者简介:李建华(1963-),女,四川成都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技开发工作。

    推荐访问:科技成果 中国农业 转化 建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