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校长该做的几件事:难忘的校长一件事

    时间:2019-05-08 03:22: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坚持每天向全校师生问好  在《唐辛子IN日本》(唐辛子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些文字:  每天早晨我都会看到女儿的小学校长站在学校的大门口,满面笑容地对走进校园的学生大声招呼说:“早上好!”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学校大门,而站在校门边的校长,就一个接一个地对走进校门的每一个孩子面带笑容地大声问候,不疏忽其中的任何一位。
      大阪的这所小学,有800多名学生呢!也就是说,大阪的这位小学校长,每天要第一个到达学校,守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并对每个孩子问候说“早上好”,学校共有800多名学生,一个个问候下来的话,校长就要问候800次!
      从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每天大清早第一个站在门口向孩子和家长问早安的人,一定就是幼儿园的园长。因此,进入小学之后,每天大清早站在学校门口对学生们说早安的人,自然也就是校长了。这没什么奇怪,日本的学校似乎大都如此。
      日本是个讲规矩、守纪律的国家,日本人的礼貌懂得让人可怕。日本的国家形象从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一直世界排名第一,这其中有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是日本人遵守公德、讲究礼貌。是谁让日本人变得这么有礼貌?研究发现,不是国家从上而下的号召,也不是某些道德规范的约束,而是源自二战结束之后一届届中小学校长每一天的一声声问候。校长以言传身教创造的文明环境,孩子必然文明,全体孩子文明了,家庭就文明了,更多的家庭文明了,社会就变了,这就是近五六十年来,日本中小学创造的文明教育的逻辑关系。
      校长的一声声问候,校长每一天的问候,是榜样,是力量!中小学一把手校长往往没有什么课堂教学任务,每天提前一点到学校站在那里问候,是完全可行的,是不需要任何准备的,站在门口主动向学生问候,决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更不丢校长之身份。“身教重于言教”,与其用语言去指点孩子说要如何如何才是懂礼貌,还不如从我们自己开始,用实际行动示范给我们的孩子看,什么是礼貌。一个生活在礼貌环境中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大人告诉他“什么叫礼貌”,他们一定会做得很好。假如我国中小学校长都能这么做,做的很规范,做的非常到位,中国肯定能成为永远不变的礼仪之邦。
      二、为本校学生建立一个“博物馆”
      在《从另一个视角看:儿童的力量和学校标准——“展望中心”之儿童叙事评论》(美国马格丽特?赫姆莉等编,仲建维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一书中看到:美国佛蒙特州本宁顿镇有一所学校叫“展望学校”,这所学校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办学之初,这所学校就决定把学生所有作品保存在展望学校档案室里。办学18年,收藏的学生作品就达25万件,并且以一个孩子九年的学校生活跨度来排列学生系列作品。而进入档案室,你会感觉处于一个非常美妙的时刻,何为学校教育的精彩,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国有这样的学校吗?笔者寻找了很多年,最近看到了扬州市翠岗中学制定的《翠岗中学教师博物馆筹备方案》,该中学正在建设“教师博物馆”。即将该校历任教师使用过的各种教案以及教学工具等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教职工个人事迹、成果及实物,教师个性照片、个人简介、拜师结对照片材料、教师参加各类竞赛照片,学生写给老师的书信或便签等等,按年代来划分,进行展示。博物馆将展出。“学生博物馆”何时建?没有找到答案。
      2001年秋季,我国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在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及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档案袋制”的提法,这是非常好的理念。但,新课程改革至今,全国百万所中小学有几所学校保存了纲要中所说的“档案”?无数所学校建设了图书馆、校史展览馆,这两个馆收藏了什么?校长们都非常清楚,每位学生在学校的那几年学习,肯定都有写作、制作、绘画等作品,这些作品学校两馆全部收藏了吗?学校没有,父母也不爱,无数作品就被当作垃圾,永远的消失于世间,甚为可惜、遗憾!
      保存这些东西需要一个大的场所,需要校长有一种勇气,需要校长认清这些作品的价值。可以这么说,我国很多市县不乏投资千万、亿元建造的学校,像发达地区的很多中小学已改造完毕。这些豪华型学校,大多没有保存学生作品的场所,这一事实说明当下的很多校长还没有思索保存学生作品的价值。
      三、在学校里组建多个名师工作室
      苏州第十中学校长在第26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为7位特级教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要培养5名学员,学校每年提供2万元教育科研经费,名师工作室导师将带学员听课、评课,研讨,教学,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及专著。
      虽然,大多数的学校没有特级教师,但任何一所中小学总是有本校的优秀教师(而校长本身就应该是自己主政学校的名师),而学校的每位老师多多少少有点专长,这点专长姑且称作该教师的优秀点,而所有教师的优秀点汇聚在一起,应该是这所学校的教学财富,重视了这笔财富,意味着这所学校会产生真正的名师。虽然好多学校不可能每年都能拿出万余元的经费,但校长带着这个头往前走,以一颗热爱事业的心往前走,老师不可能掉队。
      对于所有的学校来说,学校领导、教师就是一个大团队,由于校长对名师工作室认识不足,对“名师”的标准要求过高,又因为学校这个大团队是多学科型的,分成若干个小团队,学校领导又不放心,怕某些小团队会破坏学校领导力,因噎废食!诸多原因导致众多学校没有成立名师工作室,学校已经有的小名师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燎原之火接近熄灭。
      名师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用好了成绩肯定是惊人的!这样的经典案例太多了。世界著名的瑞吉欧教育理论体系是由幼儿园的领导带领着一所三流学校、三流教师通过十年每天一小时的讨论获得成功,并被全世界教育专家认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校长,就非常重视本校教师的专业引领,据资料显示,广东潮州市浮洋镇六联小学,在丁校长的带领下产生了多位特级教师、全国省市优秀教师!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名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张兴华,这位让数学老师们非常尊重的教学专家其实不需要详细介绍,看看他的名师工作室培养出的多位名师——华应龙、徐斌、张齐华、贲友林、朱玉如、施银燕、蔡宏圣……就知道团队的力量是怎样的。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事实证明,这种培养名师的工作室机制是可以复制的!
      四、亲自书写每天自己是怎么做校长的
      从《走在行知路上》(杨瑞清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著名教育家杨瑞清校长的故事。杨校长的故事,没有编造的痕迹,没有虚假的内容。书中的一切,源自他每天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自主记录。二十多年,几百本写满了字的日记本,成就了一位校长的事业,成就了学校师生的幸福。
      校长的确很忙,管的事的确很多,每天回到家里,真是筋疲力尽。杨校长其实与所有的校长一样也忙,管的事也多,一天结束,也累!那为什么杨校长能二三十年从未间断过书写?杨校长是陶行知教育理论非常虔诚的践行者,是怀有教育梦想的校长,是行知合一的校长,是始终用写作来记录、保存自己教育人生的校长。也许就是这种力量促使着杨校长终身爱着他的事业。
      亲自书写每天自己是如何做校长的,不只杨校长一人。中外这样的校长有很多!而中外任何一位教育家型校长,都有一个重要的品质——爱读写,尤其是爱写作,爱写自己在学校中的故事,爱思考学校中的教育教学现象。
      每天书写一点不难,难得是坚持几十年来书写,而教育家型校长需要着几十年不间断的书写人生。
      (作者: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校长)

    推荐访问:该做 校长 几件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