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萨特:敢于对诺贝尔奖说不的存在主义大师 萨特存在主义

    时间:2019-04-24 03:29: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64年,瑞典文学院遇到了一件足以使他们感到震惊的事——当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在得知自己被授予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后,竟然做出了拒绝领奖的决定。这也太颠覆了。
      更令那些评委们感到不爽的是,萨特在写给瑞典文学院的信中说:“签名为‘让·保罗·萨特’是一回事;签名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让·保罗·萨特’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实在无法想象,谁会有资格给康德、笛卡尔,或歌德颁奖”,“因此,请原谅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奖。”
      由于诺贝尔奖一经宣布,便无法更改。因此,瑞典文学院只能是自酿苦果自己吃,在文学院的颁奖记录上,那年只写了简单的一句话:文学奖得主是让·保罗·萨特。并在萨特名字的后面加了一个括号:获奖者拒绝领奖。
      拒领诺贝尔奖后的萨特生活依然如故,思考哲学问题、出版著作,与爱侣波伏瓦体验着世人难以理解的关系。
      进入暮年的萨特身染多种疾病,一只眼睛已经失明了,但依然以口述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思想。对当年拒绝诺贝尔奖一事,他毫不后悔,并经常重申自己骨子里的一些东西没有丝毫改变。
      1980年,已经75岁的萨特在争议声中病逝。赞誉他的人将他奉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诋毁他的人则视他为放荡不羁,甚至道德败坏的人。其人虽已远去,但直到今天,萨特的哲学思想与特立独行依然被世人所铭记。
      曾被请上天安门城楼
      20世纪30到40年代,中国对西方最新学术思潮的追踪基本上还能与西方世界保持同步。但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逐渐被人为地切断,交流渠道越来越单一和狭窄,许多时候,仅限于共产党的组织关系方面。萨特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虽然他并没有加入法国共产党,但他却一度与法国共产党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1955年9月至11月,有着“20世纪的伏尔泰和雨果”之称的萨特和他的哲学家女友波伏娃应邀访问了中国,受到中国方面的热情接待,并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更在10月1日,被请上了天安门城楼,以贵宾身份观看了国庆大典。
      波伏娃曾回忆说:“毛泽东就站在他的画像下。他像平常一样,身着灰中带绿的上装,戴着一顶帽子,这顶帽子他不时取下,向欢呼的,凡群挥舞。”作为哲学家的波伏娃说:“在这些脸庞上,你看不到奴性,在他们眼里,你也看不到空洞的注视,你看到的都是情感。”“新鲜就是进步中的中国的显著特点。这种新鲜不时给予人类生活雨后晴空的亮泽。”
      当天晚上,萨特与波伏娃又被请到了天安门城楼上观看焰火。因为是作家,他们与茅盾夫妇被安排在同一桌。除去彼此间的交谈外,他们都注意到正在向大家问候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也是一样地问候每一桌的朋友,他信步走来,态度从容。中国领导人最迷人之处,就是他们毫不做作。”
      这次中国之行,似乎给萨特和渡伏娃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回国之后,萨特便在《法国观察家》周刊上发表了《我所看到的中国》一文,盛赞中国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国家。
      1955年11月2日,《人民日报》也刊发了萨特撰写的一篇题为《我对新中国的观感》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这样表达了自己对新中国的向往:“这个伟大的国家正在不断地转变。当我到达这里的时候,我那些从中国回到法国的朋友所讲的情况已经不再完全正确。”
      而波伏娃则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感,写出了一部长达500余页描述中国的著作《长征》。这部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长征》在西方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对当时西方世界了解新中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80年4月15日,法国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在20世纪的法国文坛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的让·保罗·萨特因患严重的肺积水,逝世于巴黎的塞鲁医院,享年75岁。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对此发表讲话称:“我们这个时代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新华社亦于次日发布了这一消息,称他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3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没有忘记这位为了保持完全的独立和自由,不被外界势力所左右,以至于不参加任何政党,不接受一切官方荣誉,甚至不要家庭和孩子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拒领诺贝尔文学奖
      萨特的一生可谓精彩万状,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他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中一个小小的插曲。
      1964年10月22日,瑞典文学院正式宣布,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萨特创作的小说《词语》。授奖的理由是因为他的“充满自由精神及探求真理的创作,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萨特对诺贝尔文学奖根本就不屑一顾。此前,萨特已从法国的《费加罗报》上得知,自己有望获得那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于他并不想要这个奖,于是,就在10月14日给瑞典文学院秘书长写了一封信,礼貌地希望不要把他列入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名单。不巧,瑞典文学院秘书长外出度假了,没有看到这封信,因此投票照常进行……
      大奖结果公布那天,萨特有意避开了媒体的追踪采访,像往常一样带着女友渡伏娃来到他经常去的那家餐馆用午餐。他点了自己最喜欢吃的扁豆咸肉;在等上奶酪的时候,他抽起了烟斗,平静似水,没有一丁点兴奋得意的神色。
      萨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法国人欢欣鼓舞,萨特自己却很失望。当日下午,还是在那家餐馆,他写了份拒绝领奖的声明:“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我都不接受,我只接受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他说。
      因为拒领这样一个重要的奖项,萨特立即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记者们像影子一样跟着他,尽管萨特一言不发,他们还是一步不离地跟着他来到寓所。他不得不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讲话:“我希望我的书能由那些想读我的书的人来读,而不是那些沽名钓誉的人来读……我拒绝一切荣誉称号,因为这会使人受到约束,而我一心只想做个自由人,一个作家应该真诚地做人。”说完他做了一个表示结束的手势,但记者们却毫无去意。当他跨进门的时候,又回头对仍然不肯罢休的记者们说了一句:“我不希望自己被埋葬。”   新闻界不满意萨特在声明中所做的解释,人们企图猜测出他拒绝诺贝尔奖的真正原因:有人指责萨特是因为好出风头,才特意安排了这一切;也有人说他不去领奖,是因为害怕波伏娃妒忌;还有人说他是心比天高,他是出于骄傲而拒绝所有的荣誉的。
      不过,大多数知识分子还是非常赞赏他这一气度不凡的举动。青年学生尤其对他拒领诺贝尔奖表示支持,他们说如果萨特去领了这个奖,那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失望。如今,萨特没有去领这个奖,那就说明他还是他们心目中那个最值得尊敬和崇拜的大师。
      饱受争议的自由人
      其实,当你真的了解萨特的哲学思想、政治态度以及一贯的为人处世原则,那你就会认识到他拒领诺贝尔奖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了。
      1938年,萨特发表了他的第一本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小说《厌恶》,从那以后,他一直没有把自己局限在书房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多次抗议法国政府发动的殖民地战争,坚决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极右分子对他恨之入骨,甚至在游行时喊出了“枪毙萨特”的威胁口号,并且两次用塑胶炸药炸毁他的寓所。还有人曾向戴高乐总统建议,将猛烈抨击政府的萨特关进监狱。可是戴高乐却意味深长地回答说:“人们并没有把伏尔泰投进监狱。”
      另外,萨特还反对苏联入侵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称苏联为“肮脏的手”。同时,他也反对美国政府的帝国主义行径,支持古巴和越南,支持罗素发起的调查美国侵略越南罪行的“战争审判”法庭,并拒绝去美国康奈尔讲学。
      特别是在1968年法国爆发的学生运动中,萨特在电台发表演说,称:“大学生跟大学,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把大学砸了。要砸,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上街。”他出身资产阶级,置身上流社会,却对这一切感到厌恶。他的笔下有滚滚而来的钞票,本人却衣食简朴,连汽车也不买,而用大笔金钱赞助进步刊物。
      至于萨特和波伏娃两人的关系,也够惊世骇俗的了。他其实并不只有她一个女友,只不过她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其他女人都长得多。
      研究者认为,波伏娃在萨特的多边性问题上,充当了相当于母亲的角色。萨特的花心在她来说,就权当是送儿子去寻找他喜欢的姑娘去了,因此,当她发现他又有了新的情人之后,心里也不会觉得有多难受。
      事实上,波伏娃对于萨特的女人一向也是津津乐道的。这时,她就会把自己异化为男性,而以一种男性的,或是外人的眼光,来审视那些女性。如此一来,她一下子就把自己和那些女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距离拉开了。不过,波伏娃这种精神自救肯定也是不得已的,谁叫她是如此地深爱着这个花心的男人呢?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退一着,放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波伏娃有的是办法,她最不缺乏的就是智慧。
      波伏娃与萨特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人关注过了,唯独没有人关注过避孕、堕胎之类的事情。他们的头脑是灵长类的骄傲,为什么不生一个聪明绝顶的孩子呢?波伏娃想到过做母亲吗?萨特想到过做父亲吗?这也许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也许波伏娃不可能再生一个孩子了,因为她已经有了一个孩子,那就是萨特。她对萨特的宽容,只有母亲才做得到。萨特无论做了什么事情,都会在她那里得到原谅,从而缓解自己的不安感。他可能也很依赖这种感觉。当然,她也会责备他,但是,母亲对儿子的责备、嗔怪,表面上再严厉,骨子里也都是溺爱的。

    推荐访问:萨特 诺贝尔奖 存在主义 说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