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儿童思想的狂欢节 狂欢节的由来八国联军

    时间:2019-04-22 03:29: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以原型理论为基础,对《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柜》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除了宗教原型以外的其它与儿童因素相关的原型线索加以分析后发现:作品中的角色所体现的原型思维方式和言行方式与儿童的天性较为吻合,可以满足儿童读者的“伙伴心理”、“英雄情结”以及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而对儿童读者来说,该作品无异于一次思想上的狂欢盛宴。
      关键词:《纳尼亚传奇》;原型;儿童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纳尼亚传奇》系列小说是英国作家C·S·刘易斯写于上世纪中叶的一部奇幻巨著,共分7册,其中《狮子、女巫和魔衣柜》是最先写成并赢得广大读者群的一部。然而,该系列小说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其繁荣的原著市场显得相当冷清。在国外,该作品的宗教色彩是一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品森特(P.Pinsent)认为该系列小说中所描述的从严寒的冬天到温暖的春天这一生长、创造和恢复的过程正暗示着基督教神的喜剧,而主角之一的狮王阿斯兰身上更是带有一种宗教的神秘性。而布莱泽(Brazier,2007)指出,阿斯兰的自我牺牲和复活象征着耶稣,整个小说就是一个化身——复活的故事。在国内,研究的对象大多还是局限于众所周知的宗教色彩的探讨,如侍蓓(2006)指出故事中蕴含着“善必胜恶”这一极富基督教义的主题。卓洪艳(2007)则从美学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提出真亦奇的幻想和强烈的游戏精神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吸引力。
      二 原型与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它源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而最早把它运用到文学批评领域的则是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荣格认为,“原始意象即原型。神、人、怪、过程总在历史进程中反复出现一个形象……这类意象赋予我们祖先无数典型经验以形式。”而“在现代文学批评中,原型指某种反复出现的形象或意象,它体现了创作中遵循的某些规范和类型。”(黄源深、周立人,2003:162)在运用原型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往往从作品的心理内容着手,“把作品看作一个‘自主情结’,……‘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黄源深、周立人,2003:158)
      由于“原型”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有的学者或把它等同于意象,或把它归结为某个个别的物体,也有的学者对这类把原型缩小为个别有象征韵味的物体的观点进行了驳斥。如杨丽娟(2003)对原型的概念做出的新的界定,指出“‘原型’本质上是人类早年经历中所蕴含着的后市一切文化的基因”(115)。陈辉(2004)则把原型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意象系统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中华传统的意象概念及审美意象系统理论比原型理论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理论优势。
      综观各种不同见解,本文认为原型不是某一特定的物体,不是作家赋予某些物体的特殊含义,而是抽象的人类意识,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而成、潜伏在一定人群中共同的思想观念。
      三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中的原型
      1 儿童群体设置原型
      这部小说的人类主角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的四个同胞兄弟姐妹:长子彼得·佩文西,次女苏珊·佩文西,三儿子爱德蒙·佩文西和幺女露茜·佩文西,四个孩子都是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为什么刘易斯要选取四个未成年人的群体做主角而不是一个?为什么作者要把四个孩子的性别正好设为两男两女?
      本文认为,这主要与人类早期群居的生活模式有关。由于科学技术的极为不发达和自然条件的恶劣,早期人类没有像现代这样如此多的有效手段去抵御野兽的攻击、应对天气的极端变化以及摆脱病痛的困扰,因此那时人类的存活率低、寿命短。于是人类不得不以原始的群居方式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群体中的男性团结起来一起狩猎为群体成员提供食物,一起保护群体成员的安全,而女性则主要扮演着繁衍后代的重要角色。所以,“团结协作”、“男女搭配”、“多子多孙”的生存模式经过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积淀下来,成为现代人类或多或少仍会无意识地去遵循的“原型”。而在这部小说中,正是这四个兄弟姐妹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最后才帮助狮王阿斯兰打败了白女巫。这也体现了原著作者头脑中人各有长、团结协作的潜意识。
      2 儿童个体角色设置原型
      小说中的四个兄弟姐妹虽然生于同一个家庭,但因年龄、性别、个性等的不同,每个人又有着各自明显的特点。
      在四个孩子当中,老大彼得往往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从兄妹四人第一次在老教授的大房子里进行探险,到后来无意中从衣柜进入纳尼亚后又开始探险,再到后来长途跋涉去见阿斯兰——每当其他孩子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或者为细枝末节而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的时候,几乎总是彼得一锤定音似地做出决策,同时,每当弟妹们之间发生争执的时候,总是彼得出面调解;后来和白女巫决战时,也是彼得冲在最前面。另外,彼得还在自己亲身进入纳尼亚王国后,主动、真诚地向小妹妹露茜道歉,后来又在阿斯兰面前主动承担了弟弟爱德蒙叛变的责任。故事中的诸多细节都体现了彼得的优点:有主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勇敢、宽容、有责任心。于是,一个即将成年的长子、长兄的男子汉形象被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而作者赋予彼得身上的这些优点与我们人类长期以来所推崇的男性形象是基本一致的。
      老二苏珊是女孩中年龄最大的,于是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她成了关心兄妹们饮食起居的“大姐姐”和长兄彼得的助手。例如:故事开头四个孩子刚到教授家的头天晚上在一起夜谈时,苏珊就催促爱德蒙上床睡觉;第六章中,四人一起进入了纳尼亚、在冰天雪地里冻得直哆嗦的时候,又是苏珊提议穿上衣柜里的大衣。这些细节表现出苏珊细心、体贴的女性特征。当然,书中也有几处细节体现出她有些胆小的性格特征,如第十五章中,她被背后的一声巨响吓得不敢回头看,是小妹妹露茜拉着她一起转过身。这些特征与我们通常印象中女性的形象也是基本一致的。   老三爱德蒙是四个孩子当中性格最多面化的一个。首先,他有着大部分七、八岁小男孩淘气、调皮和装腔作势的特点,总是不失时机地欺负小妹妹露茜;其次,他有小孩子经不住物质诱惑的特点,不能准确地分辨是非,被白女巫的土耳其糖所迷惑、落入了白女巫的圈套;再次,他体现了一个受了点教育、但还远未长成的孩子的成长历程——从一个喜欢欺负弱者、听不进兄长教训的“坏小孩”,在历经磨难、看清白女巫的真面目之后,在阿斯兰和兄弟姐妹的帮助下,最后变成了一个果断、机智、勇敢的小斗士。这样,一个有不少缺点,却又聪明、知错就改的小男孩被精准地刻画了出来。
      如果说老二苏珊是一个快要长成的大女孩的话,那么老四露茜就是一个天真、善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小女孩。正是她第一个发现了衣柜后的纳尼亚王国,并对之深信不疑;正是她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的胆量;正是她轻易相信了半羊人,并差点落入虎口;正是她常常受到三哥爱德蒙的欺负,并委屈得哭起来。在刘易斯的笔下,一个天真可爱、单纯善良、弱小却又勇敢的四、五岁小女孩的形象被勾画得惟妙惟肖。
      3 “怪物”原型
      在刘易斯创造的纳尼亚王国中,除了常见的狮子、狼等动物以外,还有许多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物种,如半羊人、人头马、人头牛、树精、水精等,这些物种很多都能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找到影子。在此,仅以半羊人为例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半羊人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名叫“潘”的神。据传说中描述,潘“上半身似人,但长有山羊的耳朵和角;下半身则与山羊无异。……以善吹排箫闻名。”而在《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中,半羊人图姆纳斯先生的外形与神话中对潘的描述几乎完全一致。另外,故事中提到,图姆纳斯第一次碰到露茜时,把她带到自己的家里,“他从食具柜上的笛盒里拿出一支奇怪的小笛子吹了起来,这笛子看上去像稻草秆做的。”这一乐器和潘常用的排箫极为类似,因为潘的排箫是用芦苇秆做的,露茜眼中的“稻草秆”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芦苇秆。
      四 原型与儿童思想
      小说中的儿童角色及怪物角色的设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满足了儿童读者的心理需求:
      首先,四个兄弟姐妹的群体设置满足了现代儿童读者的“伙伴心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存模式也与早期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类不再以单纯的繁衍后代作为惟一的生存目的,西方不少发达国家的人口早已出现负增长的态势,而这使得在日常生活中的孩子们寻找玩伴成为一大难题。小说中,刘易斯让四个同胞兄弟姐妹一起玩游戏,一起探险,一起承担责任,一起完成重大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吵架和哭泣有时都显得充满了乐趣。这对于不少现代儿童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其次,四个孩子齐心协力最后打败敌人并成为王者的故事虽然老套,却满足了儿童心中强烈的“英雄情结”。儿童与成人相比,因年岁较小、体格尚未发育完全、没有独立的经济权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然而,另一方面,儿童的独立意识其实从很小起就开始发展,他们总想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却总又被大人所制止,所以孩子们总是“踌躇满志”,梦想着凭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大事,成为“英雄”,让父母和周围其他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儿童能成为真正的“英雄”呢?可是,《纳尼亚传奇》却真的让四个孩子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成为了拯救生灵、伸张正义的勇士,这对于现实生活中处于劣势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次痛快无比的体验。
      再次,衣柜后的神秘王国以及在神秘王国上发生的一系列神秘的事情满足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儿童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且年纪越小好奇心越强,想象力越丰富。在故事中,刘易斯再现了孩子们躲进衣柜捉迷藏的常见玩耍方式,并把每个孩子再熟悉不过的衣柜变成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成功地把人们孩提时代的经历和担忧、好奇和想象复制了出来:看似普通的衣柜暗藏玄机,人类与各种动物和怪物生活在一起,身边有仙女也有女巫,鸟会思考,树会说话……这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对儿童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有趣体验。
      五 结语
      原型是人们潜意识中存在的带有共性的思想观念,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柜》有意无意地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的某些人类长期以来的共同观念,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四个孩子的探险历程对众多儿童读者来说,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思想上的狂欢盛宴。
      注:本文系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地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sk033。
      注释:
      (1)来自网址:http://baike.省略/view/29165.htm.
      参考文献:
      [1] Brazier,P.H..C.S.Lewis and Christological Prefigurement.The Heythrop Journal, no.5,vol.48,1 Aug.2007:742-775.
      [2] Gavin,Adrienne E.& Routledge,Christopher,ed.Mystery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M].New York: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
      [3] Lewis,C.S..Narnia-The Lion,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M].London:HarperCollins Publishers,2005.
      [4] C·S·刘易斯,陈良廷、刘文澜译:《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柜》,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5] 陈辉:《从西方神话——原型批评到中华审美意象系统理论》,《学术交流》,2004年第12期。
      [6] 郝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西方民间传说》,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
      [7] 黄源深、周立人:《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 侍蓓:《善必胜恶——以原型理论分析〈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柜〉》,《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
      [9] 杨丽娟:《“原型”概念新释》,《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
      [10] 卓洪艳:《真亦奇的幻想与强烈的游戏精神——论幻想小说〈纳尼亚传奇〉的美学特征》《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韩莉妲,女,1978—,湖北黄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
      骆玉辉,女,1978—,湖北宜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工作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推荐访问:狂欢节 思想 儿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