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历史在哪里? 历史那些事 纪录片在线

    时间:2019-04-11 03:16: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课间休息时,一位教英语的女同事跟我打招呼:“林老师,你喜欢舞文弄墨,有个素材能不能写一下,题目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历史在哪里?’”  原来前不久,她去上海阅卷,来自全国各高校二百多位英语老师批阅二十六万份专业英语四级试卷。试题中有一道关于端午节的,问了四问。一问屈原性别。谢天谢地,人类基本只有男女两性,回答非男即女,没答出更多花样。二问屈原生活的年代。毕竟吾国历史过于悠久,花样陡然增多:或答东周西汉,或答南唐北宋,甚至出现清末民初等“雷人”之语。三问屈原之死。考生们的文学想像力在此发挥得淋漓尽致,答被国王一刀砍了脑袋者有之,答被皇帝绑上绞刑架者有之,答被御林军投入江中者有之,答屈原自己失足落水者有之。四问投粽之意。这回答案相对集中:因为粽子是屈原的生前至爱。有人意犹未尽,编造说屈原托梦给朋友,说他特馋粽子,而水晶宫里只有海鲜……
      女同事说:“你能相信?考生们可全是大学生哟!”我问,答错的占多大比例。“接近一半,或者五分之二到一半之间吧。”女同事接着补充说,“可是问到他们自己——不是屈原——喜欢穿什么戴什么的时候,这下好了,外国名牌如数家珍,英语表达本身也变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简直看得见男生女生眉飞色舞的鼻子眼睛!”
      的确,让人难以置信。若问晏子重耳管仲乐毅倒也罢了,而关于屈原和端午节,答案怎么可能如此五花八门呢?以古代史言之,屈原是辅佐楚怀王的佐徒(地位仅次于楚相)、三闾大夫;以文学史言之,屈原是我国著名的大诗人,《离骚》堪称千古绝唱;以民间风俗言之,端午节吃粽子和有关屈原的传说,差不多可以说是常识。即使对于“九〇后”,屈原也是哪条路都绕不过的历史人物啊!
      是啊,“历史在哪里?”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说:“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作为中国人,连春秋战国那段群星灿烂的历史、连屈原那样彪炳千秋的历史人物,都有这么多大学生答得笑话百出,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自我呢?而若不认识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就算英语说得不亚于英国人,又有多大价值可言呢?须知,世界上绝不缺少会讲英语的人,缺少的是会讲英语的中国人。而现代的中国人能不知道古代的中国人屈原吗?“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看来,汉水果真西北流了,不,西洋流!
      说起来,抛弃“屈原”们不是从“九〇后”开始的,早在他们的祖父、曾祖父那个年代就开始了。经过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一百多年来我们亲手斩断了传统文化这条自己的根。“文革”期间尤其荒唐和惨烈,别说屈原,连孔子的墓都掘了,巨大的墓碑被拦腰弄断,不信你去曲阜看看,断痕清晰可见。那其实是自家文化传统的断痕。掘的何止孔子墓,那是文化祖坟。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文学科一度东山再起,文学甚至成为文科考生的首选专业。但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攻城略地,特别是全民功利化风潮的重兵压境,教育越来越趋于急功近利。在这种情况下,屈原“缺席”端午节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但是毫无疑问,“屈原”们才是我们的文化血脉,才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DNA。文化上的混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固有的血脉被“透析”掉。假如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只知道圣诞节而不知道端午节,只晓得风骚而不晓得《离骚》,那么我们算什么呢?
      【原载2012年7月5日《渤海早报·渤海潮副刊》】

    推荐访问:历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