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简评“孤立人”的逻辑:被孤立的人一定有问题

    时间:2019-04-10 03:31: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马克思劳动异化论的方法论基础不是建立在单个的孤立人的基础之上的,也不是建立在基始性的主体际性关系的基础上的,而是以动态性的劳动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其实也不是从基始性的主体际性关系的角度来构建其批判方法的。从根本上说, 他仍然是站在与“第一手稿”相同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的角度来建构其理论思路的。
      关键词:《穆勒评注》;孤立人;第一手稿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94-02
      一、《穆勒评注》的写作顺序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一般认为《穆勒评注》写于“第一手稿”之前。但在60年代,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们从“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片段与《穆勒评注》的视角差异问题出发,在学理上对“第一手稿”和《穆勒评注》的顺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认为“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片段主要讨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 其核心是为了证明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而《穆勒评注》讨论的则是货币、交往、社会分工等范畴, 其核心是商品交换和货币关系下私有者之间的关系。“异化劳动”片段中的私人所有主要指的是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而《穆勒评注》中的私人所有主要指的是市民的私人所有。前者的异化主要是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异化,而后者的异化是市民社会中出现的交往异化。
      后来苏联学者拉宾划分了马克思经济学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即从开始接触经济学著作, 到写完第一手稿为第一阶段,从对李嘉图和穆勒著作的摘录到写完第三手稿为第二阶段,且第二阶段的经济学水平高于第一阶段。60年代《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获得了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 所谓《巴黎手稿》实际上包括《经济学笔记》(特别是《穆勒评注》) 和《手稿》两个部分, 二者在内容上是不可分割的;第二,《巴黎手稿》的写作是按照《第一手稿》《穆勒评注》《第二手稿》《第三手稿》的顺序进行的。
      由此,我们就要问两个几乎同时写成的东西在概念和理论层次上为什么会存在如此明显的区别,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二、简评“孤立人”的逻辑
      对于前面所提到的问题,韩立新教授认为,自我异化本质上是“一个主体”的逻辑结构,其主体显然是“人”,而且是“一个人”。他把异化的这一特点,概括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的逻辑结构,简称“孤立人”的逻辑结构,并认为“主客二分”、“自我异化”、“孤立人”是异化逻辑结构的三个根本特点,其核心在于自我异化。因而,韩立新教授认为从异化的四个规定和对人的本质的三种描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是继承了自我异化的逻辑结构的。
      而到异化劳动片断的结尾, 马克思终于意识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缺陷, 并开始尝试引入与他人的关系。“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 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些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 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在这段引文的前后,马克思好像是要把“人与他人的关系”解释为孤立的雇佣工人与前面未曾露面的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但是,雇佣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是一种不对等的隶属关系,在逻辑上无法适用于“人同人相异化”,只有独立的、对等的主体, 譬如市民与市民或者私有者与私有者这样的关系才能够适应于“人同人相异化”。因此,在韩立新看来, 马克思之所以没有对第四个异化规定做出说明是因为他还无法做出说明, 因为在《第一手稿》他还受制于自我异化的逻辑结构。
      关于这一点,我的问题是:马克思是到异化劳动片段的结尾,才开始尝试引入与他人的关系,还是从一开始就以隐性的方式包含着这一点?人与他人的关系既包括与其他工人的关系,也包括与资本家的关系。为什么不对等的隶属关系在逻辑上无法适用于“人同人相异化”?或许,正是在人与人相异化的过程中,才产生了这种隶属关系。
      三、简论《穆勒评注》的地位问题
      诚然,异化劳动所固有的自我异化本性给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带来了一定的理论缺陷。如在对人的理解上出现了人的类本质作为未被异化的本真状态这一先验逻辑,在对异化劳动进行说明时也必须以本真的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类本质为逻辑前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此时的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主要是从社会本质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类本质的。马克思从人与人之间以人本身为中介的社会交往关系这一点出发,并认为通过这种关系每个人都能享有人的类本质。但是在对社会本质的内涵的理解上,此时的马克思还无法找到正确的解读路径。所以,此时的马克思由于没有具备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视角,无法对现实层面的社会联系的异化进行解读,无法在这种异化的社会联系中看到其内在矛盾,并找到从现实到理想的历史途径。因此,他只能在现实之外设置一个理想的应有层面,并以此来对现实的异化进行批判。
      我们认为,贯穿马克思此时思想中的线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的线索,另一条是私人与私人之间的交往异化的线索。从第一条线索引申出劳资对立、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性及后来的资本的剩余价值剥削,从第二条线索引申出私人与私人之间的交往异化成货币间的交往及后来《形态》中的分工和《资本论》中的商品关系概念等。
      表面上看,劳动异化理论是以孤立人的逻辑为基础的,但实际上却是以由自由自觉的劳动所串起来的此个体与彼个体共享人的本质的关系为方法论前提的。在以货币关系为基础的私有制社会中,自我异化是以相互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通过货币支配了他人的劳动产品,只是获得了一种异化的价值,即交换价值,而没有获得劳动产品的真正“价值”,即人的类本质之对象化的“价值”。所以,资本家在资本和利润的这种分离中也是体现了人的自我异化。在马克思此时的思路中并未生长出一条与抽象人本主义不同的新路径,他对人与人的交换关系的关注,只是代表了他批判对象的转移,而不是批判方法的变化。
      因此,马克思劳动异化论的方法论基础不是建立在单个的孤立人的基础之上的,也不是建立在基始性的主体际性关系的基础上的,而是以动态性的劳动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其实也不是从基始性的主体际性关系的角度来构建其批判方法的。从根本上说, 他仍然是站在与“第一手稿”相同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的角度来建构其理论思路的。所以,《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是存在于马克思思想的两条线索之一,而不是“马克思走出孤立人的自我异化逻辑,走向复杂的社会关系逻辑的关键环节”。
      我们认为马克思在《第一手稿》的最后没有写下去,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阅读李嘉图等人的经济学著作。马克思首先摘录的是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斯密的《国富论》,从他在摘录过程中所写的评注来看,马克思此时所关注的是私有制条件下财富的异化特性。而在写完“第一手稿”之后,马克思在“巴黎笔记”的第四册中开始摘录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此时所摘录的内容主要在于交换关系,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对穆勒著作中的“生产”和“分配”的内容几乎不发表评论,但却对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关系以及通过消费而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却大加评论了,而这显然是与对李嘉图著作的摘录中的理论关注点相一致的。由此,不难看出,《穆勒评注》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手稿”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思想差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2]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J].现代哲学,2007年5月.
      [3]韩立新.评日本的“早期马克思论争”——兼论《穆勒评注》对重构马克思异化论的意义[J].哲学研究,2010年第9期.
      [4]韩立新.《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5]唐正东.《穆勒评注》中“交往异化”的准确内容及其思想史地位[J].现代哲学,2008年4月.
      [6]唐正东:《穆勒评注》的思想史地位[J].河北学刊,2010年9月.
      [7]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M].2002年1月.

    推荐访问:简评 孤立 逻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