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福建省漳平市盖竹溪矿区多金属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漳平市

    时间:2019-04-09 03:19: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盖竹溪矿区地层、区域构造、成矿特征的进行了分析,阐明本区多金属找矿的思路,指出福建省多金属矿成矿时期,并对其它其区多金属多矿区找矿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层;构造;围岩蚀变;区域成矿;盖竹溪矿区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ta, regional tectonics, mineralization in Gaizhuxi mining area, the paper gives the multi-metallic prospecting ideas, points out chief metal mineralization period of Fujian Province as well. It makes sense in practical multi-metallic prospecting work.
      Keywords: strata;regional tectonics; wall-rock alteration; regional mineralization;Gaizhuxi mining area.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漳平市盖竹溪矿区位于漳平市以北偏西方向。本矿区以往曾进行过多个矿种的地质工作。1985年12月《福建省区域地质志》对包括本矿区在内的大田~龙岩拗陷的说明中指出,本拗陷范围是福建省矿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煤、铁、重晶石、灰岩都占重要地位,其次有钨、硫、铁矿和多金属等。同时还进一步说明,华力西和印支成矿期主要为煤、铁、硫等沉积矿产。燕山成矿期主要为钨、锡、铅、锌等岩浆热液矿床。经本次勘探表明,矿区的地层及构造分布与上述两个成矿期关系密切。现就该区成矿特征、形成时代及找矿方向分述如下:
      1 矿区地层
       区内出露各地层多呈现浅变质现象,由老到新有寒武系中下统的林田组(∈1—2ln)浅变质岩;泥盆系上统天瓦岽组及桃子坑组(D3t-tz)、下石炭林地组(C1l)、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二叠系下统文笔山组(P1w)、童子岩组(P1t)、上统翠屏山组(P2cp),侏罗系下统梨山组(J1l)的沉积岩。寒武系中~下统林田群浅变质岩及泥盆系上统天瓦岽组和桃子坑组分布于矿区西北部;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灰岩分布于矿区西南角;下统文笔山组分布于矿区南部及西南部,童子岩组煤系地层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已见可采煤层),上统翠屏山组分布于矿区中南部;侏罗系下统梨山组沉积岩分布于矿区东部及东北部。第四系(Q)地层,则分布于其下伏地层之上及沟谷间。
      2 矿区构造
       区内基本构造格架为NW—SE向的地层带状展布及多方向断裂形成的大小断块所组成(图1)。
       本区处于政和~大埔深断裂带的西侧,闽西南拗陷的大田—龙岩拗陷中的广平—龙岩复式向斜的西翼。区内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主要有北西向、近东西向、南北向、北北东向四组断裂,这些断裂是区内铁锰、多金属矿及含煤地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与储矿构造。
       矿区南部整体构造成倾角很陡的单斜构造,走向NW~SE。受石英斑岩侵入及F1断层影响,北部断块构造发育。区内共有F1、F2、F3、F4、F5、F6、F7、F8、F9、F10、F14共11条,大都分布在北部。F2隐伏地下,对煤系地层影响显著。F14为EW向斜切平推断层,成为本矿区地层相对下落的主要构造。F5为褐铁矿成矿构造。
      各断裂构造主要特征分述如下:
       F1逆冲加推覆性质的断层。东西向弧形延伸,弧形向南弯曲,上盘由Є1-2ln、D3t-tz、C1l浅变质岩地层组成,下盘为二迭系P1q、P1w、P1t、P2cp地层组成,倾向随走向弯曲而改变,自西向东渐变为NE、N、NW向。
       F2滑落式正断层。隐伏于地下,推测走向NW-SE,倾向SW。地层落差(上下盘层位差)大于1000m,对煤系地层影响极大,造成三段煤系与栖霞灰岩对口。该断层具有区域性。
       F3正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造成D3t-tz与C1l断层接触。控制了铁矿体NW走向上的延伸。
       F4正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西,造成D3t-tz与C1l断层接触,控制了铁矿体SE走向及倾向延伸。F3与F4构成一小型地堑构造,控制着铁矿层在此地堑中的赋存。
       F5近于顺层滑落断层。位于铁矿层之下,其走向与倾向的变化与铁矿层一致,该断层形成的侵入体(石英斑岩)的构造热液通道成为铁矿层后期富集改造的主导因素(图2)。
       F6小型逆断层。北北西走向,倾向NEE,造成北矿段铁矿西端连续性受到破坏,落差30m左右,下盘保留小面积铁矿,上盘由于抬高后遭受剥蚀仅有小面积残留附着于山坡表面。
       F7小型逆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造成铁矿体走向破坏,落差约30m。
       F8推测正断层。造成Є1-2ln与D3t-tz断层接触。F3与F8交接三角地带可能成为有利于铅锌矿与磁铁矿成矿的构造热液成矿带。
       F9斜切正断层。造成北矿段铁矿走向上较大距离的断开(超过300m),同时与F4共同作用,使其之间铁矿层走向发生扭转。
       F10正断层。发生在矿区南部向界外延伸,拦截了童子岩组煤系向NW走向方向的延伸,与石英斑岩在南部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石英斑岩的侵入与其有一定生成关系。
       F14平移式正断层。为盖竹溪—翁头岭矿区综合普查时划定的,现成为矿区自然的南部构造边界,走向近东西,倾向北,缓倾角。上盘地层主要为P1q~P1t,下盘为D3t-tz~P1w,F14-1作为其分支断层,造成P1q灰岩与D3t-tz接触。
      3 矿区岩浆岩、变质岩及围岩蚀变特征
       区内侵入岩主要有燕山晚期第一阶段第四次侵入后期形成的石英斑岩,为浅成侵入体。呈岩脉及岩墙状侵入于围岩。同期构造热液的侵入形成对围岩、构造带的蚀变及矿化富集作用。石英斑岩具变余斑状结构,基质具变余假球粒结构、鳞片变晶结构。岩石由石英斑晶和长英质假球粒基质以及蚀变矿物绢云母、少量方解石和微量锡石等组成。
       本区变质岩有寒武系林田组浅变质岩系,为加里东期区域动力热液变质作用的产物。是变质砂。砾岩及千枚岩类,属低绿片岩相。其与铅锌矿、磁铁矿等关系密切的成矿作用则应该为燕山期构造热液作用的结果。天瓦岽—桃子坑—林地组为印支期变质岩。林地组以变质砂砾岩夹千枚状粉砂岩为主,胶结以硅质为主,含泥质和铁质,中部偶夹火山碎屑岩,岩石的片理构造发育,胶结物重结晶为石英、白云母、绢云母、绿泥石,为亚绿片岩与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构造复杂,岩石变形特征明显,小型褶曲发育,属于以变形作用为主、热流变化不大的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的结果。其中变质的含铁硅泥岩或含铁砂岩成为燕山后期构造热液再改造的铁矿的矿源层。
       区内蚀变种类较多,主要分布于断裂带及石英斑岩附近,蚀变种类有:硅化(角岩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矽卡岩化、云英岩化等。
      3.1 硅化(角岩化)
       主要分布于林田组构造破碎带及其两侧和林田组绿泥石片岩和天瓦岽组—桃子坑组碎裂状砂岩和砂砾岩中,一般呈隐晶质石英交代充填原岩,并使原岩中的硅质成分次生加大成糖粒状,局部形成次生石英岩和石英脉。硅化与多金属矿化的关系较密切。
      3.2 黄铁矿化

    推荐访问:漳平市 竹溪 福建省 矿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