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从教育公平角度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关于教育公平热点问题

    时间:2019-04-07 03:24: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择校又称学校选择,是指学生或家长有选择学校的自由,而不受地域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择校改革呈现出一种世界潮流性质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择校现状的分析
      我国的择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情况下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强烈的需求。相比于美国,我国的择校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的择校是对“就近入学”政策的挑战,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是持否定态度,学生想要跨学区择校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诸如缴交高额择校费、迁移户口等手段;在中国,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在一考定终生的人才选拔模式下高考成绩的优秀与否成了家长择校的总动力,而非学校的教学模式;由于择校费只是使得公立学校的教师校长,甚至是政府部门的某些官员获益,中国的择校行为最终使得教育资源原本就不均衡基础下的各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又拉大了差距,许多民办学校的发展也更加艰难。
      二、择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一)“择校”产生的原因。从十几年的研究成果看,学者认为择校的产生,是以下众多原因的综合:家长高度重视子女教育和望子成龙心理的影响是其产生的主观原因;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其客观原因[1];应试教育盛行,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校际差异日益扩大是其产生的教育内部原因;政策法规的缺位,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意识的逐渐渗透及不正之风,拜金思想的影响是其产生的外部原因;多年持续扶持建立“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从而拉大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是其历史原因,而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以及因为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而造成的就业竞争则是其产生的现实原因;以户口配置教育资源,使户口成为进入优质学校的关键,则是其产生的制度原因。从以上可以看出,“收费择校”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因素造成的,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缺陷在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教育的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的结合物。
      (二)我国当前“择校”产生的影响
      (1)滋生教育腐败,影响社会风气。由于重点学校是学生家长的心目中追求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通过缴交赞助费、择校费竞相挤进各重点或是示范学校。暗箱操作便成了各校处理择校费的共同的方式。高达两、三万元之巨的择校费名目繁多,或称“教育成本费”,或称“赞助费”、“建校费”。择校助长了人们嫌贫爱富、图慕虚荣的心理,盲目攀比,滋生了腐败,影响了社会风气。
      (2)加重家长经济负担。择校对于家长所造成的影响莫过于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而且家长在这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战中付出的经济代价将会越来越大。许多家庭面对高额的择校费,虽困难重重,父母重视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不得不缩衣节食,甚至举债缴纳择校费,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这势必影响经济的发展,引发教育的不公平。
      (3)扩大社会阶层差距,引发社会不和谐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也可以说,义务教育是一种纯公共产品。择校看起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愿意多出钱的人通过金钱就可以“买”到优质教育资源,这似乎是“公平买卖”。但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而基本人权(如生存权、选举权等)是不能进行买卖的,否则就无公正可言。择校打破了以往只以分数考核学生的标准,变成变数很大的“综合考量”,其中包括分数,更包括家庭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关系。长此以往,社会的两极分化将愈来愈明显,富人的机会越多,而穷人的机会越来越少。
      四、择校问题对策探讨
      (一)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普通高中教育作为义务后教育,在我国目前教育资源依然紧缺的现实条件下,仅仅依靠国家投入肯定是不够的。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投资教育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扩大教育投资主体,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投资多元化,是缓解高中教育投入不足的有效途径。在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高中尤其优质民办高中教育的同时,我们要坚持“公校不择校,择校找民校”的原则,让那些社会优势阶层子女通过选择优质民办高中来满足自己的教育需求。
      (二)严格收支两条线,建立约束监督机制。缺少监督和制约机制,是导致教育乱收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择校费是学校自收自支,所收费用并没有进入政府财政笼子,逐渐演变为学校敛财的工具,另一方面学校在收费方面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所以,首先,政府一定要严格“收支"两条线政策,让所有的普通高中择校费进入财政帐户。其次,政府建立资金监督委员会,他们可以随时检查择校费的收取情况,督促学校执行规定政策,定期公布择校费去向等等。
      (三)统筹择校费,促进均衡发展。现行的普通高中择校政策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使得高中择校成为可能,不利于学校之闯的正常竞争。为此,应以县区为单位,统筹所有的高中择校费,按一定的比例返还部分资金给收取择校费的学校,剩下资金则全部补贴给其它薄弱高中。这样,不仅没有打消重点高中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四)建设多元特色学校,满足不同群体需求。衡量教育公平的现实标准既有“同一尺度",也应关注“多元尺度"。源于平等倾向的“同一尺度的公平”,包括机会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它是教育政策措施关注的重点。源于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现阶段主要包括选择的公平,即学校选择的公平。美国的特许学校、磁石学校等都是学校选择的一种类型。保障学校选择制度,有助于扩大教育机会,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校选择制度,首先必须建立多样化的有效特色学校,提供能满足父母和受教育者多样性的学校教育(包括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并引导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从一元教育价值观念向多元价值观念转变,才能保障受教育者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教育的权利(学习权和教育权),并从这个意义上扩大教育机会,促进教育机会平等。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阶段 择校 公平 角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