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九年级化学实验视频教学_化学实验教学的最佳时机初探

    时间:2019-02-07 03:21: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阐述了根据教育时机理论提出的最佳教学时机模式:教学时机的创设――教学时机的捕捉――教学时机的利用――教学时机的转换(升华),探讨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把握教学时机,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最佳教学时机;新课程;实验教学;探究实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1-0010-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C
      
      教学时机是指针对特定的教学者与教学对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可以获得最佳教学效能的一段时间中的一种机遇。教学时机普遍存在,对教学时机的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可以说:把握最佳教学时机,事半功倍;失去最佳教学时机,事倍功半。
      笔者认为,实验教学的最佳教学时机,可以归纳为:实验前创设教学时机――实验中捕捉和利用教学时机――实验后升华与转化教学时机。
      
      1 实验前创设教学时机
      
      所谓创设实验教学时机,是指一种良好实验氛围或情境的营造。不论是看还是做,实验前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跃跃欲试或拭目以待。同时,还要创设活跃的思维情境,避免只看热闹不看门道。首先,在面对一项实验内容时,首先对它从各个角度做深入的挖掘与分析,如:为何在教材中要设置这个实验?它有什么价值?它体现了哪些方面的课程目标?侧重点在哪儿?其次,进行时机的预测。一方面要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哪些现象或操作能引起学生的“愤”或“悱”?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充分预测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对可能出现的不利于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因素加以排除或找出对策进行转化。最后,制定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实施方案,创设出富含最佳教学时机的教学氛围。
      1.1教师演示实验的时机创设
      可以通过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如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影像资料、化学史故事、生活场景等,注意演示过程中启示学生积极思维。
      1.2验证性为主的学生分组实验的时机创设
      分组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化学验证的全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要避免学生只是机械的“照方抓药”,不动脑筋。如落实实验前的预习,设计问题,尽量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实验。
      以化学I的粗盐提纯实验为例,可以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如:为什么10克粗盐要用30毫升水溶解?过多或过少有什么影响?为了使过滤效果好、速度快,操作要注意什么?蒸发滤液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棒搅拌?在滤液将蒸干时,为什么要用小火或停止加热?等等,边做边想,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掌握。
      1.3探究性实验的时机创设
      探究实验情景创设有很多途径:可以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介,以信息材料搭建平台;还可以以科学史实、故事传记激发思维等等。创设探究实验最佳教学时机要注意:
      (1)实验目的要清晰、易懂、明确。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大,否则,学生的思维方式因人而异,这就不太有利于讨论的开展,探究的方向也会慢慢地变得模糊。当然,也不能过小,或缺乏挑战性,因为这会使学生从中获得的关于方法与情感的体验也就相对较少。
      (2)教材“活动与探究”中的有许多是不完整的探究活动, 即问题和方案已经呈现,学生只需“照方抓药”。在学习初期,这种方式比较合适但时间长了易造成学生思维“惰性”,降低他们探究的积极性与热情。这时可在实验之前先启发学生设计方案,并与教材上的方案对比评价,最后再进行实验。如“对苯酚酸性的认识”这一探究问题,有多种方案可行且难度不大,可鼓励学生自创方案,在设计并实施的过程中,处处隐含最佳教学时机。
      (3)教材中也会设置一些探究活动,只有题目,没有方案。受学生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时间限制等因素影响,这类活动的开展通常比较困难。尤其是方案的设计往往成为制约活动开展的“瓶颈”。要解决这类问题,又要保证学生完整地进行探究,可设置一些台阶或将方案分解,即课前布置方案设计作业――教师批改引导进行一定的修正――课堂启发、引导、鼓励――实验探究。如“设计实验研究纤维素水解”探究,可先启发学生对比淀粉水解实验,思考需要探究的问题(纤维素能否水解,水解需要的条件、水解的产物等),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再根据假设引导完善活动方案,开始探究。
      
      2 实验中捕捉与利用教学时机
      
      教育时机的捕捉可视为教育时机没出现时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寻找或出现时能够及时发现,并迅速作出选择和科学行为决策,付之行动。教师要有灵敏的时机意识。在教学时机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能预先“寻找”、预测并有意设计了一些“时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捕捉”并加以利用。另外,善于捕捉实验课堂中的“意外”――实验异常、失败等,“意外”中往往潜藏着“时机”,迅速分析、判断、选择,合理利用好这些“飞来之机”。
      2.1教师演示实验中时机的捕捉与利用
      比如,明知故犯:教师故意犯错,逼着学生质疑。当学生“质疑”时,思维高速运转、思维高度集中,是上佳的教学时机。如一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易遗忘点可用此法。同时,不逃避异常现象和意外失败,此时,最好不要急于以各种理由敷衍学生。教师实验失败时,学生往往也最兴奋,要处变不惊,对事件迅速分析判断,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笔者在做镁、铝性质比较时,由于疏忽忘了带蒸馏水,便让学生帮忙取水,结果加热铝片和水时,滴了酚酞的水竟然变红了。预习过课本的学生把目光集中到了教师身上。冷静下来后,我索性以“帮老师找找原因”组织学生一起分析排查,最后猜测可能是水的问题,原来刚才学生帮我取来的是洗手间的自来水!随后和学生一起用蒸馏水重做了一次,无异常。事后也趁机“现身说法”和学生谈了严谨的实验态度的重要性。
      2.2验证性为主的学生分组实验中时机的捕捉与利用
      (1)关注细节,现场指导,及时强化纠正:分组实验是学生习得实验技能的最佳时机。教师要融入学生中,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操作细节和难点,及时提醒、校正学生的不良操作,帮助他们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
      (2)利用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实现教学时机的再创设
      实验中异常经常发生,而学生对此往往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异常、小问题其实很有探索和研究的价值。应该引导学生以这些“意外”作为实验探究的着眼点,增强实验意识,培养实证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如氯离子检验的对比实验,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产生棕色与白色相间的沉淀,滴入稀硝酸后,沉淀逐渐消失但仍残留白色浑浊。有同学提出:是否可能是稀硝酸中含Cl-?一句话提醒了大家,立即改用新配制的稀硝酸重复原实验时,结果一切正常,而在原硝酸中滴入AgNO3溶液果然产生白色沉淀!原来是硝酸中混有Cl-。
      2.3探究性实验中时机的捕捉与利用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遭遇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各种因素的干扰,会遭遇各种困难与障碍,迫切需要教师的鼓励、安慰、指导与帮助。而教师应充当了旁观者与引导者、分析者与总结者的角色,不仅要善于发现捕捉这些时机,还要善于选择恰当的方式介入进行指导。
      (1)共性问题不要急于个别指导,到一定程度时择时进行集体指导:在探究过程中,对于大多数学生都会经历的问题或障碍,不要急于个别指导,等到学生发现很多同学都有同样的情况出现时,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想要解决的迫切性就更强烈了,此时进行再集体指导,学生易产生共鸣,印象深刻。
      (2)了解、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果,抓住时机及时予以评价激励:没有多少经验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内心都并不自信,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有时并不能正确地看待和评价,所以当发现学生的些许进展时,不要吝惜赞美的言辞,及时评价鼓励,成功的体验将极大地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与信心。
      (3)困难、失败都是探究过程中必然的体验,而一旦战胜了这些困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和提高也是最显著的,所以,首先要明白实验探究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探究初期,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更充分实验的机会,探究实验出现了反常现象,不要急于指导,即使发现学生在走冤枉路,也不要急于去协助学生,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分析与讨论。
      (4)教师也要抓住时机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教育
      在和学生一同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自己身上较为缺乏的东西,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不迷信书本权威,敢想敢说,富有创新精神等。
      
      3实验后转换(升华)教学时机
      
      教学时机的转换(升华)阶段是教育时机捕捉的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和升华阶段,是上一个循环的结束和新的循环的开始。在实验中教学时机的转换(升华)指的是实验后期的小结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内化、提升,一方面确保实验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埋下伏笔,给学生指引新的方向与目标。
      3.1教师演示实验教学时机的转换(升华)
      教师的演示实验同时也是学生的示范。学生实验多从模仿教师开始。故教师在演示实验结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方法,实验思路,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还可提一些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开拓思路,为学生今后独立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3.2验证性为主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时机的转换(升华)
      学生分组实验后,教师不仅要及时对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加以点评和纠错,而且要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讨论自己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收获、经验与教训。对敢于正视自己的实验异常和失败并通过努力最终成功解决的同学加以肯定与表扬。对在实验中有所思考,有所创新,敢于对实验提出改进的同学不仅要支持鼓励,还可公开他们的探究成果,让他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可以感染了周围其他的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开展实验探究夯实必要的基础。
      3.3探究性实验教学时机的转换(升华)
      实验探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小结学习的成果,进一步了解它跟已有知识的联系乃至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发现需要进一步探究、学习的问题,再结合必要和适当的联系巩固活动,提高、发展、保证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总结探究活动方案的不足与缺漏;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使更多的观点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智慧的火花,实现探究方案的反思与优化。
      
      参考文献:
      [1]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157-191.
      [2]李军.化学探究实验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7,4:28-30.
      [3]王云生.高中新课程教与学丛书(化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25-141.
      [4]徐丹青.三维目标下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5,12:4-6.
      [5]张丽,吴俊明.追求探究教学功效的最大化[J].化学教学,2007,5:36-38.

    推荐访问:初探 最佳时机 实验教学 化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