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备课思路】

    时间:2019-01-28 03:17: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国家课程标准制订的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反映的是教育教学内容和水平的最低限度,它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教学评价等起到的是间接性的、指导性的和弹性的作用。
      新课标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各学科课程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规律和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备课,要体现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不能只强调教学的预设性,而忽略教学的生成性。要想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内在联系,教师要能够即时捕捉学生中间的热点问题,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了解孩子,解读孩子,让有教育价值的活动生成、发展、延续,让课程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在备课中,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备课要体现生活理念,要贴进学生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教师要力争做到学“生活”,用“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
      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既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有效地进行资源重组,合理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能够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从推行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引导学生从事实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教师备课,应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解放思想,从教育理念、课堂活动的安排到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教师将某一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来备课,这样就能很好地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学生很好地进行知识建构。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要切实转变教师传统备课中的落后备课理念、备课方法与策略在备课技巧上下工夫。最后的落脚点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个性发展。传统备课教师只传授知识,忽视了激发情感,新课标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正成为教师备课时考虑的重要问题。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的重、难点,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备课时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备课的基本精神就是备活课、课备活、活备课。新课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学生的个性品质丰富多样,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做到既能与活泼开朗的学生心心相通,又能与常常严谨的学生丝丝默契,张扬给我们以非常深刻的启示。
      1.教学生一点辩证法。乍一面对“学习是一种享受”这个标题,学生们都在抱怨,都在诉苦,这表明他们只从苦的方面看待学习,思维是片面的。魏老师让学生从乐的、享受的一面去看,这就是教学生把辩证法运用到思考问题的活动中,教学生辩证地看事物,多角度看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全面性,提高他们思维的品质。从训练的结果看,他们看到了苦,更看到了乐,克服了片面性,对于学习有了全面的认识。
      2.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要让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生活实际来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是学生的个性。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要相信学生潜能、依靠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师要清楚,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新课标要求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活性因子”,是学生学习所凭借的话题与依据,只充当学生学习的“拐棍”。教师要凭借教材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心智结构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必须从“教书”变为“教人”,避免“心中有教材”“目中无活人”。教师课前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与认知现状。新课标提倡用学生的眼睛来观察,用学生的心灵去体验,用学生的方式去研究。

    推荐访问:备课 思路 新课程标准 理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