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乙酸乙酯制取实验改进【对制取CuO实验的改进等】

    时间:2019-01-27 03:33: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对中学化学来说,实验是基础,更是关键。优化改进实验是教改中不可缺少内容,更是创新思维的体现,在教学中,对实验的创新和改进,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思想意识,在培养学科思维以及学科兴趣上都会取得相应的效果。
      
      一、问题
      
      在2003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必修)化学第一册学生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实验步骤一为制取CuO,根据课本步骤完成实验要求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Cu(OH)。经加热制得CuO,经洗涤过滤后,课本要求将滤纸上的过滤物晾干后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得CuO粉末。实验一的课时安排是两课时,按此步骤要求,根本不能在两课时内完成,因为不能在短时间内晾干CuO,从而不能继续下一步氧气的制取。通过实验验证,要自然晾干CuO粉末,在平均气温为20℃的条件下,需时8小时左右才能晾干,诚然这个方法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为寻求解决办法,多方查资料及实验论证,得出以下改进方法。
      
      二、解决方案
      
      改进一:根据志鸿优化教案提供的方法做实验论证
      将其过滤洗涤后CuO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并搅拌直到全部变成黑色固体。实验中该方法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一CuO沉淀在加热时由于温度的原因,局部受热不均,CuO沉淀溅出蒸发皿外,弄脏实验室以及危及人的安全。其二加热后CuO固体附在蒸发皿内不易取出,并且在实验结束后不易洗净蒸发皿,使得实验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为防止溅出,只能采取小火加热并不断搅拌,但需时20分钟才能得到干燥固体CuO,在两课时内能紧张完成实验,但不宜让学生做。其原因是怕学生控温不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放弃使用此方法。
      
      改进二:将洗涤过滤后的CuO转移到另一张滤纸上,平铺在滤纸中央,平放在蒸发皿上,如图所示:8分钟后得到干燥固体CuO,反向卷起滤纸,固体氧化铜就可以脱离滤纸,经研磨后于步骤2中使用。该改进方法中不具有危险性,无需搅拌,且干燥速度相当快,在加热过程中还可以准备下步实验内容。就其原因,滤纸本身具有吸水性,水分由中央扩散到边缘,在受热时加大了蒸发面积,所以得干燥CuO需时较短。但在改进中需要注意的是,加热时火焰不能超过蒸发皿的高度,否则会烧焦滤纸。
      
      三、总结
      
      通过实验的改进,很明显在改进二中,两课时内完成了实验一,操作简单,未增加任何仪器,安全中完成实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语古诗“藏情”艺术例谈
      崔丽英
      
      小学语文课本共入选唐、宋、清三个朝代的古诗48首,这些诗作,许多都巧妙地体现了作者的“藏情”艺术。小语古诗“藏情”艺术的方式主要有:
      
      一、藏情于景
      即借助对景物的描写,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透露出来。例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面上看,这首诗只是客观地再现自然景物,但“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语》)。诗人写冬雪之景,抒“独钓”之情,情与景紧密结合,融情人景,从而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当时被贬谪后那种孤寂抑郁,愤愤不平的情怀,已深深地隐藏并渗透在大雪严寒、天地静寂的景物描绘之中,透过雪景,我们不难体验出诗人隐藏于冰雪严寒之中那种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的进取精神和忠于理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二、藏情于比
      这里的“比”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喻的比,一是比较的比。先看藏情于比喻中的例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全诗四旬,三句运用比喻,特别是最后一句,用具体无生命的“剪刀”来比喻那虽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春风”,从而告诉人们:大自然是以艺术为师的,它正如人们裁剪衣服那样在给柳树创造美丽的“细叶”。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蕴含着诗人向往春天的情思,同时也非常含蓄地赞美了“裁剪”春天的劳动者。再看藏情于比较中的例子,即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对比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前两句写劳动人民。后两旬写封建统治阶级。劳动人民“陶尽门前土”,理应“居大厦”,但是他们所居之屋却“无片瓦”:封建统治阶级“十指不沾泥”理应“无片瓦”但是他们却公然“居大厦”。这一鲜明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三、藏情于事
      
      即只客观地叙述描写某一件事,诗人之情蕴藏于叙事之中。例如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从诗题看,这首诗既写了人,又写了事,人与事相互联系。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小孩钓鱼的姿势和河边的景色,后两句描述了小孩钓鱼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全诗抓住小孩钓鱼时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客观平实的语言,在描述中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蕴含着诗人的一种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童心未泯的天性,写得很有情趣。
      
      四、藏情于人
      
      即把自己的感情掩藏起来,借他人来透露自己的感情。例如张愈《蚕妇》:“昨日人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诗人撷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缩影,通过一位养蚕妇女进城回来后的感受,借女主人公之口,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剥削阶级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起句交代时间和事由,第二句陡起波澜,以“泪满巾”设下悬念,牵人思绪。结局以“罗绮者”与“养蚕人”的鲜明对照,直接揭示主题。全诗以《蚕妇》为题,在客观叙述的基础上蕴储诗人鲜明的爱憎,虽未直接阐述出来,但蚕妇字里行间的控诉,无不渗染着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
      
      五、藏情于典
      
      即通过历史典故来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怀古喻今。例如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平明”句即是用典。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固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石矣。”诗人用此典故,一方面抒发了思古之幽情,另一方面则是以古喻今,表现将军武艺超群,勇力过人的高超本领。有这样的将领镇守边塞,烽火狼烟何愁不息。诗虽简短平实,但诗人的溢美之词,赞赏之情都通过这一典故跃然纸上。

    推荐访问:制取 改进 实验 CuO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