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个人因素对E-learning的影响分析] E learning

    时间:2019-01-14 03:35: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E-learning已是当前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在介绍E-learning的特点和理论基础之上,着重从八个方面分析了网络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对E-learning的影响。为有效地提高E-learning的效果和交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E-learning;个人因素;社会互赖理论;社会动力理论;选择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097―03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进步,Internet的出现,E-learning已成为当前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网络学习对时间和地点的不限制,学习者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更高,为保障学习的效果,对学习者的要求更严格。因此分析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一 E-learning的特点
      
      与E-learning相关的有网络教育、网络学习等。我国教育技术界著名学者南国农教授指出,网络教育是主要通过多媒体网络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方式。[1]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将E-learning定义为:主要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的活动[2]。E-learning的特点有:(1)时空泛在性,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进行网上学习;(2)资源无限性,通过有效的超链接,在全世界内搜索需要的信息;(3)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4)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3]。弊端在于:(1)缺乏师生面对面的监督和肢体语言;(2)对学习者的自控力要求更大。在这一点上,E-learning更适合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二 E-learning的理论基础
      
      E-learning大多采用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E-learning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1)社会互赖理论 考夫卡曾经指出:群体是成员之间的互赖性,是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社会互赖理论假定:社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依次也决定着活动结构。约翰逊的研究指出社会相互依赖的方式决定了个人相互之间互动的方式,进而决定了互动的结果。雅各布斯提出目标正相互依赖、角色正相互依赖、外部对手正相互依赖、资料正相互依赖、身份正相互依赖、想像正相互依赖、赏正相互依赖和环境正相互依赖。[4]
      (2)群体动力理论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勒温的“场论”为理论基础的群体动力理论主要研究群体内聚力、群体压力与群体标准、群体目标与个人动机、领导风格与群体表现。群体动力理论认为,群体动力来自群体内部的一种“能源”(内聚力),在一个协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5]。因此,网络学习中的小组多采用异质分类。群体动力理论认为,领导者的风格会影响成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果。
      (3)选择理论 选择理论原称为控制理论,1996年哥拉斯将自己1979年就倡导的控制理论改称为选择理论。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它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需要就是自尊和归属等。“只要愿意学,才能学得好”是选择理论最为通俗的一种表述。[6]
      
      三 E-learning学习中的个人因素分析
      
      E-learning,虽然具有时空泛在性、资源无限性、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等的优势,但也有其劣势,尤其是网络学习者因其个人因素,及小组学习的要求,常常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分析E-learning学习中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尤为重要。有学者将个人因素分为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学习需求特征和动机特征,或者分为学习者的先前经验、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动机、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7][8][9] [10]。王陆教授发现学习者的16个个性变量有四个变量与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评价需求相关,即有恒性、实验性、创造能力及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11]。笔者认为,可将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分为:客观环境、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准备、元认知能力、信息搜集能力、毅力、角色,如图1。
      
      1 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是进行E-learning的基础,包括硬件条件、联网、时间、学习者之间的物理距离等。
      (1)必须具备网络硬件基础设施,计算机是每位网络学习者所必备的工具,是进行网络学习的保障。因此,在进行E-learning学习时,要确保小组学习中的成员有计算机或者便利地使用计算机。
      (2)涉及到上网的问题。上网问题解决之后,学习者才能顺利地进入学习的网站进行网络学习。存在收费问题的话,需要提醒网络学习者的是,时刻关注上网的余额,以便及时充值。避免因周六日或其他原因不能充值,而耽误学习进度。
      (3)时间的问题。虽然网络环境能够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但因为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时间进行讨论,而这变相地限制了小组学习者的时间。但如果小组内所有学习者的空闲时间没有重合,这就出现了小组时间紧缺,从而耽误了学习进度,影响了学习者尤其是小组共同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换言之,网络学习能保证每一位学习者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进行学习,但不能保证一个群体在任意的时间段里进行学习和交流。
      (4)E-learning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物理距离。接触理论的代表人阿尔波特认为,只有接触尚不能真正有效增进学习的效果,必须使此等接触发展成为合作的关系,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和友谊。[12]如果网络课程中的学习者,在现实中接触过,对彼此有所了解,那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更容易投入角色,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2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包括感觉偏好、认知风格、社会性环境偏好等。[13](1)从知觉风格的角度,威特金(H.Witkin)在飞行员怎样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见到的外部仪表的线索调整身体的位置研究中,发现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14]。场独立者在对信息加工处理时,倾向于内在参照,不易受外界影响。而场依存者对外界环境有强烈的依赖,在处理问题和进行信息加工时依据外在参照和标准,与人交往时也常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善于产生人际互动。场独立者,比较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场依存型可能完成任务较晚,或需要一种任务完成的氛围。(2)心理学家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指出[15],存在两个认知子系统:其一专用于对非语词事物、事件(即映象)的表征与处理,而另一个则用于语言的处理。人们归纳为视觉型和听觉型。视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图表、图片、动画等视觉刺激来接受信息,对超文本学习环境的表征结构有较好的理解,但对具体的文本信息则显得记忆困难。而听觉型学习者则喜欢通过听别人讲解来接受知识,对文字表征形式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听觉型的比较适合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因此,在E-learning学习中,对于不同风格的学习者需要调整教学方式用来适应网络环境,或者通过一定的培训使学习者具备网络学习的能力。
      3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1)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16]。其划分的依据:学习的兴趣是在学习本身还是外部诱因。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习者继续学习,而外部动机在学习目标达成之后,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因此,在E-learning学习中要充分激发学习者内部动机,使之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2)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使个体的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17]其中里面包括学习者对评价的需求,也就是附属内驱力,学习者期待老师或同伴的赞许和认同,得到关注与赞许,从而促使并激励学习者继续前行。E-learning学习中,合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将学习者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主要是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需要提高小组的协调力,保证网络学习的体验得到满足,同时感觉自己学到知识,自我得到提高。如此以来,学习者充分肯定网络学习的价值,并不断地进行学习。
      4 元认知能力
      在E-learning学习中,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对于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是关键因素。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18]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即学习者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很重要,只有意识到重要性,才能很好地保证学习的质量;自我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体验中得到满足,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自我调节,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的结果,不断调节,使自己适应E-learning学习。E-learning给予学习者很大的发挥空间,相对地,对学习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很好的要求,这是影响学习者学习与否、效果如何的重要因素。
      5 信息搜集能力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是每一个E-learning学习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即信息搜集能力。快速而有效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可促使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因此,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信息搜集能力,找准关键词,了解术语之间的关系,对于网络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
      6 毅力(有恒性)
      毅力,就是持续进行E-learning学习的能力。学习者首次进行E-learning学习时,学习对象是网络教育方式,偏离了原来的学习目的。经过一段时间接触,网络学习不再那么神秘时,学习引导者或老师将重点引领到学习内容上,分配给学习者一些任务时,学习者开始懈怠,对网络学习的兴趣就降低了。在浩瀚的网络信息及有诱惑中,学习者容易出现迷航的现象,而学习者的毅力可以保证学习者继续学习。因此,毅力是维持学习者进行高质量学习的保障。而保证E-learning学习内容的高质量,保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毅力。
      7 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习者学习前的知识准备,包括态度。态度是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的看法,影响网络学习效果。态度端正了,学习者会尽自己的努力完成网络学习中的任务并为进行网络学习做好准备,从而保证小组讨论会的质量。
      8 角色
      在E-learning学习中,不论以何种形式进行学习,对于最终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组长或曾经担任组长的成绩维持在高分,在小组或团队中最活跃。由此,可以借助社会互赖理论进行推知,存在角色正交互。为提高和促进网络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角色分配,使之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保证E-learning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客观环境,是个人进行E-learning学习的基本前提;学习风格,决定了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特点,使学习者有自己的个性;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动力;信息搜集能力关系到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学习动机;毅力保证学习者持续进行E-learning学习;元认知能力,促使学习者适应网络学习环境并找到各自所适合的学习策略。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次讨论前的学习准备(包括态度)是否充足将影响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角色赋予网络学习者一定的责任,这一定程度的责任可以提高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
      
      四 结论
      
      E-learning学习,虽然以时空泛在性、资源无限性、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等优势,成为现在学习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存在其不足,常使学习效果达不到期望的效果。通过以上网络学习的个人因素的分析,我们对影响网络学习效果和质量的因素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在以后的E-learning学习中,要注重从以上八个方面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
      [2] 刘耀中.E-Learning:基于网络教育的企业培训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6,(6).
      [3] 程艳林,詹健,庞燕.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2):150-152.
      [4] 社会互赖理论[EB/OL].
      
      [5] 群体动力理论[EB/OL].
      
      [6][12]王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5,(1):30-35.
      [7] 韦伟.现代远程教育中关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新构想[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3):56-58.
      [8] 黄海波.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14-17.
      [9] 赵一涛,杨雪.基于网络教育的学习者特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小学电教,2006,(12):56-58.
      [10] 姜曾贺,吴战杰.网络环境下多维学习者特征分析模型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5,(4):71-73.
      [11]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 王艳丽,程云,赵呈领.基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网络课程设计[J].软件导刊,2007:24-25.
      [14] 学习风格[EB/OL].
      
      [15] 双重编码理论[EB/OL].
      
      [16] 学习动机[EB/OL].
      
      [17]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8] 元认知[EB/OL].
      
      
      Analyze Personal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E-learning
      LI Xue-meiHAO Li-xingDAI Xin-juJIAO Bao-co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48,China)
      Abstract: E-learning becomes a part of modern learning. Based on characters of e-learning and related theories, this paper analyzed personal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e-learning from eight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offered references to improve e-learning effect and communication quality.
      Keywords: E-learning; Personal Factors;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Group Dynamics; Choice Theory
      编辑:沐西

    推荐访问:因素 影响 分析 Learning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