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职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_2018年广州市中职数学能力比赛

    时间:2018-12-23 19:51: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中职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好,其数学应用能力更差,若不在这个方面加强培养,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差的原因,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 数学 应用意识 能力的培养
      
      一、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差的原因
      
      1.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强调打基础,忽视数学应用。教师就例题讲例题,学生就习题练解题;关注题型和技巧训练,却很少去讲数学的精神、数学的价值、数学结论的形成与发现过程、数学对科学进步所起的作用等等内容。这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化、狭隘化,比如许多学生就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逻辑证明和计算”,甚至认为“数学只是一个考试科目”。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其数学应用能力往往经不起实践检验,很难适应职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应用数学的意识差
      用数学的意识,简言之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意识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种心理倾向,其重在自觉性、自主选择性,它需要在较长时间中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才能形成。
      我国旧的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由于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以在体系结构上追求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论述为主的“理论型教材”占多数。“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仅被视作一种引入方式,而忽略引入过程中的抽象、概括、分析,忽视“数学源于现实”的思想教育;数学概念、定理的教学关注的是理解、证明、推导等纯数学形式的训练,而忽视数学创造性活动经验和相关数学思想的介绍,忽视“数学寓于现实”的思想教育。这种“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方式恰恰失去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最佳过程。这是造成学生缺乏甚至是逐渐丧失应用意识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学生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太少,平时也较少阅读科普读物,对数学应用缺乏起码的感性认识,对本应该知道的概念,如收入、收益、利润、利率等等认识不清,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互不关联,数学应用无从谈起。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提高的。学生学习态度也存在问题,依赖心理重,再简单的问题也不愿动手去做。
      3.不善于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数学的建模是关键。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首先学生的阅历有限,对应用问题的背景不熟,难以从中构建出数学模型,阻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不能从众多的文字、数据中排除应用问题的情境干扰,抓不住问题的关键,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数学建模,因此也就列不出正确的数学表达式,从而放弃对应用问题的研究。其次是学生抽象能力不强,特别是不习惯应用问题中的字母,更谈不上用这些字母进行思维和运算了。
      
      二、培养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几点思考
      
      1.拓宽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首先,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法上狠下功夫,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应用的内容,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排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可能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2.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和教学,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落到实处。
      在双基和四大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应用问题的渗透和平时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在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中,尤其应重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数学应用问题设计成探索和开放性试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应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如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量等)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实际问题,这是教学中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它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化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
      3.通过开设数学实验课,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实验课在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介于常规应用题教学与数学实践课、建模课之间,它更强调学生以动手为主。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实地感受听起来枯燥抽象的数学原理和数学理论。比如,讲授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可让学生上计算机利用几何画板操作,直观地观察曲线的形成和变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曲线的几何性质,还可让他们了解几何画板本身就是数学应用的产物。数学实验课是一种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它是学生了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方式。
      4.鼓励中职生尝试数学知识应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能够达到会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去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合于广大学生运用的方法,在繁杂的学习方法中寻找规律。数学知识应用的训练与素质教育是相协调的,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挑战。
      鼓励中职生勇敢地尝试,需要广大教师的认可与支持。由于学生开始时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对这类数学问题的解决缺乏信心,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适当把握难度,尽量做到与所学知识有较强的联系。若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给出恰当的提示或暗示;当学生进行多次探索后仍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再次给予提示或暗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学生的自信心必将得到普遍的增强,使学生具有敢于去尝试和敢于接受挑战的信念,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愿意接受更符合实际的数学问题。当学生主动要求练习或主动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这说明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勇于尝试和探索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5.挖掘中职生潜在的数学能力,激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潜在能力的提高,对中职生的自身素质的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更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潜在能力就会发挥作用,就会激励他们去迎接实际问题的挑战。当所学知识不够用时,学生就会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不断积累。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这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成功,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兴衰。数学知识的应用只是对学生潜在能力培养这一长远目标的一部分,然而又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数学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领域,社会发展需要数学,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数学,数学能力的提高对其它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重视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成为当前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学习数学、喜爱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克服对数学的厌学、怕学现象,而且能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部动机。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长足进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长期任务。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途径很多,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条件、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方式,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尚志.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数学教育学报,2002,(2).
      [2]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杨骞.着眼于数学应用的数学教育改革.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9).
      [4]汪国华.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路在何方?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

    推荐访问:中职 意识 培养 能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