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生命审美与生命境界 审美教育与人的生命完善

    时间:2019-01-15 03:34: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人的生命是一个丰富完善的体系,是由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所构成;审美教育就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境界,养成和谐人格,完善人的生命。�
      关键词:审美教育;生命;生命完善��
      
      一、审美教育的界定�
      
      1795年德国美学家、诗人、剧作家席勒发表《美育书简》一书,第一次提出美育的概念。在我国,美学大师王国维首次在他的《孔子的美育主义》一文中首次使用美育一词。人们虽然对美育的认识是见仁见智,但归纳起来,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地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已达到完善人的生命之目的的教育。�
      审美教育是一种具有形式化、动情化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想像力、创造力等,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性,以最终实现生命的完善。美育的实质在于保持人的精神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并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审美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的教育。�
      
      二、完整生命的理解�
      
      首先,从生理学的角度,人的完整生命是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和谐统一。感性是指人性中与生俱来的、与生理相关的一些心理要素,如欲望、本能、感知、想像、情感、直觉、潜意识等,这些心理因素往往可善可恶,具有个体差异性。理性则包括理智、判断、推理和价值观等,属后天意识。感性是理性的基础,并受理性的指导和规范,理性渗透于感性,并依托感性存在于生命中,世界上不存在纯感性或纯理性的生命。二者缺少任何一种的生命是残缺不全的生命。�
      其次,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看,人的完整生命是由物质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道德生命和审美的生命组成。人之为人,更重要的在于其理性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道德生命和审美生命。在已结成的社会网中,人在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基础上,形成了人性的、人道的、伦理的社会生命,可以说社会生命是人之为人又一重要特征。�
      最后,人是一个超越的生命存在,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其超越性,动物的生命追求仅在于满足其物质需求即生存和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人则不同。马克思曾经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种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知道按照任何一种尺度去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人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不只是为了满足物质生命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满足理性、精神生命需要,获得生命美的享受。美是生命的精神食粮,美的需求是人之完美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他们总是要创造精神的、审美的东西,他们努力改变现状,为理想不断奋斗,使生命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完善。人在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生命,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和谐、更加完善。�
      三、审美教育与人的生命完善�
      
      (一)美育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
      首先,美育是沟通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完整的生命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世界上不存在纯感性或纯理性的生命。作为一种育人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健全的生命,塑造理想的人性。从这一目的出发,理想的教育应该既有理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出发才是真正的科学”。传统教育过于偏重理性,强调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道德的规范,习惯于说教和灌输。这使得我们的教育缺乏情感和个性,难以入情入心,甚至引起学生潜意识的排斥和反感。因此,增强美育,加强对人的感性因素,如感知、想像、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等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美育是一种偏重于感性的教育。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多元的,既有理性的逻辑思维,也有直觉、顿悟等非理性的思维。一见钟情、突发灵感就是指的后一种情况。从这一意义上讲,美育的方式是不那么讲“理”的,但却是有效的,它能弥补理性教育的局限性。美育不仅从感性出发,而且能使感性得到升华。这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理性因素总是与感性因素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从对美的事物感官上的喜爱,到审美理解和欣赏,再到审美创造,直至将美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这一个升华的过程本身就是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次,美育具有激发人的感性功能的作用。它使人的感觉、知觉、想像、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形成感性和理性意识的交融与和谐,从而让人的生命走向完善。从美育的手段看,具有形象性、艺术性;从美育过程看,具有愉悦性、情感性;从美育的效果看,具有实效性、深远性。能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这些都弥补了理性教育的不足。传统的德育方法比较注重晓之以理,总是想把教育者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但效果常常不佳。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而又能够促进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使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事实上,今天的教育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即发现如何在理智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赫胥黎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即必须使学生不仅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而且也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挑选所需要的一切其他科研成果的果实”。美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就能够完成这一“使人着迷的任务”,它最充分地体现了促进生命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
      
      (二)美育可以提升人的精神生命�
      第一,美育是美感教育,由于美是生命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就不能不涉及到心里结构的完善,人生态度的优化和人格的全面建构等问题,因此,美育是生命完善的需要。我国古代就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一方面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事非、善恶、美丑的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乐教对于伦理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孔子《论语―泰伯》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教”,其用心就是让人们在音乐的欣赏中,实现情感的交流,达到心意的一致。在《论语―述而》中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把诗教和乐教并列,看作是造成仁人君子必不可少的条件,把“志道”和“游艺”结合起来,当作陶冶德性的途径和手段。�
      第二,审美的超功利性,审美教育是超功利的,是以自由和创造力为特征的情感教育,它为人们摆脱物质功利的束缚,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地空间。“只有通过美,人才可以走向自由”。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审美无厉害”,不等于审美无功利。美育并不是让人碌碌无为,不思进取。实际上,功利性即谋生的受动性,它是生命形而下意义的一维,是人生存的基本保障,也是人生的基本动力。除了生存之外,功利性应该有更高的境界。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功利性,对功利的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性解放的基础。认识到功利的合法性、局限性,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会以理性来看待功利性。如果把商品经济的利欲企动仅仅退化为谋生的功利一维,功利势必会滑向功利主义。所谓审美的“超功利”:应该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才能在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去创造物质文明。美育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三)美育可以提升人的社会生命�
      第一,美育让人的各种潜能和谐发展,让人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美育让人知道: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并不是为了一己的生存,而应该有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完整意义的人,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第二,审美的熏陶使人类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我们来自自然,最终要回归自然,因此,我们应以感激之情对待自然,回报自然。�
      第三,审美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由于审美的陶冶于超越,人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是我与你的平等关系,应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他人不是地狱,而是与我共生、共存、共荣的兄弟姐妹,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这样人类社会才会变成一个高度和谐而有的序团体,人类才会避免悲剧的重演,和谐社会的构建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徐恒醇.美育书简(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2]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克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推荐访问:与人 审美 完善 生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