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如何构建文言文课堂教学“四步走”模式】文言文课堂教学

    时间:2019-01-09 03:26: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分量,近年来更是有增无减。但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串讲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严重制约了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被提上日程,值此之际,如果教师还是以旧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学习新课程的话,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纵观这几年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我们发现高考文言文不仅全部考查课外篇目,而且能力题的比例在加大,分值在提高,这更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种可以让学生获得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在此,套用一下学界同行的思路,我提出“读―译―背―练”的文言文“四步走”课堂教学模式。
      一、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这条经验是宝贵的。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入门之径。宋人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然而,现在置身于绝大多数的语文课堂,听到的是教师们慷慨激昂的讲解,而少了莘莘学子的琅琅读书声。
      文章不是无情物,蕴含于文中的高妙的立意、深远的意境、细致的刻画等往往需要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言文教学更应注重朗读,如有些文章学生初看不懂,讲解会使句子变得浅白、淡而无味,削弱了文章的意境美,因此只有通过指导后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出作者所表达的意境,领悟到雨后彩虹般的佳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文言文的朗读教学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材特点来控制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时,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另外,还要将繁琐冗长的串讲让位给读。如有些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实,没有必要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还是多读吧。
      总之,我们应该还给学生朗读的空间,让他们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开窍,在读中陶冶情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如沐春风,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营养中。
      二、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二步――译
      文言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翻译句子,传统教学模式中这项工作几乎全由教师包揽。课堂上老师对照课文逐字逐句译,生逐个逐个记,既无思考,又不懂得结合全文意思,只是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因而无法形成解读文言文的能力。为避免“庖丁解牛,不见全体”的肢解式文言文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应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式教学模式,建立在教师导读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议读”机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把文言文翻译、理解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具体可用讨论式教学来实施。实施步骤为:
      1.设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变“教”为“学”。
      改变思维,课堂上让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对学生提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讨论问题的有效性。由于讨论的问题来自学生,因而激发了学生认知的热情,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保证了讨论的质量。
      2.析疑――培养学生自己探究的能力,变“死记”为“活学”。
      析疑,顾名思义就是分析和解答疑问。学生探索疑问的过程,是展示信息多元化、学习方法、团结协作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方法,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这样的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这种能力不是马上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的训练,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3.悟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层次,变“学会”为“会学”。
      悟的意思是:理解、明白、觉醒。学生在讨论中,一悟学会提问题;二悟学会讨论问题;三悟学会创新调控。这样的感悟,促进了学生的自身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步――背
      背诵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中国的私塾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背诵就是最主要的手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赋诗也会吟”,可见背诵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背诵文言文,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感,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背诵对提高语言能力和视听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背诵的目的是培养语感,把握语境,还有利于发挥主体作用。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体验,一篇文章教师讲得再好,分析得再透,还是别人的见解,学生只能支离破碎地领会。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多次地诵读课文,则便于整体感知和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过去背诵被冠以死记硬背的帽子,但事实证明放声诵读并非不可取。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课堂上总是保持“沉默是金”的风度,只有在老师的要求下才读,至于自己去诵读就更难得一见了,能够背诵几十首诗词或几篇文章的学生可谓少数,也着实难得。
      其实只要指导得法,学生对于背诵是不会厌烦的。个人读、分组读、齐读、角色朗读等,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反复几次,直至熟读成诵。久而久之,学生便可在诵读中养成学习古文的习惯,古文的语感、语境也在读中“境界全出”,真是“非读不可以达其妙”。这样做有助于长久记忆,甚至能达到以读促讲的功效。
      四、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第四步――练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听、说、读、写是人类使用语言的四种方式,也是人类语言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文言文的学习是一种语言的学习,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课堂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它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课堂练习具有帮助学生为加深记忆而联系旧知识的复现功能;具有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汇集、归纳、比较的综合功能。
      练习要有质量,其质量取决于练习安排的合理性,练习与学习内容的一致性,练习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吻合的针对性和练习对智力、能力发展的有效性。不加分析就把各类练习卷分派给全体学生完成,让学生进行无效的、耗时的机械重复的练习,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练习的量应是适度的,“题海战术”不应抬头。
      总而言之,只要掌握好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合理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文言文教学一定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朱熹.读书之要.
      [2]新课程标准.

    推荐访问:文言文 课堂教学 构建 模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