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有效改善当前幼儿教育中的僵化思维方式

    时间:2021-07-19 00:00: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思维方式是人的内在驱动程序,体现了看待事物的不同视角,对人们的言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幼儿教育应该是灵动鲜活的,但是受僵化的教育思维方式的影响,幼儿园的日常教育生活变得机械枯燥,将教育的智慧、幼儿的灵性都切除了,这一现状必须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幼儿教育;思维方式
      一、存在问题:不良思维方式的外显
      (一)时间安排固定化
      操场上,孩子们清脆的嬉笑声不绝于耳,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的玩着各种游戏。“收起来了,小朋友把玩具放进框子里。”收玩具、拿衣服、排队、回教室,老师有些匆忙。她跑跑停停,焦急着催促孩子们“快点,快点,后面的小朋友跟上队伍,我们赶紧要回教室啦!”在老师的催促下,孩子们有些手忙脚乱。我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们为什么这么着急,慢一点走呀。”“集体活动的时间快到了,我们必须要按照作息时间表,准时的组织活动,因为我们刚刚活动的地方离教室太远了,时间来不及了……”。
      (二)区域设置模式化
      伴着幼儿园传来的优美钢琴曲,我来到了中(1)班,孩子们零零散散的入班了,都在摆弄着区域材料,我被“美图秀秀”这个名字所吸引,来到了美工区。我仔细看了一下,区域里有4种操作材料,其中与主题有关的有两种:“树叶变变变”(树叶贴画)和“渐变的树叶”(树叶渐变涂色)。教师以展示成品图的形式表现了操作的方法,4个孩子正在边看边做。我又带着一颗好奇心走进了后面两个教室,我惊奇的发现每个教室的美工区都有树叶贴画和树叶渐变涂色的操作材料,只是名字变成了“树叶的新衣”和“美丽的树叶”等等,而里面的操作材料包括操作方法的表现方式都是一模一样的。
      (三)班级管理标准化
      楼梯口传来老师不断重复的提醒声:“一对一对拉好手,拉好手,拉好手,拉好手……不要有声音,安静地走。”孩子们经过老师身边时,个个拉着小手,也能非常安静有序的行走,可是当老师提醒到队伍后面的孩子时,前面的孩子又开始自己走自己的,开始边走边聊着天了。老师赶忙走到队伍前面,又继续重复着排队的要求“一对一对拉好手,安静地走……”他们就这样一路走到了操场。老师对孩子们排队的常规有统一的要求,但是孩子们确实不能做到整齐划一,那这样的常规标准要求真的合适孩子吗?
      二、原点回归:改变传统的旧有思维
      (一)教育应敬畏幼儿的生命本源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就是对人予以生命的导航。幼儿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不是物,仅靠冷冰冰的一纸安排机械的实施每个活动,其实是对幼儿生命的漠视。教育的本质应该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依据幼儿的成长路径,引导幼儿获得自主生存的基本态度、情感、意志和思想、精神、方法,将生命性的教育行径深入人心、产生“内化”、自觉执行。
      (二)教育应正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是作为一个发展着的、具有积极能动性的主体而存在的,具有对自身行为和意识的调控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幼儿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依据个人对事物的信心行事,积极主动去做该做的事情,通过自身活动而获得发展。然而在幼儿教育结构化的背景下,多数幼儿已经习惯在老师的计划与安排下生活,一旦教师给予开放和自主的机会,那些习惯于被管制的幼儿反而不安起来或者表现出无所事事,此时的幼儿已经听不见自己内部的呼声,缺乏了对生活的主体性。
      (三)教育应促进幼儿的个性成长
      现代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个性的幼儿,而每个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就是与众不同的独一独特的个体。幼儿园是为幼儿成长提供帮助的专业机构,应根据幼儿的特征,因材施教,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输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发现并培养幼儿的个性和特长。幼儿园应为幼儿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和支持,包容有个性的幼儿。
      三、可能路径:培育充满活力的儿童
      (一)去固定化:让幼儿自行支配
      成人在制定幼儿作息时间表,常常美其名曰依照幼儿年龄特点,一头乐此不疲地扎入精细设置、执行“科学”的时间表,而常常忽略掉一个重要的前提:幼儿的一日生活轨迹、一日时间安排究竟应该从哪里来?是依据孩子需求还是依据幼儿园、教师需求,固定化的作息時间表之于孩子成长的意义在哪?被固定化的作息时间可能带给幼儿的教育经验是什么?它能满足所有幼儿的成长需要吗?幼儿日程的紧张、作息时间表的紧凑是当下幼儿教育突出的结构化现象,问题的成因源于独生子女、早期智力开发、竞争压力等多种社会因素。
      (二)去模式化:让幼儿自由创想
      一线老师愈发重视自主性学习区域在幼儿发展和成长中的作用,然而,细观每个年龄段的自主性区角,统一化、模式化的设置,仿佛是从一个模具里刻画出来。老师们按照园部统一要求设计和布置区域,一模一样的材料,大同小异的区角,步调一致的进程安排,其实是对幼儿个性及其发展需要和要求的忽视甚至压抑。模式化下的统一性,教师事事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事事为幼儿提前确定好游戏主题。去模式化,让幼儿自由创想。在幼儿区角游戏中,教师更多的要善于倾听、引导,尽可能地蹲下来与幼儿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兴趣和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区角设置、材料制作、游戏主题应多征求幼儿的意见,多与幼儿协商,与幼儿达成共识,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去标准化:让幼儿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固然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规范,然而在新时期的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日益暴露出诸多缺陷。标准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使得教师用划一的、死板的、狭隘的既定标准、规则约束幼儿的言行,具有强制性和刚硬性。幼儿在老师的高控下,在班级中无法得到自主的发展,体会不到主人翁的感觉,对上幼儿园索然无味,甚至产生叛逆情绪;另一方面在标准的高压下,教师不能追随和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而及时变化与调整,不能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情境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和幼儿都陷入标准化的泥潭中。去标准化,让幼儿自主管理,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引发其自主管理的意愿,积累自主管理的经验。
      在《纲要》及《指南》的引领下,我们正在逐步转变观念,不断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寻求合理的班级管理方式“自主管理”。幼儿在管理中寻求自主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进而抓准从他律到自律的“成长点”,实现幼儿的自主管理。

    推荐访问:僵化 幼儿教育 思维方式 改善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