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理论根源

    时间:2021-07-12 12:00: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是斯大林体制中最基础的因素,是决定该体制其他诸多因素的因素。经斯大林解释、加工和过滤的马列主义,有许许多多是变了味的东西,这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理论:一是社会主义的“超阶段”论,一是庸俗社会学理论。前者是俄国民粹主义最核心的理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在长期传播中被庸俗论者歪曲的产物。这两种理论和思潮有着共同的社会阶级基础,二者汇流一起,牢固结合,形成了一股极为强大的极左政治思潮,它们滥用马克思主义词句,以革命的面貌出现,不易被人识破;它们以极大的破坏力,从根本上冲击着苏联的革命和建设,造成极端严重后果,最后导致苏联剧变、苏共瓦解。
      [关键词]苏联剧变解体;俄国民粹主义;“超阶段”论;庸俗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3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3—0033-08
      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意识形态至上的党,它所领导的苏联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它的行动纲领,一切大政方针,包括党和国家的制度设计、决策机制、机构设置,无不是以思想理论、意识形态为考量,并以此作为思想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苏共来说,指导一切事业的思想基础是理论观念,是意识形态。
      我们平常所说的斯大林体制,其所谓的“体制”,实际上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理论原则;二是建立在理论基础和思想原则之上的大政方针、路线政策;三是依据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而建立起来的党政机构,并以此形成的一套决策机制;四是由上述理论、路线政策所决定并由党政机构所控制的社会组织和非政府机构、群众团体。斯大林体制就是由这四部分构建而成的一个制度体系。而这四个部分当中,斯大林的理论,包括一部分是他所解释和理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部分是他从俄国和其他地方所继承或吸取来的思想传统,总之,他所贯彻的所有思想理论原则,是其体制中最基础的因素,是决定体制中其他因素的因素。
      如果我们说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是苏联解体、苏共瓦解多种因素中带根本性的原因,那么,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中的思想基础、理论原则部分,则是造成苏联解体、苏共瓦解的诸多因素中更带根本性的因素,或者说是根本因素中的根本因素。
      那么,苏共和苏联国家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是什么呢?有些人或许会不加思索地回答说,当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说,不能这么简单化地回答,事情要复杂得多。从苏共和苏联历史上长期起作用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来看,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是经过斯大林理解、解释、加工和过滤了的马克思主义,甚至也不是真正的列宁主义,而是斯大林曲解甚至歪曲了的列宁主义。此外,还有斯大林个人从传统宗教或其他方面吸收来的种种因素。一句话,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实际指导苏联的那一套理论,是斯大林主义的货色。斯大林的这些东西要驳杂得多,并不能说是纯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只要进一步做具体分析,就会看到这里面有许多变味的东西,其中掺杂有好多其他复杂的成分。
      通过研究苏共和苏联国家发展的历史,大量事实告诉我们,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成分在苏共和苏联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超阶段论”,一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在中国通常就是指“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在哲学上,实际就是属于一种叫做庸俗社会学的理论。因此,我们认为,苏共和苏联国家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从斯大林执政后所遵循、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最主要的有两大理论,一是社会主义的“超阶段”论,一是庸俗社会学理论。庸俗社会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过程中在西欧和俄国产生的一种庸俗化歪曲现象,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庸俗化和扭曲;社会主义的“超阶段”论则是来源于俄国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的一个理论核心。
      现在,让我们对这一论题加以展开,看看这两种理论是怎样在苏共和苏联的现实政治生活中发生作用的。
      一
      俄国民粹主义的社会主义“超阶段”论,是贯穿于苏联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条基本理论线索。所谓社会主义“超阶段”论,实际就是指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不必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形态发展顺序,不一定必须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实现,而认为社会主义可以超越阶段,绕过资本主义,在落后的资本主义或者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这样一种理论就叫做社会主义“超阶段”论。
      苏联实际上就是按照这种“超阶段”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的。这无需多讲,大家都十分明白。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超阶段”理论来源于何处,是什么人在何时何地提出这种理论的?
      俄国思想史、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史实告诉我们,这种“超阶段”理论是俄国民粹主义在19世纪50—60年代提出来的。具体地说,是俄国民粹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来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捍卫公社所有制,企图通过当时俄国还存在的农村公社,绕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大量的事实驳斥了公社所有制反对者的论据。这些反对者认为,“公社所有制是土地关系的原始形态,而土地私有制是第二期的形态”,所以,土地私有制高于公社所有制,应将后者摈弃之。车尔尼雪夫斯基针对论敌的这一“三段论法”,用自然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大量事实,提出并论证了自己的“三段论法”:“1.发展的最高点,在形态上,同它的起点相吻合。2.当某一社会生活现象,在先进民族那里达到了高度发展时,在这个高度发展的影响下,在其他民族那里,这个现象会极迅速地发展,会越过中间的逻辑环节,从低级阶段直接进到最高阶段。”正是根据上述第1条的原则,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正是因为公社所有制是原始形态,也就应该认为,土地关系发展的最高时期,没有这种形态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这一最高发展阶段,也会采取公社所有制。正是根据第2条的原则,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私有制作为介乎高低两个公社所有制(公社所有制的原始形态和高级形态)时期之间的一种发展的中间环节,会是极短暂的,甚至由公社所有制的低级阶段会“越过”中间环节,“直接进到最高阶段”。这样,车尔尼雪夫斯基就通过这一“三段论法”,提出了通过俄国农民公社,绕过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中间环节,“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这就为俄国民粹主义“绕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核心思想,即“超阶段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推荐访问:苏联 剧变 解体 根源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