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简述群众路线发展历程与不同阶段的特点

    时间:2021-07-12 08:00: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印记。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之际,本文尝试对群众路线的发展历程和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梳理,希望通过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对新形势下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有所启迪。
      关键词:群众路线,阶段特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砥砺前行的历史。群众路线始终伴随着革命发展的不同时期,从萌芽、概念提出到理论确立,不断走向成熟。
      群众路线的萌芽与党的诞生相伴随。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在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实际上讲的就是党的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理念的提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928年7月,党的六大作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重要论断。1929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专门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同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的初步形成。
      群众路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日渐完善成熟。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了著名的整风运动。在此基础上,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并赋予了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使之成为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时,对毛泽东论述的群众路线作了重要的补充。此外,七大通过的党章对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方法做了总结和阐述。此时党的群众路线已经基本发展成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使命就是赢得战争,恢复国家的和平。此时自身弱小又处于敌对势力的包围之中的中国共产党,扩大红军、支援前线、发展生产、保障军需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因此,在这一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有以下特点:
      实践重点在于保护群众利益,赢得民心。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颁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用铁的纪律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中国共产党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突破口,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要紧的问题,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延安时期,国民党实行经济封锁,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群众的生活陷入极端困苦,大生产运动不但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而且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正是这些践行群众路线的举措不断激发着群众参加或支持革命的热情。
      主要方式方法是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吃住在一起。在革命时期,与人民群众吃住在一起,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中国共产党在与群众长期朝夕相处中培养了鱼水深情,保持了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根据农民的特点,采用了多种通俗的形式,如标语、口号、图画、红色歌谣等,来宣传党的政治主张、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人民群众了解党的性质和任务。并结合广大人民群众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事例,动员群众紧密团结起来。
      时代内涵是建立"群众党",夺取战争胜利。近代中国的各种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各式"运动"都带有历史局限性地在革命道路上选择了自上而下的"精英路线"。这种路线缺少群众基础故而后劲不足。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建立"群众党"、坚持走群众路线,最终完成了由弱到强、由幼稚到成熟的伟大转变,并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个阶段,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容,就是争取、团结、依靠群众,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在取得政权后,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进一步探索执政条件下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工作方法,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党执政后对群众路线不断做出新的阐发。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党章第一次写入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在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邓小平总结了党执政后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并且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57年2月,毛泽东专门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团结-批评-团结"的内部矛盾处理方法。运用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既是对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又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
      群众路线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虽然党的群众路线已经初步达到成熟,并得到持续的丰富发展,但在不断探索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波折。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全国开展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这些运动的共同特点是把群众路线曲解为搞群众运动,使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了损失。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局面,毛泽东在1961年,再次论述了贯彻群众路线的问题,提出了"向群众寻求真理"的要求。1962年党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次会议恢复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但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发展同样是在曲折中前行,以后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左"的错误。
      不同于革命时期党的首要任务是团结人民群众打胜仗,在中国共产党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后,如何建设与治理国家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核心问题。这个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有以下特点:

    推荐访问:简述 发展历程 群众路线 阶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