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从革命的领导方法到执政的工作作风

    时间:2021-07-11 04:01: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形成的重大成果。群众路线的提出、形成和发展、丰富,与党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具体历史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密切相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毛泽东同志从领导方法角度强调群众路线,初步形成了包括重视群众革命主体地位、代表人民利益以赢得群众支持、严格要求党员以赢得群众信任在内的群众路线观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从执政党工作作风的角度,强调以保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注重调查研究来反对官僚主义,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来凝聚社会主义建设力量,并提出了以制度建设预防脱离群众倾向的构想,进一步从理论上丰富、完善了群众路线。
      [关键词]毛泽东;群众路线;历史考察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4-0032-04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群众路线的一系列重要观点。考察毛泽东同志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就明确认识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1922年,党的二大在《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我们的活动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1928年7月,党的六大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出“现在第一个革命浪潮以屡次失败而完结,而新的浪潮没有来,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统一群众、团结群众于党的主要口号,加紧日常工作,尤其是城市产业工人之中的工作。”六大后,各地党组织抓住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发动农民开展游击战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
      如何在强敌环伺的恶劣环境中不断扩大红军、巩固根据地,成为党面临的重要课题。毛泽东在领导井冈山斗争和四次反“围剿”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关于群众路线的若干观点,集中体现在1934年发表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讲话中;在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过程中,毛泽东不断深化了对群众路线的认识,1943年发表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和内容载入党章。这一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提出和发展,都紧密围绕着一个主题——感召群众投身革命。概括起来,其路线思想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1.重视群众革命主体地位。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深陷在民族灾难之中,时刻面临复杂深刻的变革。引领这样一个国家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强大,认清哪个阶层是革命的主体事关全局,毛泽东回答了这个问题。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毛泽东做了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主题的讲话,阐释了他关于群众路线的首要观点——重视群众作为革命主体的地位。他提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将群众视为“真正的铜墙铁壁”。[2]138毛泽东这一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为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均由他们创造,他们在社会变革中起决定作用。毛泽东同志将群众称作“铜墙铁壁”,视其为革命的主体和革命依靠的力量,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一脉相承。这一观点在抗日战争中继续得到深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再次指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3]
      摆正党与群众之间的地位、关系,是重视群众革命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谈到:“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4]864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再次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1031并从具体工作方法的角度指出,要“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4]1095
      2.代表人民利益以赢得群众支持。兵民是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就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如何赢得群众支持?毛泽东在1934年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群众是铜墙铁壁之后,立即又谈到,最有效的途径是代表人民利益,“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2]139
      在敌人封锁之下,根据地经济困难,毛泽东特别提出要重视人民的经济利益,以组织领导人民发展经济为中心工作。1942年末,毛泽东发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5]467所谓物质福利,首先“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其次是“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具体的做法是,“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生产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5]467

    推荐访问:执政 工作作风 革命 领导 方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