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文化软实力研究对构建《英美社会与文化》立体教学模式的启示

    时间:2021-07-02 00:02: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当前的《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学安排是一种平面的模式,虽具有系统性,但是由于缺乏纵向对比和不符合发展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所以需要尝试构建《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新的立体教学模式。本文在文化软实力研究理论成果的启发下,提出了构建新的立体教学模式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英美社会与文化 立体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英美社会与文化》立体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后现代主义和文化软实力双重视角(2013YJG1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01-02
      《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为英语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的相关情况,当前,不仅该课程内容以及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而且也不能适应现阶段发展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所以改革旧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探索新的立体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最初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1990年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软实力”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奈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分为两个方面,即硬实力和软实力;软实力是“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1]”,并在《变化中的世界权力本质》一文中进一步将“软实力”定义为:“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本国的目标,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2]”。他虽然在这些文章当中提出了“软实力”这一重要概念,但是对“软实力”概念的内涵没有做出明确的论述。明确界定概念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所以,奈随后在其著作《美国实力的悖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为何不能单干》[3]和《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4]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不断完善,指出“一国软实力有三个来源: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对外政策[5]”。
      随着“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逐渐明确,对“软实力”的研究逐渐发力,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知识背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学者对软实力的理解也各有差异。我国著名学者王沪宁、阎学通、苏长和等也对“软实力”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虽然这些认识和理解各有差异,但是基本都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评述》[6]一文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国家软实力的资源禀赋包括历史性资源禀赋、现实性资源禀赋和未来性资源禀赋三类,而历史性资源禀赋的核心就是优秀文化传统;现实性资源禀赋是基于优秀文化传统上形成的社会制度、价值观以及国家凝聚力等,所有这些资源禀赋中,文化是内在观念基础,而制度是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国家进一步发展和体现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既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那么发展和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如同发展和提高硬实力一样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国内学者就发展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同样也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概括而言,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应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7]”。通过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整合当前混乱的价值观,规范伦理道德,树立理想人格,确立行为导向,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具体的途径就是强化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但许多研究表明,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文化失语现象”,也不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我国高校使用的《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的教材主要有: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张奎武主编的《英美概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朱永涛、王立礼主编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周淑麟主编的《新编英美概况教程》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由梅仁毅主编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教程。这些教程的内容按国别涉及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制度、教育、社会生活、风俗文化等方面内容,信息量大,而课时紧张,所以大部分时间以教师讲解为主,所以在课堂上很难加入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另外,这些教材的内容大多都是相关内容的简单堆砌,“摆事实”多于“讲道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辨别能力,而且在没有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相关信息作为横向参考的情况下,很难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英美社会与文化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逐渐疏远甚至遗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导致文化身份认同移位。
      概言之,当前的《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存在两个主要的缺陷:第一,只注重介绍英美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现状,属于平面教学模式,忽略了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形成的深层根源分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二,缺乏横向对比的参照,只注重介绍英美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现状,而忽略了与本国社会与文化的横向比较,容易使学生形成用英美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现状为标准来评价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的观念,而忽视中国与英美国家巨大的纵向历史、社会与文化差异,容易产生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知,对发展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造成消极负面的影响。
      这种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当前我国教育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的一门主要课程,但是该课程的设计和平面教学模式无法充分实现这一目标。所以,对当前《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平面教学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西方先前主流的文化基础主义和中心主义理论提出了反对,理性地对待各种不同文化,认为各种不同文化具有各自本身独特的内在发展逻辑和合理性。英美文化是在英美国家独特的地理、经济、历史、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来,所以也并不具有所谓的“普适性”。中国拥有与英美国家完全不一样的地理、经济、历史、社会和政治环境,所以在中国就形成了与英美国家不一样的文化和基于这种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在当前我国倡导文化自信和文化觉醒和发展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形势下,加强文化内容在英语教学中的份量就成了合乎逻辑的现实需要,而且也具有了理论上的必要性。而文化源自各个文化主体在不同的地理、经济、历史、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来的,所以分析中国和英美国家文化特征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可以从地理、经济、历史、社会和政治环境等维度入手,这样就有了构建《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推荐访问:文化 英美 教学模式 启示 构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