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探讨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美术发展的创新问题

    时间:2021-06-09 20:02: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西部、西南部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资源。然而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一直维持在传统、保守阶段缓慢发展。繁荣、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美术文化,创新、改革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发展机制,符合新时期国情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美术 发展 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中国中西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悠久的文化,这些文化中包含了美术文化。
       一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少数民族传统美术所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生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1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特点——地域性
       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分布广泛,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民族社会环境形成了异与其它民族的地域文化。地域的差异造就了各民族自然景观、生产、生活习性的不同;少数民族美术总是同本民族特定的历史、宗教、生产生活等相依相存。正是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相对应的本民族传统美术也就具备了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如我国东南部山水多奇秀、而西北部山水就显得浑厚;反映西南部少数民族美术作品描述自然资源时充满了灵秀之气,而体现西北部少数民族风貌的作品就多了厚重浑圆的色调。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畴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民族美术地域性特点,才逐渐形成了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系统,如:丝绸之路美术文化、青藏佛教美术文化、巴蜀美术文化、云贵高原美术文化等,这些传统民族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不可复制的民族精髓。
       2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特点——民族性
       我国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形成于各民族的传统美术汲取了民族文化核心,使得代表各民族艺术的美术作品及创作具备了典型的民族性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创作,是以民族生产、生活和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取材于人们在本民族物质生产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如我国西北游牧民族多以动物纹饰作为装饰,具有个性的动物形象和纹饰出现在器皿、服装的装饰中;藏族具有独特的信仰和文化传统,体现宗教艺术的“唐卡”对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用色彩强调绘画的艺术效果;云贵两广地区少数民族多运用红、黑、白、黄、蓝颜色,体现于服饰图案、刺绣、织锦、蜡染装饰中,其中图案造型多瓜果、草木花卉、飞禽走兽,既有民族生活情趣,又有艺术风采。
       3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特点——生动性
       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使得少数民族色彩运用生动、活泼,具备显著的民族特征。壮族的花山壁画、白族的剑川石窟、北方游牧民族的阴山岩画、朝鲜族的墓室壁画等,这些壁画、岩画个个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的生动性。
       二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作品创作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作品创作类型主要来源于本民族政治、宗教、历史、文化等。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创作类型归纳主要体现在反映少数民族风俗、风情类、见证历史文化史志类、各民族大团结及民族生产生活类等。
       1 反映少数民族风俗、风情类作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本民族的风俗和自然资源,如胡胡的《卓歇图》,描述的是契丹族一队人马游猎归来,就地休息的情景,人物形态栩栩如生,图面构图、人物安排体现了契丹民族的风俗、服装配饰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庞熏丹的《贵阳苗族笙歌》描述了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生活画面;周昌谷先生的《拉卜楞集市》则反映了甘南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景;石鲁的《古长城内外》则反映了蒙古族同胞在新时期的生活状态,等等。
       2 见证历史文化史志类作品
       以民族史志为内容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记录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延续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等,此类美术作品往往图文并茂,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作有嘉庆年间陈浩绘制的《百苗图》,详细介绍了当时贵州的苗族、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服装配饰、生活用品、婚丧嫁娶特风俗以及向朝庭进贡的情形,该作品丰富了后人研究少数民族的史料,见证了民族历史。
       3 反映民族团结及生产生活类作品
       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一直是中国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少数民族团结、民族生产生活类的作品在民族美术创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叶浅予的年画《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旺亲拉西的年画《草原上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等,已经成为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和民族团结的美术经典。
       三 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美术发展瓶颈
       随着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多元化文化的大发展冲击着传统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少数民族美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多重瓶颈。
       1 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发展遭遇多元文化冲击
       民族文化多元化核心提出来的是兼收并蓄,然而现实却是,西方文化,大汉族文化在该阶段中被放大化吸收,信息时代的产物造就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因素混入多元中,民族传统美术文化在此过程中被无情的排挤,淳朴的民族美术融入了太多的现代元素。
       前面已经论述了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总是同特定的社会、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相适应。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广播、电视、网络、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渗透进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混杂的外来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进少数民族的生活中,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
       2 教育资源匮乏制约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发展
       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水平,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在中西部及西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教育的投入有限,无论是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水平都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仅有的教育资源中,也往往存在着重语数轻美育;重分数轻过程的应试教育。美术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无论是普及程度、师资力量、学生家长的重视程度上都很难提升到一个高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培养,教育资源匮乏再次成为少数民族美术发展的一个瓶颈。
       3 艺术市场化影响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创作
       经济时代,在艺术被市场化的今天,艺术家们也难免会用市场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民族文化。市场通过金钱诱惑力来影响艺术家的观念,并根据需求者的品位去调整艺术家的创造思路,这对少数民族美术创造有很大影响。近期流行的所谓浪漫化的写实风格和装饰性的伪民族风格就是市场催生的产物,这些风格没有创新的成分,甚至可以说是不伦不类,但就是这些不伦不类的作品有市场需求。正因为市场的需求和时尚的影响,创作者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少数民族美术的本质问题。他们多数人对自己的创作所涉及的民族文化是不了解的。创作方式就像旅游者一样,到民族地区去走一走,拍些照片,随意画些速写,然后按照眼下时兴的模式复制出一批作品来。这些民族的文化不可能以客观完整的形态进入他的视野,只能是被某种先人之见设定的某种形象,或是一种猎奇的对象,所以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怀也会显得造作和虚伪。
       四 少数民族美术发展创新思路
       少数民族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在促进和推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国家对于民族地区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会进一步吸引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画家。他们会吸取前辈的经验,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少数民族文化,用自己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去创作能够表达他们自我感觉的作品,继续在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方面作出新的拓展和贡献。

    推荐访问:新时期 探讨 美术 民族传统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