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民国时期广东侨生中学教育初探(1927—1949)

    时间:2021-06-07 08:01: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广东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侨胞输出大省,在19世纪80年代便率先有了国内侨生教育事业。广东的侨生中学教育事业,在民国初期初步展开,经过1927—1937年的稳步发展,于1937—1945年间达到繁盛,1945年后又有所回缩。期间回到广东升学的中学侨生都能在政策上获得优待,在经济上得到补助,使动乱中回国的侨生免于失学和被迫害,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感情,无论在华侨社会还是在广东当地,都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民国时期;广东;侨生中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9-0166-02
      
      广东侨生中学教育,是指在广东省地域内所办,以归国侨生、归侨、侨眷子弟以及华裔为对象开展的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及完全中学的教育。广东省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华侨同胞又素有送子女回国升学的传统,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广东对侨生教育的重视早于其他地方。清末民初时,全国的华侨工作开始萌芽,但仅限于调查侨教和奖励热心兴学的华侨;直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才开始将华侨教育作为侨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管理,广东省的华侨教育大约也在1927年后才稳步发展。
      
      1 民国时期广东侨生中学教育概况
      
      广东省作为近代以来海外侨胞最主要的输出省份,早在19世纪80年代便率先有了国内侨生中学教育事业。从1927年起,民国期间广东的侨生中学教育事业历经发展、繁盛、衰落,几度沧桑,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起伏性。
      1.1 稳步发展
      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时期,是广东省内华侨教育日渐发展的时期。无论是中央还是广东地方政府,对侨生回国升学都持鼓励态度,不仅开始设立专门的侨教管理机构,还制定和修订华侨教育法规,侨生中学教育工作一步步建立起来。
      1931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修正的《华侨子弟回国就学办法》,1932年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通过《保送及介绍侨生升学规程》,中央如此,地方则更积极。1929年9月中山大学附中增设华侨班,1933年广东省政府发布训令,“通饬各校对侨生投考学校酌予通融”,同年省参议会又通过《设立华侨班方便华侨子弟就学以宏造就》的提案。这些规程和办法,规定了对海外侨生回国就学持欢迎态度和优待办法。这对于在南洋受到当地殖民政府教育限制的华侨,在感情上是一种很大的安慰,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认同感,也就更愿意回国升学了。
      与此同时,广东省内私立的华侨中学教育达到了一个高潮。首先,许多教会学校陆续得到了海外人士的巨款赞助,侨教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其次,随着西学不断东渐,新式学校不断增加,如1921年创办的执信中学、1927年改广雅书院而办的广雅中学等,都招有华侨及港澳同胞及其子弟入学。
      1.2 形成体系
      自1937年抗战开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这八年间,时局非常动荡,尤其是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批海外侨生被迫回国内升学。广东国民政府为了安置大批侨生,还特别于1942年1月设立“广东省紧急救侨委员会”,多次对包括侨生在内退回广东的难侨予以救济,发放各种救济费以维持膳食。据侨务处统计,1942年受到广东省政府发给救济费的中学侨生共6306人,占广东省全部受济员生人数的79.9%。
      政府在经济上救济侨生,在政策上也给予支持,多次颁布训令至省内各中学,要求对归国侨生给予多项优待,并设立专门的辅导机构、辅导员,介绍侨生入学。据1942年中央侨务委员会统计,当年广东侨务处保送及介绍就学的侨生中,有中学生2391人,占全国“中学”项总数的84.63%,可见当时广东省中学侨生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同时,中学侨生占该处介绍侨生总数的70.09%,也说明这一时期广东省内侨生仍以中学侨生为主体。
      为解决大批涌入的中学侨生的就学问题,广东省采取相应措施,于1942年在省内中学增设72个班以收容港澳等地内撤的学生。同年教育部在广东开办了省内第一所公立华侨中学——国立第三华侨中学,招收华侨子弟和港澳青年。在广东办学期间,共招收高中、初中16个班,学生约800多人,培养造就了众多优秀人才。
      1.3 稍有回缩
      抗战胜利后,由于从南洋被迫内迁的中学侨生大多数随学校复员而返回侨居地,省内的侨生中学教育有所缩减。据1947年国家侨务委员会统计,当年广东侨务处介绍及保送就学人数中,有高中侨生41人,初中侨生28人,虽仍占38.5%的比例,但远不及大学人数之众。
      民国时期广东侨生教育史表明:侨教事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及华侨政策的正确与否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广东的侨教事业是沟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文化联系,促进双方的文化事业共同发展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2 广东中学侨生优待政策
      
      民国时期,华侨教育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政府改变过去对华侨不闻不问的态度,对侨生回国升学采取鼓励支持态度,采取各项办法便利侨生就学,主要优待政策有:
      2.1 开办华侨中学
      随着南洋局势动荡,回国就学侨生人数越来越多,教育部与侨务委员会决定于1942年在广东乐昌成立国立第三华侨中学,以“吸收海外华侨子弟和港澳青年回国升学,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振兴中华、繁荣祖国培养人才”为办学宗旨,首期即招收高中、初中共6个年级12个班,学生约600多人。作为广东省内第一个专为归国侨生设立的中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42年大量侨生涌入省内之后的失学问题。
      2.2 开设华侨班
      除开办专门的华侨学校外,更普遍的做法是开设华侨班、华侨补习班,供归国侨生就学。华侨班是为专收中学侨生而在国内中学中另设的班级,其教学及管理,与普通班级都不同。1929年9月中山大学附中增设华侨班,“俾各侨生免有失学之惨”。华侨补习班则是为未通过入学考试或者在学期中间返国的侨生专门设置的补习班,以应侨生补习功课做投考之准备。1933年中山大学开设高中、初中华侨补习班各1班。“凡华侨生曾应高初中入学试落第者,而有志来学并未有入他校肄业者”都可报名。
      2.3 辅导侨生就学
      由海外回来广东的侨生,因为课程与国内中学多有不同,在国内就学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广东省设置专门辅导侨生入学的机构,并发布训令、规程,以辅导侨生顺利入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广州市已设立了辅导华侨学生回国读书的机构。1933年4月,广东省政府向省内中学发布训令,要求各校对归国侨生“应通融取录,以慰侨情”。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侨生回国人数大量增加,省侨务处规定回国就学的侨生应由当地就近介绍就学,侨生到校后,由学校切实进行入学测验,根据程度编入相当学级肄业。1945年抗战胜利后,侨务委员会编制1946年《侨务复员实施办法》协助回国侨生解决升学之困境。
      2.4 设置侨生奖学金、救济费
      回国侨生中不少人因为侨汇不通断绝了经济来源,因此广东省政府多次减免侨生的学费、设置侨生奖学金、给予侨生生活补助。主要有两类:一是为奖励学业优异侨生设置的奖学金及学费减免办法。侨务委员会于1942年10月设立“回国升学华侨学生奖学金委员会”,专门负责办理申请给奖华侨学生的登记、审查事项及保管、支配、核发奖学金;另一类是在侨生在学期间,大幅增加救济经费,同时救济的面也更加拓宽:除一般救济外,还酌发特种救济金、膳食贷金、寒衣补助费、医药救济金及其他临时救济费等。
      
      3 广东侨生中等教育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
      
      民国时期广东的侨生中等教育,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导和经费扶持以及国内侨胞的热心资助下,冲破重重阻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华侨社会及广东当地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对广东省来说,首先,提高了华侨回国投资数目、侨汇数目,有利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毕业侨生热爱、认同故乡,不少有成就华侨归国投资家乡建设。其次,推动了广东省文化教育事业,由于华侨素有捐资兴学的优良传统,很多曾就读广东省内中学的华侨多次捐资家乡的各类学校。最后,省内就学的侨生来自海外各地,为广东与世界各区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沟通作用,不仅将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承,也从世界各地带来不同的多元文化。
      在华人社会来说,首先,国内侨生中等教育的开展,改善了近代侨生回国升学有诸多不便的状况,有利于提高侨生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增强其在海外的谋生能力。毕业侨生多数在侨居地创业,其中不少人成就斐然,在侨居地崭露头角,成为当地的社会中坚。其次,也大大提高了广大华侨对政府的向心力和民族自觉性。抗战时期广东省不少侨生投考军事学校,以身报国,固然是由于他们自身极大的爱国热忱,但广东省政府的侨生教育政策无疑起到了外在的推动作用。最后,为海外华文教育及华侨教育培养了师资。
      然而民国时期广东侨生中等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工作计划都只是纸上谈兵,并未付诸实施。这是由于当时广东省的侨教工作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国民政府教育部与侨务委员会都有管理华侨教育的职权,职能重叠。作为下设的地方机构,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侨务处之间也存在相同问题。由于两者权责划分不清,出现了互相牵制、争相推诿的现象,这影响了华侨教育政策实际效果的取得。
      其次,经费不足也是导致众多侨务工作无法实际开展的重要原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内战,使得本来就已非常紧张的国统区经济最终走向崩溃。行政院只得减少各项支出,使得华侨教育经费也十分有限,诸多提案只沦为一纸空谈。
      此外,抗战胜利后不久反共内战即起,国内局势动荡也是影响国民政府侨务工作的一个因素。

    推荐访问:广东 初探 民国时期 中学 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