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中国军事战略中“诱敌深入”方针的谢幕

    时间:2021-05-25 20:00: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szh/dszh201002/dszh20100204-1-l.jpg
      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军事战略方针,是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总纲领、总原则,它主要规定完成战略任务、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明确军事斗争的重点、主要战略方向和相应的战略部署,是一定时期内或一次战争中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实施的行动准则,是军事战略的主体和核心。1978年12月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为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形势需要,中国也将军事战略方针由“积极防御,诱敌深入”调整为“积极防御”。
      
      “‘诱敌深入’是毛的军事思想遗产”
      
      1936年12月,总结十年内战经验教训,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他在第五章专门论述了“战略防御”问题,其中第一节是“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第三节是“战略退却”。他认为,“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他把“诱敌深入”提到了战略层次即“战略退却”,高屋建瓴地指出:“战略退却,江西叫做‘诱敌深入’,四川叫做‘收紧阵地’。从前的军事理论家和实际家也无不承认这是弱军对强军作战时在战争开始阶段必须采取的方针。”“完全有计划的战略退却,在形式上是被逼出此的,在内容上是保存军力,待机破敌,是诱敌深入,准备反攻。”
      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诱敌深入”是实现“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手段。早在1930年10月30日,面对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反共“围剿”,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毛泽东,就在江西新余县罗坊召开的军地联席会议上力排众议,断然决定:“在强大的敌人进攻面前,红军必须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退却到根据地去,选择好战场。把敌人放进来,才能集中力量消灭敌人。”在“诱敌深入”战略思想指导下,红军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四次“围剿”。1933年10月,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左”倾路线领导人对毛泽东的“诱敌深入”大加挞伐,讥讽这是“机会主义的单纯防御路线”,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反对诱敌深入,“理由是退却丧失土地,危害人民(所谓‘打烂坛坛罐罐’),对外也产生不良影响。……对付第五次‘围剿’,只能用分兵抵御和短促突击的方法。”在“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指导下,中央红军遭受重挫,中央苏区损失殆尽!
      1935年12月23日,在为瓦窑堡会议起草的关于军事战略问题决议中,毛泽东就“战略防御”精辟指出:“1.反对单纯防御,执行积极防御。2.反对先发制人,执行后发制人(一般的)。后发制人,即诱敌深入……是内线作战的正确原则。”这是他第一次把“积极防御”和“诱敌深入”整合在一起。在他看来,“后发制人,即诱敌深入”与“积极防御”可以相提并论,“诱敌深入”是“积极防御”的题中应有之义。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运用“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指导思想,勇于以“存人失地”方针取“人地皆得”战果,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1960年5月7日,他会见非洲12个国家及地区的友好人士时,津津乐道地说过:“1946年,美国和蒋介石向我们进攻,美国不是亲自出马,而是用帮助蒋介石的办法,支援蒋介石打我们……我们采取后退的策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1949年5月23日,面对美国军事干涉的危险,毛泽东就关于各野战军的进军部署致电邓小平、刘伯承等,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二野目前任务是准备协助三野对付可能的美国军事干涉,此项准备是必需的,有此准备即可制止美国的干涉野心,使美国有所畏而不敢出兵干涉。”10月1日,新中国崛起于东亚,“积极防御”事实上成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方针。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引下,新中国跨过鸭绿江,与美国进行了殊死较量,这是典型的攻势防御。在朝鲜战场上,毛泽东时刻不忘“诱敌深入”,不时致电前线指挥员:关于诱敌深入山地加以围歼的电报(1950年10月24日)、关于赞同诱敌深入定(州)宣(川)泰(川)龟(城)区域的电报(1950年10月28日)等。1956年3月6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国防部长彭德怀作了《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报告,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美国有可能从南北两线对中国的入侵,毛泽东曾总结性地指出:“诱敌深入,我们搞了几十年。五次反‘围剿’吃了没有诱敌深入的亏,现在大家都相信了,因为再没有其他办法。”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爆发冲突,中苏大战一触即发,毛泽东决定将“积极防御”的立足点放在“诱敌深入”上。4月28日,他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看你是小打还是大打。小打就在边界上打。大打,我主张让出点地方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根据毛泽东的上述思想,“诱敌深入”与“积极防御”终于并称,成为统揽全局的军事战略方针。1977年12月,中央军委明确把“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调整为“积极防御,诱敌深入”。谈到中国的战略方针,外国军事评论家说过,“‘诱敌深入’是毛的军事思想遗产!”
      
      “诱敌深入”已不适应国际时局
      
      “诱敌深入”(毛泽东又称之为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因为顾到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完全有计划的战略退却,在形式上是被逼出此的,在内容上是保存军力,待机破敌,是诱敌深入,准备反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所以,实施“诱敌深入”,必须是面临强敌的现实威胁。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放眼全球能够对中国造成全面威胁的两大强国美国、苏联都暂时无意、无力进攻中国。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同时公布了建交联合公报,宣布:“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的合法政府。”同时,美国断绝同台湾当局的外交关系并终止1954年12月同其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岛上撤走美国军事人员。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样,美国、苏联、中国构成了“战略大三角”,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政治几何学定律,中美接近已经对苏联构成战略优势,加大了苏联对中国大打出手的战略成本。
      当时,苏联支持越南搞地区霸权主义,又出兵侵占柬埔寨并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与苏联一起构成了“南北夹击中国”的严重军事态势。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对越南进行了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这次作战达到了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目的,也给苏联军事扩张一个警告,是一次成功的“积极防御”。苏联出于战略全局考虑,没有为援越而对华采取军事进攻,竟然错过“南北夹击中国”的大好机会,说明其悍然入侵中国的底气也不足。1979年l2月,苏联出兵侵占阿富汗,在进一步形成对中国的包围之势的同时,其南下战略也威胁了美国在印度洋的利益。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对阿富汗民族抵抗运动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苏联很快陷于阿富汗这个泥潭不能自拔,遑论入侵中国。
      在美国无意、苏联无力入侵中国的情况下,“在形式上是被逼出此”的“诱敌深入”显然就不合时宜了。
      另外,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积极为国家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和周边安全环境,不仅同社会主义国家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而且同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等一些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和平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入人心。此时,还在军事战略方针中提倡“诱敌深入”,会为某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宣传中国“好战”提供素材!况且,在苏联侵占阿富汗后,其兵锋逼近中国的战略重心三北(华北、东北、西北),“一旦铤而走险发动入侵,它还可能以中国热衷‘诱敌深入’为借口,造谣诬蔑中国首先挑起战事。”

    推荐访问:诱敌深入 谢幕 中国 方针 军事战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