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三湾改编政治建军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开篇

    时间:2021-05-19 12:01: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三湾改编,是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的整顿和改编。它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开篇,标志着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开始形成。
      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初,迫切需要解决军队建设问题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指出:“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是从本身的错误、‘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正是从大革命失败、遭受挫折的教训中认识到,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就无法实现党的政治目的。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7月成立以来,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建党初期,共产党人积极传播革命真理,唤起工农,开展工农运动,通过国共合作掀起反帝、反军阀的高潮,为北伐的胜利准备了民众支持的条件。但是,中国共产党那时还没有考虑过自己独立建设和掌握一支军队的问题。因此,当革命形势发生逆转,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举起屠刀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屠杀时,有2.6万多共产党员被杀害,31万多工农群众倒在血泊之中。据1927年11月的统计,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余人。
      正是血的教训,唤醒了共产党人。1927年6月,毛泽东在武汉召集湖南来的同志开会时就提出,山区的人上山,滨湖的人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在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又提出保存革命力量的两条路:一是上山,二是投入军队中去。他指出:“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
      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根据共产国际6月初关于中国共产党应该“建立自己的可靠的军队”的指示,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在会上就军事工作问题和农民土地问题作了长篇发言,明确提出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问题,“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对创造新型革命军队问题已经开始探索。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和策略的政治决议案》,第八条明确指出:“革命战争,必需要创造新的革命军队”;“创造新的革命军队,不要有雇佣的性质,而要开始于志愿兵的征调,渐进于义务的征兵制,建立工农的革命军”;“这种军队之中要有极广泛的政治工作及党代表制度,强固的本党士兵支部,要有靠得住的忠实于革命的军官——这是实现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一决议案向全党指明了领导武装斗争的方向,提出“必须要创造新的革命军队”的战略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彻底顿悟和伟大创新,也为毛泽东领导军队建设和酝酿政治建军提供了重要依据。
      秋收起义失败后,解决革命军队建设问题更加紧迫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在人生重大选择面前,谢绝了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的安排,主动要求到武装斗争的第一线。他说:我不去上海住高楼大厦,要到山上去结交绿林朋友。他决心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道路。随后,他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直接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起义准备期间,毛泽东曾给中央写信,首次提出举什么旗帜的问题。他在信中指出:“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可以断定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打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打着自己的旗子举行的起义。
      1927年9月9日,起义按计划发动,参加起义的部队共4个团5000余人。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加之收编的邱国轩部临阵哗变,战斗连连失利,部队损失惨重,整个部队锐减到1500余人,9月27日到达永新县高坎的九陂村时已经不足800人了。此时,部队笼罩在失败的阴云中,思想十分混乱。1975年10月1日,已处垂暮之年、身体极为虚弱的毛泽东回首往事,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秋收暴动以后,我们连打了几个败仗。人不断地跑,连师长都不辞而别了,人心乱得很。当时,就有人说‘还是散了吧,就这么几个人,能顶什么用’。”毛泽东的这段回忆,说明秋收暴动失利后的严峻形势使他终生难忘,并在他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那时,毛泽东面临着如何稳定部队、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以及党怎样才能掌握住这支军队的重大问题。这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毛泽东创造性地给予回答。
      毛泽东通过对秋收起义部队的调查研究,创造性地找到了解决革命军队建设问题的办法。起义军在向敌人薄弱地区罗霄山脉实施转移的过程中,毛泽东带着脚伤行军,可谓步履艰难,但他拒绝坐担架。“他忍着疼痛,一边走一边同战士亲切交谈”,深入观察这支部队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与干部战士交谈和深入思考,毛泽东首先认识到部队消极情绪严重,起义军转兵南下以来,思想混乱,对革命前途失去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大有人在。“那时,逃跑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竟然互相询问‘你走不’,‘你准备往哪里去’,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使部队出现枪比人多的现象。这些问题不解决,部队很难继续前进。
      与此同时,毛泽东又不断发现种种积极因素。他发现,“凡是拥有一定数量党员的连队,士气就高,作战英勇,长官也能得到有效的民主监督”。他对何挺颖所在连队印象最深。他曾三次找何挺颖谈话。他问:“我想听听你的看法,前委应该怎样做才能抓住部队?” 何答:“我看要从军队的党组织去考虑。现在部队中党的组织太少,党员人数也不多,这样就抓不住士兵,抓不住部队。我看要把党组织建到每一个连队。”毛泽东还找到武昌警卫团叶挺部队的一位名叫韩伟的排长,询问叶挺部队党组织是如何建立的。韩答:党支部建在团一级,团以下没有党组织。他又问:你们部队有没有士兵党员?韩答:有,共18名。再问:你們相互之间认识不认识?韩答:不认识。这就出了一个情况,当部队打到最艰苦的时候,团以下部队没有党组织,党员也都互不认识,就形不成战斗堡垒,形不成拳头。这样,毛泽东弄清了不同的连队状况差异之所以那么大,关键是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发挥问题。

    推荐访问:建军 开篇 改编 军队建设 政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