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双环扣”:中小学校车驾驶员培训模式初探

    时间:2021-05-12 16:00: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双环扣”培训模式拟在培训内容上衔接和扣紧两个不同的知识领域,即培训的目的一方面要提高校车驾驶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使校车驾驶员掌握基本的青少年儿童心理学知识,并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双环扣”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要素构成和运行机制,并需要其他的措施加以保障。
      关键词:“双环扣”培训模式;校车驾驶员;安全教育
      
      中小学校车驾驶员是学生交通安全的忠实捍卫者,是中小学安全教育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是学校井然有序、健康发展的突出贡献者。因此,加强中小学校车驾驶员的培训工作,是政府、学校、社区、家长和学生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呼声。本文力图构建一个“双环扣”培训模式,以期推动中小学校车驾驶员的培训工作。
      
      一、“双环扣”是构建中小学校车驾驶员培训模式的有益尝试
      
      中小学校车驾驶员培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套用其他职业的培训模式又无法体现校车驾驶员培训模式的特殊性,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中小学校车驾驶员培训模式必须体现交通运输与年轻学生的需要紧密相连的特点。构建“双环扣”培训模式,主要是基于如下三方面的考虑:
      
      (一)校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是中小学学生交通安全的基本要求
      校车驾驶员的服务对象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其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学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校车驾驶员进行培训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讲授交通法规,驾驶技能、车辆保养与车辆检修等知识来增强校车驾驶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这也是“双环扣”培训模式最基本的一环。
      
      (二)校车驾驶员的个人品质和人格特征是影响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伴随着“集中资源办学”政策的实施、“择校”现象的白热化和交通基础设施与交通工具的日益完善,校车的普及率将越来越高。校车驾驶员在接送学生的旅途中,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和机会将日益增多,其个人品质和人格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校车驾驶员的坚定、公正、爱心、理解、宽容等品质会使学生对驾驶员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在良好的感情基础上,学生会乐意倾听并牢记驾驶员讲授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在遇到突发事件也会积极配合校车驾驶员。相反,学生对一个缺乏爱心、耐心和宽容心的校车驾驶员将始终无法产生好感,有时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和对抗心理。因此,培训者应在培训过程中传授一些关于教育方法与理念、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和成人与孩子沟通交流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三)二者的有机整合和灵活运用是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学校安全管理系统,特别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校车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如前所述,校车驾驶员在服务中体现出的职业素养,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活生生的教材,同时其内心的思想品质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交通管理部门应重视对校车驾驶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保障安全和育人的作用。
      因此,构建中小学校车驾驶员“双环扣”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校车驾驶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有利于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双环扣”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和要素构成
      
      (一)理论基础
      构建“双环扣”培训模式要以人类发展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近年来,对人类发展持背景主义观点的学者强烈呼吁,要更多关注诸多外在力量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例如,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在其生态系统理论中就谈到了多层环境是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并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环境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儿童青少年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学校及其教职人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教给儿童青少年运用各种规格、策略和问题解决能力,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发展心理学理论也强调有效的教养方式需要敏感地适应孩子,在教养实践和儿童的独特心理特征之间应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因此教职人员应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儿童青少年学习认知方面,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A.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许多社会性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儿童青少年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特征,然后将符号性特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由此可见,观察学习理论对学校进行社会规范教育和培养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校作为学生家庭之外对其发展影响最大的正式机构,其教职工的兴趣爱好、行为举止和心理品质等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可获得教职工的符号性特征,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表现出来。因此,“双环扣”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它不是一座“空中楼阁”。
      
      (二)要素构成
      “双环扣”培训模式的基本要素构成包括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动力等。一般来讲,培训主体是培训工作的施动者和影响因子,包括培训的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实施主体和监督考核主体。校车驾驶员培训工作属于公益性为主导的事业,因此政府是培训最主要的投资主体,其他主体的投资是政府投资的重要补充;校车驾驶员培训实行由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交通管理部门和学校组织实施的管理体制;而监督考核的责任主要由教管部门、交管部门和学校三方共同履行。培训对象是各中小学学校的校车驾驶员,他们既是教育培训的客体,又是主动学习的主体。在培训内容上,“双环扣”培训模式要求培训者将两个要素领域交叉扣套在一起,使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有机地渗透糅合到校车驾驶员的一般培训内容中。“双环扣”培训模式的“双环”特点,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两个要素领域相互联系、有机结合,而且还体现在途径上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课堂教学指的是培训部门传授有关交通安全法规、校车检查与维护、儿童成长与发展、安全教育、青少年心理、教育基本方法与理念、突发事件处理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实践操作则要求培训部门派有经验的驾驶员对参加培训的校车驾驶员进行途中培训。以增加校车驾驶员的实践经验。在具体培训方法的选择上,应包括考核法、学分制、专家授课和学员交流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等。最后,校车驾驶员培训需要一种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一方面来自驾驶员内在素质提升对培训的需求,另一方面来自校车驾驶员日常工作环境的变革或工作任务的挑战。
      
      三、“双环扣”培训模式的运行机制
      
      培训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在明确培训要素构成的基

    推荐访问:校车 中小学 初探 驾驶员 双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