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论政府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时间:2021-04-29 16:05: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近年来,各地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次数和参与人数逐渐增多,经常出现围堵、围攻党政机关等暴力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日益严重。“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政府必须重视农村群体性事件,通过研究摸清事件的特点和原因,了解农村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利益诉求,满足农村村民的合理诉求,最终化解农村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 农村群体性事件 警察 依法行政 公信力
      作者简介:殷明凯、罗丹,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警察行政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6-162-02
      一、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界定
      农村群体性事件并不都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我国政府和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农村群体性事件,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研究农村群体性事件,从每个方面都定义了农村群体性事件,所以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定义有很多,因此本文选择一种综合程度较高又通俗易懂,受认可度比较高的群体性事件概念进行研究,我们通常认为农村群体性事件就是因为人民内部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村民自发采取非法集会、阻塞交通、围堵政府机关、群体上访等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引起政府与村民对峙的群体性事件。
      二、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性质
      (一)纠纷趋于复杂,暴力性和破坏性增强
      过去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由农村村民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处理不好导致矛盾长期积攒而引发的双方纠集其亲属、朋友、进行的小规模群体性械斗。由于其参与人数有限,也不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对社会的影响不是很大。随着改革开放,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推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纠纷成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常会出现几种矛盾混杂在一起的情况,或者由于一种矛盾政府没处理好又引发出了另一种矛盾,这就使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日趋复杂。
      (二)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农村群体性事件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是由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或者认为自己利益受到侵害引起的。从调查研究来看,表现比较激烈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大多都是当事人的政治、经济等合法权益受损引起的,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要求并不违反法律规定,相反还是合情合理的。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相信党和政府能够为其解决涉及他们利益的问题,也期待党和政府的帮助,但是,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在整体文化素质方面,农民群众相对较弱,不知道如何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一)社会深刻变革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正如邓小平指出: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 因此改革开放政策在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引发出我国的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利益结构调整和资源重新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与不公平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农民对一些不公平现象的感觉最为强烈。第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导致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由于政府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相关管理制度,导致政府对离开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众的管控能力较弱。第三,我国现阶段城镇化过程中有关社会保障、土地流转与征用等事项中经常出现利益矛盾纠纷。第四,城乡差别、社会贫富距、进一步拉大,加之政府没有做好相应引导工作,导致相对来说比较贫困的部分农民群众认为社会有失公正,滋生强烈的对社会不满情绪。
      (二)村民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
      1.村委会的功能缺失。村民委员会作为我国特有的,国家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使农民能够通过村委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积极主动参与管理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现实的一些实践表明,村民自治制度还未真正意义上发挥其重要的预期作用,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基层干部队伍出现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相关账目不公开,把接受群众监督作为一件经常回避的事情。基层干部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态度不端正,经常出现不按规矩办事的情况,有的甚至发展到以权谋私,见利忘义。在涉及到利益时,有些基层干部办事行政干预比较严重,动辄行政命令、高压政策,甚至动用警察,导致基层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
      3.农民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难。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在农村也得到普及,农村村民的知识水平逐渐提高,农民群众对法律的了解逐渐加深,当村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农民群众的维权方式也逐渐合法合理。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官僚作风严重,人民群众找其办事时他们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经常对前来办事的人民群众冷眼相待,甚至在为人民群众办事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吃、拿、卡、要等现象,有的甚至打击报复向政府提出意见的农民,导致农村村民的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4.信访制度未能完全发挥作用。首先,基层干部不正确看待农民信访制度,不能正视农民追求正当利益的救济途径,片面追求稳定压倒一切。其次,信访部门的效率低下,农民即便将相关事实汇报给信访部门,也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处理结果,有的甚至不了了之。再次,信访部门对于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较差,协调性不足。最后,信访处理结果往往是作些原则性的答复,农民诉求很难得到及时处理。
      (三)基层政府公信力下降
      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忽略了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政府工作人员滥用公权力,随意处罚,甚至出现许多违法行为,信用缺失,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一些基层党政干部在处理社会矛盾时往往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使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还进一步导致了利益冲突加剧、党群干群矛盾激化,许多公民对政府产生了不满情绪,失去了对政府的信心,导致政府公信力弱化。据统计,各类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有80%以上来是自基层,而且这些群体性事件在发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可以通过基层组织得到解决的。

    推荐访问:处置 农村 群体性事件 政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