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分时租赁汽车”交通事故中主体责任认定探究

    时间:2021-03-02 04:01: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移动互联网以及“分享经济”概念的到来,促使传统汽车租赁行业找到了新的出路。“分时租赁汽车”的“共享”理念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汽车利用效率的同时更节约了社会资源,但同时也引发了新型的交通事故。此类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需要结合“分时租赁汽车”的快捷租赁、方便使用以及“流动性”等特点来对驾驶人以及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等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分时租赁汽车” 交通事故 责任认定
      作者简介:徐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164
      一、“分时租赁汽车”的发展背景
      我国的汽车租赁业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发展,经历了管制和开放的不同时代,直到2011年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汽车租赁业重新走上了统一管理的轨道。而到了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汽车租赁业已满足不了人们对于汽车租赁服务的需求。自從美国学者提出“共享经济”概念 以来,众多的以“共享经济”为理念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层出不穷。
      “分时租赁汽车”正是基于“共享汽车”的概念,旨在最大化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社会经济成本。目前,“分时租赁汽车”主要以“站点式”和“流动式”两种经营模式存在。相比传统的汽车租赁业,“流动式”更贴近“共享经济”时代的需求,但是正因为其“自由流动”造成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本文主要围绕“流动式”、“分时汽车租赁”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进行探讨。
      二、“分时租赁汽车”的法律本质与特点
      “分时租赁汽车”的法律本质是“租赁法律关系”的重构。“分时租赁汽车”中的“分时”,其字面解释是“时间分割”,包含了“共享”的意思 ,实际上也就是将原来租赁时间较长的汽车租赁合同分割成了一个个“短时间”的汽车租赁合同。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全球人均使用汽车的时间为每天2个小时。“分时租赁汽车”的到来,实际上是对汽车利用率的最大释放。“分时租赁汽车”一方面实现了“物尽其用”的物权理念,同时又实现了“权利的充分行使”,既提高了汽车的利用率,也节约了社会资源。
      相比传统汽车租赁行业,“流动式”、“分时租赁汽车”存在着以下特点:(1)租赁手续办理更加快捷;(2)租赁汽车的交付更加便捷;(3)租赁主体的变更频率更高。不可否认的是,“分时租赁汽车”的确满足了一部分人对于“方便出行”的迫切需求,尤其是“流动式”、“分时租赁汽车”更加符合“分享经济”时代的主流观念。而相比能够自由使用的“私家车”,“流动式”、“分时租赁汽车”还存在着以下主要特点:(1)承租人对于汽车自身安全状况了解不足;(2)承租人缺乏驾驶陌生车辆的经验。实际上,考虑到汽车的基础成本和运营成本,目前市场上投放的“分时租赁汽车”往往在安全问题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流动式”车辆已经给交通部门的道路管理和运营商的车辆管理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新事物往往伴随着新风险,“分时租赁汽车”,尤其是“流动式”车辆在方便社会大众的同时,其潜在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隐患应当及时受到各方的重视,特别是作为汽车所有权人的“运营商”。本文主要探讨的便是因“分时租赁汽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而引起第三方损害的责任问题。
      三、“分时租赁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2017年4月25日,一起发生在成都的交通事故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涉案的正是当下时髦的“分时租赁汽车”。据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涉案驾驶人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本人驾驶证的12分已被全部扣完的情况下,借用朋友的网络账号租赁了“盼达用车”品牌 的一辆“分时租赁汽车”。据了解,在该车准备前行时却失去了控制,车辆后溜,直接导致了后方人员的伤亡。
      “分时租赁汽车”是新时代的产物,而相对滞后的法律规定对其引发的法律纠纷并没有十分具体而明确的指引。但是,鉴于“分时租赁汽车”的“汽车租赁关系”本质,我们依然可以适用“汽车租赁”的相关规定来认识和解决。但是,考虑到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和新颖性,对于事故责任的承担,在缺少具体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指导的情况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四、责任主体认定适用的相关法律及其分析
      (一)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关于租赁汽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规定属于综合性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多部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之中,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交通事故赔偿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等构成。
      而对于不同主体责任的承担最直接的规定来自《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主体责任认定的法律分析
      显然,与处理一般交通事故责任相同,“分时租赁汽车”若造成交通事故,“事故责任”的认定 是首要的,由于该部分属于交管部门的专业技术认定,本文不作探讨。此外,车辆以及人身保险亦不属于本文“责任”探讨的范畴之内。
      “分时租赁汽车”中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故而上述规定能够适用于“分时租赁汽车”所引发的侵权责任的分配。考虑到本案的涉案主体包括了该名用车的大学生、被借走账号的大学生朋友以及机动车所有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盼达用车”商标所属公司,以下简称“力帆公司”)三方主体,为了明确责任的分配和承担,需要根据不同主体的具体情况分别讨论。

    推荐访问:交通事故 探究 主体 租赁 责任认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